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宏观检验、光谱分析、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发动曲轴制动盘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因原材中有大量聚集的夹杂物,使夹杂物部位及附近组织在加热炉内被氧化形成部分脱碳,导致缺陷部位颜色与曲轴制动盘正常基体颜色有较大差异,形成了表面缺陷。

  • 标签: 夹杂物 表面缺陷 脱碳
  • 简介: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在发动修理过程中,遇到曲轴的油封接触表面出现过度磨损情况,导致发动运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润滑油泄漏故障,通过分析不同的曲轴油封结构及磨损程度,采取了直接修磨、油封错位安装、安装耐磨套等方法,经过跟踪发动修理运行使用情况,效果良好。

  • 标签: 发动机 曲轴 油封 磨损 处理
  • 简介:依据毛坯特点,零件产量与加工要求,自定刃具,巧妙安排加工工艺,打破传统加工工艺思路,通过创新工艺安排,即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产量,还降低了操作员难度,可为工艺人员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 标签: 加工工艺 夹具 车床加工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了工程机械发动气缸磨损的常见原因,对磨损原因、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正确维护使用、保养、维修工程机械发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发动机 气缸磨损 预防对策
  • 简介:针对发动在高速、高温等苛刻条件下,零部件表面因磨损而导致装备失效的难题,对纳米铜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材料存高速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分析纳米铜润滑材料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铜润滑材料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试验温度140℃时,能够使50CC润滑油的摩擦因数降低20.5%,磨斑直径降低24.6%,摩擦表面温度降低26.6%,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性能。模拟发动台架考核试验表明,高速运行下,在15W/40CD润滑油中添加纳米铜润滑材料能使发动的摩擦功降低2.4%,发动功率提高3.6%。

  • 标签: 纳米铜润滑材料 摩擦磨损行为 修复
  • 简介:发动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保证发动在最为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当发动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时,发动会过热或过冷,以致产生发动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和工作不平稳等不良现象,严重时产生受力零件损坏、活塞卡缸或拉缸等现象。康明斯QSK60发动冷却系统采用双泵双循环回路结构,通过阐述其工作原理,结合工作中实践经验,对冷却系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检修方法。

  • 标签: QSK60发动机 冷却系统 工作原理 故障分析 检修方法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WP10电控发动高压共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通过经验判断和故障排除方法对故障进行确认,从而快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标签: 电控发动机 故障 分析 处理
  • 简介:为了使航天发动中镍合金在高温,高压,富氧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工作,以镍粉及玻璃相为原料制成料浆,采用流涂法在航天发动用镍基合金GH4586表面制备高温含镍的B2O3-A12O3-BaO-CeO2-ZrO2(Ni/BACZ)金属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涂层的表面和截面组织形貌以及相组成,采用拉伸实验、氧化试验和热震实验分析涂层性能。结果表明:Ni/BACZ涂层结构致密,主要物相为Ni、Al2O3和CeBO3。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结合强度大于55MPa。900℃氧化条件下,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相比无涂层基体提高7倍以上。Ni可减少涂层高温热应力产生的裂纹,增加涂层韧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 标签: GH4586材料 金属陶瓷涂层 结合强度 抗氧化 抗热震
  • 简介:根据气体在风机叶轮内流动的流场,分析了粉尘在叶轮内的流动规律,分析了粉尘在叶轮叶片上的沉降机理。找出了造成叶片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破坏或减轻灰尘颗粒在风机叶轮叶片上聚积作用的具体办法。

  • 标签: 引风机 叶轮 积灰 除尘器
  • 简介:本文分析了城门山铜矿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和矿石性质给常规采矿和选矿方法造成的困难,提出运用浸出--萃取--电工艺提铜有很大的优势,具有安全性,既回收了难处理的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 标签: 就地浸出 地质条件 萃取 电积 铜矿石
  • 简介:本文论述了风化淋型稀土矿矿床特征及原地浸出机理,矿石渗透性、浸出剂种类及浓度、浸出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布液、收液方式等对原地浸出速率及稀土总收率的影响,并论述了计算机在原地浸出工艺中的应用。

  • 标签: 风化淋积型稀土矿 浸出工艺 稀土矿
  • 简介:通过对电钴生产实践的论证,对影响电流效率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在现状工艺和技术条件下,严格控制电积液pH和组成,CoCl2溶液温度,合理的添加剂以及选型适当的阳极系统隔膜,找出最佳工艺控制点,提高钴电阴极析钴的电流效率,降低电钴生产成本。

  • 标签: 钴电积 PH 电流效率
  • 简介:以SiO2、碳黑和少量添加剂(CaO,MgO或Al2O3)为原料,在流动氮气中于1350~1550℃下,对SiO2热还原-氮化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S-1,S-2分别在1400℃和1450℃加热4h后,均生成Si2N2O和Si3N4混合物;在1550℃保温4h,这2种试样生成的产物均为SiC.试样S-3在140℃和1450℃加热4h后所得产物为Si3N4和SiC.氧化物添加剂可以促进热还原-氮化反应的进行,并保留在生成的粉末体中,在随后的粉末热压或无压烧结中起烧结助剂的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硅 碳热还原-氮化 添加剂 氮化硅
  • 简介:动机的后加速保护,是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以后才出现的一种对电动机速断保护的优化,由于其设计目的是在电动机堵转后提供快速保护,因此也叫电动机堵转保护。它的设计思路是在电动机起动期间,将电动机的速断保护定值设定的比较高,以躲过电动机的启动电流.

  • 标签: 电动机起动 后加速 保护动作 速断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设计思路
  • 简介:不考虑缓冲剂的加入,各种电解技术参数,例如Ni离子浓度、pH值和电解液温度的差异可以广泛地影响纯硫酸体系中电镍的物理外观和电流效率。质量好的电镍板应该平整、光滑和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质量差的板面多为爆皮、卷曲、多氢气孔和有脆性。以上这些都是由三个影响因素的选择所决定的。良好的物理外观质量和高电流效率取决于较高Ni浓度和合适的电解液温度,在较低的pH值的情况下,电镍的物理外观质量得到改善,但同时会使电解沉积的电流效率降低。沉积的晶核位向已确定,但没有特殊的趋向性。循环伏安法显示出物理外观和这些影响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是电流效率和它们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纯硫酸镍 电积 提取冶金 电解液温度
  • 简介:以V、Al和C粉末为原料,采用燃烧反应合成技术制备V2AlC材料,比较了2种燃烧合成方式,即热爆合成与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对反应合成V2AlC的影响。对V-Al-C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组成和产物形貌分析,探讨反应合成V2AlC材料的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V/Al/C粉体热爆合成产物的主相为V2AlC和少量的VCx和AlV3。2V/Al/C的热爆产物中V2AlC晶粒呈板条状形貌,长度约为10μm。原料中添加过量的Al,可消除AlV3副产物,并可显著促进V2AlC的合成,但不会形成单相V2AlC。添加适量的Sn可促进单相V2AlC的合成。2V/Al/C粉体自蔓延高温合成的产物的主相为V2AlC,少量为VC0.75。原料中添加过量的Al,可促进V2AlC单相反应合成。2V-Al-C体系的绝热燃烧温度达2767K。并提出反应合成V2AlC的反应机制,即VC与V-Al液相反应合成板条状晶粒的V2AlC材料。

  • 标签: V2AlC 燃烧反应 合成
  • 简介:分析了KR、LD、LF、RH、CC等工序对管线钢、硫成分的影响,根据各工序的工艺特点,考虑炉机匹配问题,采取提高铁水温度、加强原料管理、优化精炼工艺、开浇炉与连浇炉、硫成分区分控制等措施,使管线钢的、硫成分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管线钢 温度 原料管理
  • 简介:本文介绍了搭配使用新疆高熔点、高品位铬矿,结合25MVA矿热炉炉型参数,生产低硅高铬铁的实践,指出影响低硅高铬铁稳定生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铬矿 技术 高碳铬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