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对苏打焙烧-碱浸-酸浸从高镍铜阳极中依次脱除硒和碲的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热力学分析结合各工序中间产物的XRD图谱变化推断整个过程的反应机理。在苏打焙烧过程中,铜阳极中以Cu4SeTe形式存在的铜被氧化成CuO和Cu3TeO6,而硒和碲则分别转化为Ag2SeO4和Cu3TeO6。在焙砂碱浸过程中,Ag2SeO4容易溶解浸出,但Cu3TeO6转化为CuTeO3仍然难以浸出,因此在焙烧-碱浸过程硒优先于碲被浸出。残留在碱浸渣中的CuTeO3和CuO很容易在接下来的酸浸过程中浸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最佳的苏打焙烧-碱浸过程中,超过97%的硒被浸出,而碲几乎不浸出,从而实现了硒与碲的分离。在随后的酸浸过程中,超过96%的铜和几乎所有的碲被浸出进入酸浸液中。

  • 标签: 铜阳极泥 苏打焙烧 碱浸 酸浸
  • 简介:尽管铸造博物馆占地只有4万m^2、工作人员20多人,和过去沈阳铸造厂占地面积33万m^2、职工多达5800人、生产铸件上万种等等相比,数据上显得微乎其微。但铸造博物馆保留下的是中国产业工人那种以厂为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精神。

  • 标签: 铸件 占地面积 铸造厂 工作人员 产业工人 博物馆
  • 简介:利用循环碱浸方法预处理脱除和固定高砷阳极中的砷,然后通过臭葱石沉淀阳极浸出液中的砷。采用亚铁盐空气氧化法沉砷,并考察pH、温度、空气流量、砷离子浓度以及铁砷摩尔比对臭葱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阳极浸出液中砷离子浓度达到10g/L,pH为3.0~4.0,反应温度在80~95°C,空气流量≥120L/h的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晶形臭葱石,且其砷沉淀率达到78%以上。沉淀的砷浸出毒性低于2.0mg/L,适宜堆存处理。

  • 标签: 臭葱石 阳极泥 砷酸铁 砷稳定化
  • 简介:研究氯化铵处理对赤碱性阴离子及钠离子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铵添加量为0.75%、液固比为3、温度为30°C、浸出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赤pH从10.49降至8.93,碱性阴离子(HCO3^-,CO3^2-,OH^-,AlO2^-)浓度从38.89降至25.50mmol/L,可溶性钠浸出率为80.86%;液固比是影响碱性阴离子和钠离子浸出的主要因素。氯化铵促进了赤中一水铝石的溶解及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实现赤的土壤化。

  • 标签: 赤泥 氯化铵 浸出行为 碱性调控 土壤化
  • 简介:海南省近期集体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935亿元。此次签约项目涉及工业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签约金额在百亿元以上(含百亿元)的项目有4个,1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内(含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据了解,这些项目都是从海南省各市县申报项目中精心选出的,

  • 标签: 海南省 总投资 集体 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 工业制造
  • 简介:提出一种从黑中回收利用钛的新工艺,该工艺包括NaOH水热转化、水洗和H2SO4浸出制备TiO2。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NaOH溶液浓度为50%(质量分数)、NaOH/黑质量比为4:1、反应温度为240°C、反应时间为1h和氧气分压为0.25MPa,钛转化率可达97.2%,主要含钛产物是Na2TiO3。非目标产物Na2TiSiO5在水洗中保持稳定,在水热反应中提高NaOH浓度可以抑制Na2TiSiO5的生成。水热产物经过水洗后,97.6%的Na^+可以回收。含有NaOH的溶液经过浓缩之后可以回用。在较低温度下,水洗物料中96.7%的钛能被较低浓度的硫酸浸出得到钛液。利用所得钛液进一步制备合格TiO2产品。

  • 标签: 黑泥 钛回收 NaOH水热转化 水洗 H2SO4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