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气象角度,对河西走廊中部苹果生产现状、发展可能性及优质气候带进行了分析和肯定。提出了苹果适宜优质带在海拔1500—1900米左右的灌溉区。阐述了光能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温差大、积温和降水适宜、光热水匹配、干旱气候下河水灌溉、水分供应充足等是河西中部优质苹果的气候优势,并指出春秋霜冻和后期大风是苹果生产的不利因素。

  • 标签: 苹果梨 灌溉区 水分供应 河西走廊中部 气候带 座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是否先进、完善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箱梁施工是桥梁工程的主要内容,对箱梁制作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对提升施工精度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杨梅大桥实际情况,对大桥箱梁制作施工做了如下研究。

  • 标签: 杨梅洲大桥 钢箱梁制作
  • 简介:以新济湿地为例,研究了长江滩湿地生态恢复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恢复工程方案.新济湿地位于长江下游南京市江宁区段,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湿地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对新济湿地的野外研究,分析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从湿地生境、生物、结构与功能方面阐述了生态恢复的总体构想,研究了湿地恢复的工程手段与可持续利用模式.新济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栖息地、基底、水体和土壤的恢复;湿地生物恢复途径有提高植被覆盖率、控制外来物种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结构与功能恢复内容包括生态序列重建,生态系统、湿地景观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恢复的工程手段有景观建设、功能区建设、生态定位站、血吸虫防治、植被移植、防护林和河道整治等;湿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包括桑基鱼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

  • 标签: 新济洲湿地 生态恢复 长江洲滩湿地
  • 简介:一项新研究表明:南极冰封的边缘正在溶解于日益变暖的海水中,而且在过去的10年里南极冰的消失速度有了显著的增大。南极冰盖是覆盖南极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厚厚冰层,其漂浮的边缘由延伸到周围海洋中的冰架构成,这些冰架对南极冰盖起到了固定作用,对于“接地部分”的冰起到了支撑作用,有助于减缓冰盖中的冰川流入海洋的速度。

  • 标签: 南极冰盖 冰架 南极大陆 接地部分 别林斯高晋 斯克里普斯
  • 简介:摘要:随着长水电公司水-风-光互补发电发展模式的建立,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可以促进长水电公司快速发展,加快清洁能源的建设。那么强求加强光伏日常运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长光伏电站近来来的实际运行情况,总结了光伏电站的运行要点,用来提高以后光伏的运行维护技术。

  • 标签:
  • 简介:重点介绍了辽河三角湿地的类型、形成与发育的主导影响因子和全球变化的影响,阐述了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建立的区域代表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期辽河三角湿地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重点。

  • 标签: 辽河 三角洲 湿地 全球变化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1952年以来,尼日尔三角主要进行石油勘探。到2000年底,该三角上至少已钻探了5200口井,所获得的原始储量总共约为661×10^8桶油当量。目前正在生产的油气田共240个,其产量超过200×10^4桶/日。近海深水区的勘探始于1995年,已经发现了4个特大油田和其他一些小油、气田。有关尼日尔三角的大多数公开资料认为它是一个含油盆地,但是这里也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由于天然气在尼日利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正在成为尼日尔三角地区公认的重要能源,因此本文给出了天然气储量的统计结果。本文的所有数据,包括所收集的最新资料截止到2000年底。

  • 标签: 尼日尔三角洲 油气勘探 天然气储量 西非 三角洲地区 石油勘探
  • 简介:摘要在桥梁水中结构施工作业中,利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支护是施工方法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研究、分析这一施工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本文根据现场实际,对钢板桩围堰施工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防渗漏措施以及围堰拆除等方面展开阐述,同时也对钢板桩围堰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桥梁承台施工 水中钢板桩围堰
  • 简介:罕见的“雨”天气1994年4月7日凌晨至9日14时,酒泉市出现了一次强浮尘天气。据酒泉基准站观测记载,在7-9日下午的60多个小时内,酒泉的最大能见距离为0.1-0.4km,9日14时以后才大于2.0km。在整整3天的时间内,浮尘飘游,尘土遮日,天...

  • 标签: 能见距 次强 狭管效应 基准站 维持时间 气象记录
  • 简介:就目前来看,社会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固有矛盾不断激化,各类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持续增长,对人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从根本上控制地质灾害影响范围,需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效率。基于此,本文围绕浙江地区,就物探技术的理论研究及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相关概述。

  • 标签: 地质灾害防治 物探技术 应用
  • 简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周边的湿地经常因城市扩展而被占用,造成了局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利用遥感技术,研究福州市浦下湿地开发引起的热环境变化。利用LandsatTM卫星影像反演了浦下湿地2006年(开发前)和2010年(开发后)的建筑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壤和植被湿度、地表温度等主要地表信息参数,分析湿地开发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与2006年相比,该湿地被部分开发后,2010年,植被覆盖度平均减少了10.00%,湿度平均降低了25.64%,建筑指数平均增大了13.85%,地表温度平均升高了48.39%。浦下湿地部分被开发为建设用地后,地表温度显著提高,热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 标签: 城市建设 湿地开发 热环境 遥感 福州
  • 简介:2003年6~8月,对辽河三角营口沿海的海水、海淡水和淡化等3种对虾养殖塘湿地水化学、生物学特征及化学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明水期虾塘水质基本良好,属中营养前期一中营养后期水平,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其透明度均值40~80cm,pH均值7.8~8.6,水温均值21~28℃,离子系数1~4,溶解氧丰富,属中性偏碱性水.水质阴、阳离子组成均分别以Cl-、K++Na+为主,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与天然海水相同.水层氮、磷含量较高,但比例不平衡.浮游植物生物量均值3.84×107~2.89×107细胞/L,浮游动物120.3~465.5个/L,其种类组成符合天然海水组成规律,细菌总数均值3.23×104~6.25×104个/L.石油类、挥发酚、铜、砷含量有一定程度超标.不同虾塘水体理化指标有所差异,但不明显.探讨了水质特征、主要理化指标、营养状况与对虾养殖业的相关性和内陆碳酸盐型盐碱水域养殖对虾的可能性.

  • 标签: 湿地水环境 地面水环境 石油类 水质特征 挥发酚 辽河三角洲
  • 简介: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围岩失稳,变形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S4合同段下隧道工程,利用灰色聚类法对隧道围岩分级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比传统分级法与灰色聚类法两种分级结果,并对隧道开挖施工后围岩稳定、支护提出了意见。

  • 标签: 隧道 围岩分级 围岩稳定性 灰色理论 灰色聚类
  • 简介: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刁口河流路废弃后飞雁滩海岸向海凸出的地形特征,是造成该岸段强烈侵蚀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滩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机制,其中潮流主要通过余流携沙外输,造成近岸泥沙亏损.

  • 标签: 海岸侵蚀 波浪 潮流 飞雁滩 黄河三角洲
  • 简介:1会议基本情况2015年11月913日,第6届亚洲大洋气象卫星用户大会(AOM—SUC-6)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气象局派出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魏彩英副主任为团长,综合观测司庞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甲珅、郭强和方翔为成员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气象卫星 大洋洲 用户 亚洲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 简介:通过分析黄河三角贝壳堤4处采样地0-80cm深度土壤pH、含盐量、含水量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垂直分布特征,研究黄河三角贝壳堤土壤水的潜在水源,为该区植物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采样地的土壤pH都偏碱性,滩脊采样地的土壤pH高于其它采样地;向陆侧采样地的土壤含盐量最高,滩涂采样地的次之,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采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都波动增大,滩涂和向陆侧采样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向海侧和滩脊处采样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滩涂、滩脊和向海侧采样地土壤水的δD值和δ^18O值波动减小。在向陆侧采样地,积水通过入渗补给了0-40cm深度的土壤水,而60-80cm的深层土壤水则受到海水补给;海水对滩涂、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60-80cm深度土壤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 标签: 土壤水 盐土 贝壳砂 贝壳堤 氢、氧稳定同位素 黄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