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介绍研制开发圈钢丝用盘条的生产工艺情况,并对用户生产圈钢丝的生产结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胎圈钢丝 盘条 高碳钢
  • 简介:是一项以较低的成本制造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新型成形技术.实验发现,颗粒重排是温压过程的主导致密化机理,而为颗粒重排提供协调性的塑性变形是另一重要的致密化机理.作者分析了影响这2个致密化机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粉末原料的设计原则,并成功设计了高性能、低成本合金钢粉末的3大体系温粉末原料.

  • 标签: 致密化机理 颗粒重排列 塑性变形 温压
  • 简介:正负单管风动送样系统是利用高压风机(旋涡泵)产生的风压作为动力,通过空气分配阀进行气流分配后,在管道中的样盒前后产生一定的或正或负压力差,从而推动样盒沿着输送管线做高速双向运行,达到输送的目的。

  • 标签: 正负压 单管 风动送样
  • 简介:本文介绍了鄂钢焦化厂空站的工艺流程以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在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对工艺及设备做的一些改进与优化。

  • 标签: 空压站 设备 优化
  • 简介:详细分析高炉顶控制系统三种工作方式:TRT控制系统、旁通阀组调节系统、比肖夫环缝控制系统。阐述高炉项控制系统是高炉冶炼工艺中的关键调节装置,顶控制是高炉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高炉 顶压控制系统 TRT 冶炼工艺
  • 简介:通过对各种微差变送器零点漂移问题的研究,测出微差变送器受不同环境影响所产生零点漂移的数据,并根据实测数据制定出解决微差变送器零点漂移的对策,最终实现微差变送器的准确测量。

  • 标签: 变送器 微差压 零点漂移
  • 简介:在Ni-Cr-B-Si基钎料中添加WC,添加量(质量分数)不超过30%。对体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进行测定,用扫描电镜观察体的表面形貌,并对不同区域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w(WC)增加,体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在w(WC)为2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123.8HRB),耐磨性最好,磨损量为0.221g。抗弯强度随w(WC)增加先缓慢下降,w(WC)超过20%后急剧下降。抗弯强度在1080~1220MPa之间,完全满足钻头对体抗弯强度的要求(抗弯强度值/〉700MPa)。体中WC颗粒由原始尺寸45~50μm减小到5μm以下,含WC的体材料出现较多的孔洞,钎焊层致密性下降。能谱分析表明,体材料中w元素与C元素没有同时出现,由此推断WC发生了相的转变;黑色区域为Ni、Fe、O的富集区,生成Ni与Fe的氧化物。

  • 标签: WC NI-CR-B-SI 胎体性能 金刚石钻头
  • 简介:本文着重对我厂高压溶出32台煮器搅拌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型连接改为Y型连接(总装机容量1440kW)的实际效果,作一综合分析,通过改造,进一步证明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轻负载时,采用△型连接改为Y型连接可以节电.

  • 标签: △型连接 Y型连接 负载率 功率因数 节能 氧化铝
  • 简介:通过对3个空站的能耗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了能耗高的根源,并制定了相应的节能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空压机 干燥机 节能降耗
  • 简介: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粉工艺对体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的混粉工艺时,所得体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粉的分别提高186.20MPa(含4%Sn)和215.30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粉和sn粉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粉工艺制备的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粉附着在Cu粉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成形率;随体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体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l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098.48MPa。

  • 标签: 热压 Cu基胎体 球磨 固溶体 硬度 组织
  • 简介:与通常采用纯雾化铁粉和部分合金化铁粉作为温基粉不同,作者对水雾化Fe-Ni-Mo合金钢粉作基粉的Fe-1.5Ni-0.5Mo-1.0Cu-xC(x=0.6,0.8,1.0)粉末进行了温与烧结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新型聚合物润滑剂,高硬度的合金钢粉仍适用于温工艺.当粉末和模具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25和145℃时,Fe-1.5Ni-0.5Mo-1.0Cu-0.8C的温密度较高.在735MPa的压力下进行压制,坯密度达到7.35g/cm3,比室温压制提高了0.19g/cm3左右.并且,温压压坯的弹性后效比室温压制降低了40%,在1120℃烧结1h后的烧结密度为7.32g/cm3.

  • 标签: 水雾化Fe-Ni-Mo合金钢粉 温压 烧结
  • 简介: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TiH2粉末粒度对其脱氢温度及脱氢量的影响,采用热膨胀仪研究粉末粒度对TiH2坯收缩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真空烧结炉研究成形压力和温度对TiH2坯烧结脱氢的影响。结果表明:TiH2粉末粒度越细,起始脱氢的温度越低;与粒度约为45μm的原料TiH2粉相比,经过球磨的粉末脱氢量减小;球磨30min后的TiH2粉末坯,烧结线收缩率和收缩速率都显著增大;原始TiH2粉末坯和球磨30min后粉末坯的最大收缩率分别为5%和9.5%,最大收缩速率分别为2.4×10-4和7.30×10-4μm/℃;成形压力越大,TiH2坯脱氢峰值温度越高,650℃保温1h,TiH2坯失重率达到3.572%(理论含氢量为4.01%)。

  • 标签: 氢化钛 脱氢 粉末冶金
  • 简介:从常见的钢筋混凝土薄壁池体的爆破拆除工程出发,指出了水压爆破和钻眼爆破法的缺陷,提出了更适合于薄壁池体的新方法——水土围爆破;同时对如何确定爆破参数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水土围压 拆除爆破 薄壁池体
  • 简介:转炉炼钢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以CO为主要成分的转炉煤气,特别是在吹炼中期CO的浓度可达80%以上。转炉烟气中CO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通过转炉煤气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而且对烟尘加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净化了大气环境。

  • 标签: 转炉炼钢 微差压 应用 改造 炉口 转炉煤气
  • 简介:本文主要从板坯加热工艺、精轧冷却水开启策略以及轧制速度方面对薄规格产品生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归纳。通过综合调试控制,薄规格基板产品氧化物得到控制。

  • 标签: 入控制 冷轧基板 压入
  • 简介:自动控制系统是裂返排液处理系统的核心系统之一,借助于功能强大的Labview软件和MATLAB软件建立了裂返排液处理控制模块的虚拟样机,对裂返排液处理系统的测试功能、数据储存功能、显示功能进行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便于及时发现控制系统的漏洞,及时完善系统,提高了现场控制系统的可靠度。

  • 标签: 压裂返排液 自动控制系统 LABVIEW软件 虚拟样机
  • 简介:介绍了转炉炉口微差测量方法,简要分析转炉炉口压力管道堵塞原因、位置,说明在安装中取口的位置角度等的重要性,指出了维护中的检查方法,在工作中易出现的现象及解决方法。

  • 标签: 炉口压力测量 原因 维护 检查方法
  • 简介:该文通过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和运行情况的分析(包括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对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及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探讨。对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中压系统 中性点 消弧线圈 小电阻 零序保护
  • 简介:采用氧浸出工艺探讨了浸出剂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氧分压等工艺条件对炼铜烟灰铜、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加入量20mL,浸出时间120min,浸出温度170℃,氧分压0.8MPa工艺条件下,Cu、Zn浸出率分别达到97.12%和99%。

  • 标签: 炼铜烟灰 氧压浸出 浸出剂 浸出时间 浸出温度 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