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直读光谱仪、显微硬度机、光学显微镜、氮氢氧联合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开裂瓦楞齿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瓦楞齿为氢致延迟开裂。基体较高的氢含量、较高的碳含量和回火马氏体组织均使氢致裂纹扩展行为升高,在磨削应力、镀层应力以及磨削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瓦楞齿表面产生了开裂。本文还深入分析和讨论了磨削裂纹和氢脆开裂之间的关系,认为磨削裂纹的本质符合氢脆开裂机理。

  • 标签: 瓦楞辊 氢致延迟开裂 磨削应力 镀层应力
  • 简介:工程制造业在获取更大效益的驱使下,已经向净形成形、近净形成形和高精密技术发展。锻造公司,多采用完全封闭或接近完全封闭的模腔来终成形或只需要很少后续工作的终成形生产零件。对模具和工艺过程精密控制,批量生产精密锻件,只有轴对称的零件才有可能。

  • 标签: 净形成形 辊压机 批量生产 精密控制 工艺过程 精密锻件
  • 简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锻造业企业为缩短新产品设计周期、降低成本,不断积极地研究和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锻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塑性成形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金属流线好,模具使用寿命高等优点。但金属材料的热加工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高温、动态过程,过程开放性差,坯料在旋转的上下之间的模具中变形且存在前滑和后移。汽车前轴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零件之一,前轴形状复杂,承受冲击性负荷,因此对其强度、刚度及疲劳寿命要求很高。中国重汽集团锻造厂载重卡车和大型客车的前轴都必须采用模锻成形的锻件,以保证材质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指标。

  • 标签: 汽车前轴 模具设计 软件使用 数值模拟 辊锻 产品设计周期
  • 简介:钛阴极是电解制造铜箔的核心设备。在电解槽里电解液中的铜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电沉积在钛阴极表面而生长成铜箔。所以阴极被人称为是电解铜箔的母体。电解铜箔是在阴极表面电结晶而成的,是阴极表面晶体的延续结晶,阴极表面是什么形态,铜箔

  • 标签: 铜箔 电解 钛阴极辊 研磨 电沉积
  • 简介: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炉修复再利用方法,包括弯曲点确定、矫直与堆焊、轴头更换三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对炉底的再修复,提高了废旧轧辊的利用率,特别是身、轴头弯曲变形炉底的利用率,减少炉底备件的采购费用,同时修复的炉使用寿命与原有炉相当,应用炉底修复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因此炉的绿色再制造技术具有极大地推广前景。

  • 标签: 修复技术 再利用 热处理 炉辊 绿色再制造技术 炉底辊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三种形状的导电钢圈对合成金刚石的影响,比较了其优缺点,“T”型导电钢圈和“U”型大导电钢圈配以适当的组装方式,可以提高合成的稳定性和金刚石的质量和产量。

  • 标签: 导电钢圈 密封 人造金刚石
  • 简介:导电件的加工技术难度一直是提高生产合格率的严重障碍。本文从"劈铆"、"焊接"两个环节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零件垂直度、平面度、光洁度都得到了保证,特剐是零件外观质量得到了很大改观,生产合格率得到很大提高。

  • 标签: 劈铆 焊缝堆积 光洁度 腐蚀
  • 简介:综述透明导电ZnO薄膜制备技术的发展状况.ZnO薄膜材料具有高稳定、成本低等特点,极具市场发展潜力,尤其柔性村底的应用,有望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取代传统使用的ITO膜.

  • 标签: ZNO 透明导电膜
  • 简介:在Ce1-xDyx-ySryO2-δ体系中,研究了Dy和Se对总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在该体系中,使用麦芽糖和果胶作为有机前驱体,通过改性溶胶-凝胶工艺,在x=0.15,y=0.015,0.03和0.045的条件下,制备不同组分的导电体。采用X射线衍射谱的Rietveld拟合验证了导电体具有空间群Fm3m的立方结构。从SEM像可以看到具有明显晶界、相对均匀的晶粒。在150-500℃的温度范围和40Hz-1MHz的频率范围内,采用四探针交流阻抗法测量导电体的总离子电导率。与单掺杂的二氧化铈样品相比,Ce0.85Dy0.12Sr0.03O2-δ具有更高的电导率。

  • 标签: 电解液 Se-Dy掺杂 阻抗谱 电导率
  • 简介:本文分析了板坯连铸失效的原因,提出了按区段选用面堆焊材料,阐述了采用埋弧自动堆焊工艺方法堆焊连铸的工艺措施,连铸满足现场工况条件的使用要求,达到了连铸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连铸辊 磨损 裂纹 堆焊
  • 简介:采用化学方法制备直径约100μm的超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利用Langmuir-Blodgett自组装法将其逐层沉积于基体表面,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经过高温还原后,平坦、紧密排列结构的石墨烯薄膜具有高导电性及透明度。在86%的透明度下,获得的表面电阻为605-/sq,此光电性质优于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Ni表面生长的薄膜。该方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势。

  • 标签: 氧化石墨烯 Langmuir-Blodgett自组装 透明电极 高温还原
  • 简介:基于传统双铸轧工艺将固态因瓦合金(Invar)带材与熔融态铜液同时喂入铸轧机缝,在铸轧区高温、强压和塑性变形共同作用下,成功制备Invar/Cu层状复合带材。通过拉伸、弯曲、T型剥离及SEM、EDS测试,分析Invar/Cu复合带材的力学性能及拉伸断口和结合界面显微形貌。结果表明,折弯中覆层与基层协调变形,未出现分层现象;当界面结合强度较高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只有一个应力平台;相反,由于Invar和Cu的力学性能差异,在等轴拉伸过程中出现界面分层现象,在两组元发生缩颈时,应力-应变曲线相应地出现两个应力平台;经800℃热处理1h,平均剥离强度由铸轧态的13.85N/mm提升至42.31N/mm;并且,退火处理后Cu侧剥离界面SEM和EDS结果证明,Cu侧黏连有更多的Fe,这说明退火处理可以增强Invar/Cu复合带材的界面结合强度。

  • 标签: 双辊铸轧 Invar/Cu复合带 热处理 结合界面 结合强度
  • 简介:将双铸轧运用于制造Al-Zn-Mg-Cu合金带材。研究带材减薄率及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轧率为60%、热处理制度为500℃的条件下处理1h时,合金带材具有细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3μm,晶粒纵横比约为1.7)和高的力学性能(UTS≥360MPa,δ≥20%)。研究了微观组织对Al-Zn-Mg-Cu合金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合适的双棍铸轧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能制造低价、高强的Al-Zn-Mg-Cu合金带材。

  • 标签: AL-ZN-MG-CU合金 双辊铸造 冷轧 再结晶
  • 简介:我厂承制了2件材质为9Cr2Mo的矫直机空心,单重2800kg,该矫直用于某公司管材矫直机设备。管件轧制后表面光洁度和直线度等相对较差,通过矫直,可获得符合要求的轧制管件.该过程对矫直表面光洁度、耐磨性、管件的矫直精度等有很高的要求.故矫直工作面需要有较高的硬度,且应具有足够的硬化层深度。

  • 标签: 管材矫直机 9CR2MO钢 热处理工艺 空心 温淬火 表面光洁度
  • 简介:主要介绍了张力矫直机及多矫直机在马钢2号彩涂生产线上的联合应用,分别从矫直原理、矫直机结构以及在产线应用情况进行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可以发现张力矫直机和多輥矫直机的联合投用对马钢2号彩涂线的板形提升效果明显,降低因板形造成的缺陷降级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 标签: 拉矫机 多辊矫直机 彩涂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