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摘自气象科普网

  • 标签: 气象科普 百科知识 气候异常 反常现象 气候因子 生产活动
  • 简介:雾与城市雾:雾是悬浮在近地面层大气中大量微细水滴的可见集合体。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华的结果。城市雾是发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的城区及其相关设施(机场、港口及高速公路等)的雾,城市雾的出现往往叠加了城市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雾本身就具有局地性的特征,而城市雾则是发生在局地性极强的城市环境中的雾。

  • 标签: 百科知识 人类活动影响 城市环境 气象 近地面层 高速公路
  • 简介:摘要边坡是由于自然或人工的原因而形成的斜坡,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由于边坡失稳将会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故边坡的稳定问题是岩土工程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边坡 可靠度 分析
  • 简介: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波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波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波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波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年来南极绕极波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波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波产生的唯一因素.

  • 标签: 南极绕极波 年代际变化 南极气候 南极涛动
  • 简介:环境保护部近日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对全国28个省(区、市)人民政府2014年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情况进行了考核。北京、海南、西藏3个省(区、市)因治理任务轻,按照要求自行组织本地区开展自查,不参加全国考核评分。

  • 标签: 污染综合防治 重金属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 人民政府 信息化
  • 简介:森林自然是描述森林状态的指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原生状态或受人类干扰的程度大小,对其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是森林近自然经营研究中的关键环节。研究基于空间尺度,构建白云山森林自然评价体系,通过格网形式对研究区域进行细化,并对白云山森林自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云山森林自然指标值大部分处于0.31~0.60和0.61~0.80之间,就其等级而言,属于第三、第四等级,即较低等级;而整个研究区范围内自然最高的是荷依岭景区、明珠楼景区与摩星岭景区相交的天然次生林群落,自然最低的是白云山群落的外围度假区。

  • 标签: 森林自然度评价 格网 白云山风景区
  • 简介:针对传统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中理论研究与评价方法滞后、缺少定量分析和个性化差异研究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认知及性别差异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问卷设计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验证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对于地图整体设计效果的重要性;通过方差分析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感受性别差异的显著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非常重要,而且对其感受存在性别差异,与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结论一致。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和地图个性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地图色彩设计 面状符号设计 性别差异 个性化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路面平整既反映了路面施工质量的优劣,又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提高路面平整,仅靠路面面层施工的严格控制是不够的,必须从路面基层甚至路基施工严格把关,每个环节均严格控制,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从路面基层施工的角度探讨影响平整的因素以及控制措施。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面基层 平整度 施工控制措施
  • 简介:通过叙述不确定理论在油气勘探开发实验中的具体应用,运用不确定理论分析了实验结果精确的各个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实验流程、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确定理论不仅适用于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优化选择,还能广泛地适用于诸如储量计算、产能评价等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不确定理论不仅对于实验室资质认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还对油气勘探开发实验的深入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油气 勘探 开发 实验 不确定度
  • 简介:军事海洋测绘(militaryhydrographicsurveyingandcharting)为满足海上军事活动的需要,测定和描述海洋、江河、湖泊和沿岸地带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属性的理论和技术。军事测绘的组成部分。主要用途是为海上作战、训练、航行安全、武器装备、

  • 标签: 海洋测绘 百科全书 中国海军 第二版 条目 自然地理要素
  • 简介:气温是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其观测方法和误差直接关系到对大气过程的理解和预报精度。开展不同气温观测系统间的对比和分析,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对大气科学以及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的对比实验数据,分析了叶箱气温观测系统和通风防辐射罩气温观测系统的数据差异,讨论了系统误差与环境温度以及辐射误差与太阳辐射和环境风速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订正方法,最后对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通风防辐射罩的气温数据相比,叶箱的气温数据偏高,其中夜间平均偏高0.19°C,白天平均偏高0.29°C;系统误差是环境温度的一元线性函数,气温每升高1°C,系统误差就会增加0.006°C左右;辐射误差是太阳辐射与环境风速互相耦合作用的结果: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增温效应,与辐射误差呈现近似的抛物线函数关系;环境风速有较好的冷却效应,与辐射误差呈现出近似的负指数函数关系;经误差订正后,夜间和白天的数据误差均减小到了0.0°C,-0.2-0.2°C的样本比例分别从订正前的64.5%和45.3%提高到了83.7%和80.6%,一致率提高到了92.3%和96.0%。

  • 标签: 百叶箱 通风防辐射罩 气温 对比 订正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金属元素的理化性质和其地壳丰(CA)的分布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集对分析研究了金属的理化性质和其地壳丰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元素21种理化参数与地壳丰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10种理化参数和地壳丰显著相关(P≤0.05),包括共价指数(Xm^2r)、原子密度(ρ)、原子序数(AN)、原子量(AW)、有效核电荷(Z^*)、电负性(Xm)、软指数(σp)、电子亲和能(EA)、极化力(Z^*2/r)和电化学势(ΔE0)。集对分析进一步表明:Xm^2r,ρ,Z^*和Xm与log(CA)之间趋同性较好,支持了相关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暗示金属的理化性质与地壳丰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这为地球演化成因、元素丰演变规律提供了新证据,对岩石、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环境地球化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线性回归 集对分析
  • 简介:利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辽宁中部城市沈阳、鞍山和本溪大气成分站能见与颗粒物连续监测资料,分析能见变化特征及其与颗粒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各城市能见具有明显的月和季变化,峰值出现在3月或5月,谷值出现在12月或1月;各城市的能见与颗粒物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其最优拟合关系方程及决定系数R2不同。从拟合方程来看,沈阳市雾霾污染时采用倒数曲线y=b1+b1x拟合效果相对较好,全年采用指数曲线y=b0e^b1x拟合效果较好;鞍山市采用对数曲线y=b0+b1lnx或指数曲线y=b0e^b1x拟合效果较好,本溪市采用倒数曲线y=b0+b1/x或对数曲线y=b0+b1lnx拟合效果较好。从决定系数R2来看,沈阳和本溪市能见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总体相关最好,鞍山市能见与颗粒物质量浓度总体相关性相对较差。颗粒物细粒子PM2.5和PM1拟合的能见效果较好,且在雾霾污染时拟合效果更好,说明细粒子对能见的影响更明显。

  • 标签: 能见度 颗粒物 相关分析
  • 简介:导出了疏散星团在近红外波段的巨星支斜率与[Fe/H]的关系。将这一关系应用于半人马座矮球状星系的中心,得到了金属丰[Fe/H]=-0.13士0.09。这一富金属星族的存在表明,在几十亿年前,这个星系经历了一次恒星形成过程。

  • 标签: 疏散星团 巨星支斜率 金属丰度 半人马座矮球状星系
  • 简介:与油的混相性是三次采油过程中注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扫孔隙内石油的主要优点之一。在储层规模上,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还可提高波及效率。但是,尽管在自1980年代以来的二十多个先导试验项目中都曾考虑采用混相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但只有很少几个实验室研究项目真正以热力学状态下二氧化碳形成的泡沫为研究对象。确实,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质和粘度高于普通气体,这对多孔介质中其泡沫品质有影响,如流降低因子(MRF)和有油存在时的特性。我们提供的新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发泡剂不能有效提高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的控制能力,但配置得当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可以实现相对较高的MRF。基于这些发现,我们研究了泡沫对岩心驱替试验中混相驱效率的影响。反过来,我们也评估了二氧化碳与油的混相性对泡沫MRF的影响。我们的方法基于不同配方不同含油饱和的多岩心驱替试验。另外,我们还在油藏条件下(温度和压力)进行了物理一化学测量,如表面张力测算和泡沫稳定性监测。这一组试验表明,多孔介质的成功驱扫需在MRF最大化和乳化风险最小化之间寻找平衡。本文基于二氧化碳相的热力学性质,为二氧化碳泡沫岩心驱替试验结果的解释提供了新思路,为读者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岩心驱替的结果时必须考虑气体性质提供了依据。这有助于理解各种文献中看上去互相矛盾的结果,特别是MRF值随压力的变化和油存在时的变化。

  • 标签: 超临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泡沫 表面活性剂溶液 含油饱和度 多孔介质 岩心驱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