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选用1961—2015年东北地区2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指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86—2015年辽宁省水稻单产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水稻产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基于大气环流对长期天气过程影响的滞后性,考虑预报因子的显著、稳定性和独立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水稻年景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辽宁省水稻实际产量、趋势产量、气象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发生气候突变时间分别为1992、1997和1994年,实际产量与气象产量的关系较密切;(2)水稻年景预报模型经F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报基本正确率为81.9%,用该模型预测2014、2015年水稻年景,均接近实际值。

  • 标签: 水稻 产量 大气环流特征量 预报模型
  • 简介:理论模型研究对指导和验证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介绍了VSP逆时偏移基本原理及脉冲响应研究,同时采用两种地震成像条件对国际标准的岩丘理论模型进行VSP逆时成像处理研究,并将成像条件应用于实际井中VSP地震资料逆时成像处理和效果对比,由此探讨理论模型研究可能存在的伪效果风险问题,并给出模型效果可实用性的验证思路,以此供业内同行参考。

  • 标签: 岩丘理论模型 井中地震观测 VSP逆时偏移 伪效果风险 效果验证分析
  • 简介:采用专项地质测量、高精度磁测、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结合以往资料,在四川省若尔盖开展铀矿勘查工作。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控矿主要素的研究,进行物化遥深部信息集成,再结合放射性信息,深化成矿规律的认识,建立具有若尔盖特色的深部勘查模型,更好的体现地质科技的引领作用和对找矿实践的推动作用。

  • 标签: 铀矿 信息集成 勘查模型 若尔盖
  • 简介:基于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分类是油气勘探和采集过程中的基础问题之一。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已开发了多种岩性分类方法,提出了基于堆栈自编码模型的岩性分类方法,通过对测井资料进行逐层抽象提取特征凸显不同岩性的微弱测井响应,使用Softmax作为分类器进行岩性分类。应用该方法对丁山地区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进行识别,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丁山HF1井中,正确率均达到94.39%以上。

  • 标签: 堆叠自编码 岩性分类 测井响应 丁山地区
  • 简介:玛纳斯河年径流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发生了变异,传统径流频率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假设遭到破坏,本文根据玛纳斯河上游出山口1956—2014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遥相关分析法,并基于GAMLSS理论分别建立以时间、气候因子为协变量的时变矩模型,将其拟合效果与传统P-Ⅲ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最优分布模型进行年径流量设计。结果表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作为气候影响因子与年径流序列相关系数为-0.322,遥联性最佳;以累积气温亏损值、降雨量、NAO为协变量的LOGNO分布模型为最优分布模型,有效地描述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玛纳斯河年径流动态变化特征,并在不同设计保证率下设计年径流比传统P-Ⅲ分布偏大3.08%~16.10%,各月径流设计值与P-Ⅲ分布相差较大。其研究结果为玛纳斯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气候变化 GAMLSS模型 设计年径流 玛纳斯河
  • 简介:利用2005-2015年丹东市河口地区桃树盛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宽甸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丹东地区桃树盛花期与气温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和滑动积温3种积温模型对丹东地区桃树盛花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国际通用的SW(SpringWarming)物候模型原理建立了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和滑动积温3种积温模型模拟丹东地区的桃树盛花期,采用0.1℃温度间隔普查和数学偏差方法确定每种积温模型最具代表性的界限温度及桃树花期前积温阈值,并检验评估3种积温模型的适用性.滑动积温模型对丹东市河口地区桃树盛花期的预测适用性最好,内部检验的准确率为90.91%;其次为活动积温模型(81.82%),有效积温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差(63.64%).通过统计2005-2015年5d滑动积温稳定通过区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判断桃树盛花期的生长指标,使滑动积温模型达到最佳预测效果.因此,丹东地区桃树盛花期预测采取滑动积温模型方法较适用.

  • 标签: 积温模型 桃树 盛花期 界限温度 SW(SpringWarming)
  • 简介:针对当前尚无直接利用海图水深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irregularnetwork,TIN)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在经典TERCOM(terraincontourmatching)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基于TIN模型的匹配搜索区的确定方法;然后,给出待匹配航迹点的水深值计算公式;最后,构建目标匹配定位的地形相关组合算子,实现匹配定位。实验结果表明:①本文所提算法可以用海图的原始水深直接构TIN模型作为匹配基准图进行匹配定位,且其定位精度可明显高于基于规则格网模型的经典TERC0M算法;②新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误匹配的发生;③提出的MMD+MSD组合匹配算子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水深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标签: 匹配定位算法 组合匹配 水下地形 不规则三角网 数字水深模型
  • 简介:根据南京地区粳稻、籼稻两个品种水稻分别在干旱、水层条件下的逐时、逐日蒸散量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以下简称PM模型)对水稻蒸散量进行模拟,并对比模拟蒸散值与观测蒸散值。通过计算,对PM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水层条件下PM模型的精度比干旱条件下高。(2)模拟值乘以作物系数后,与蒸散实际测量值更加接近。(3)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使用PM模型进行蒸散量模拟时,方程中各个因子取值的准确性对模拟结果的精确度有较大影响,计算时要合理确定各个因子值。(4)水层条件下稻田的蒸散量明显大于干旱条件下的蒸散量。

  • 标签: 稻田蒸散 PM模型 作物系数
  • 简介:规划公示是规划工作中公众参与的重要环节,随着“阳光规划”理念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当前基于示意图等的规划展示已难以满足公众对项目信息获取的需求。在当前应用广泛的三维规划方案审查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模型构建了全景地图,并通过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展示,有力拓宽了规划方案的展示渠道和手段,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持。

  • 标签: 规划公示 公众参与 三维模型 全景地图 移动端
  • 简介: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物理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个cyberspace,只能实现seeeverythingonWeb;而智慧城市是一个cyberphysicalspace,通过数字城市与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可以实现doeverythingonWeb和城市智能化,这是对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

  • 标签: 物理城市 数字城市 智慧城市 大数据挖掘 物联网 云计算
  • 简介:中国的海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相关产业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对海洋产业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近十年中国海洋统计公报的数据资料,引入灰色关联度的概念,对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传统海洋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的结构不均衡现象正逐步改善,但新兴海洋产业仍处于劣势.然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建议.

  • 标签: 海洋产业 关联系数 灰色模型 产业结构
  • 简介:传统的东、西半球版的多圆锥投影世界地图(经线世界地图),在表示世界海陆分布的格局和世界大洲、大洋等巨大的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两极地区的变形过大和北冰洋不能完整表示也是缺陷。郝晓光首创的纬线世界地图(即南、北半球版世界地图)采用的地图投影,把南、北极置于投影的中心位置,能使南极洲和北冰洋及其周边大陆变形很小和完整表示。纬线世界地图的优点弥补了经线世界地图的缺陷。从地图投影拓扑结构出发,通过引入中央经线对称型曲经线族、闭曲线、邻域、环极纬线族等概念,分析和阐释了经线和纬线世界地图投影的经纬网结构特点,给出了系列世界地图投影的数学模型

  • 标签: 拓扑变换 地图投影 竖版地图 环极纬线族 经纬网 数学模型
  • 简介:峰值预测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中长期产量趋势预测方法。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呈多峰态的特点,采用多峰高斯模型,在产量—时间序列中引入最终可采储量作为边界条件,并首次运用于四川盆地中石油西南气区(以下简称西南气区)中长期产量趋势研究中,定量的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①针对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呈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多峰高斯模型可以进行全程、精细的拟合;②最终可采储量(URR)是决定未来产量趋势的主控因素,通过天然气开发潜力分析,估算西南气区最终可采储量为(4.1~4.5)×1012m3;③引入边界后,预测结果与勘探开发实际吻合度更高,在未来30年,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将快速增长,产量峰值(700~760)×108m3,稳产20年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标签: 峰值 高斯 预测模型 四川盆地 产量趋势
  • 简介:通过构建测度经济发展和休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00-2015年数据实证测度了二者发展状况;对测度结果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静态分析其现有关系;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动态预测未来受到冲击所做出的反映及贡献度。得出结论:(1)二者存在长期协整作用;(2)经济发展是引起休闲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3)休闲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冲击所做响应为正响应,反之却为负响应;(4)经济发展对休闲产业发展贡献度较大,而休闲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度较小。并从休闲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两方面给出建议,以期促进二者良好发展。

  • 标签: 经济发展 休闲产业发展 熵值法 VAR模型
  • 简介:北淮阳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自然重砂自然金、辰砂、雄雌黄、重晶石等中低温矿物组合异常与火山热液型金矿密切相关,其展布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反映自然金局部富集受火山岩分布和火山构造的双重制约。盆地内自然金异常可以直接提示在矿源层中寻找原生岩金。

  • 标签: 东溪金矿 火山岩 重砂异常 找矿模型
  • 简介:大区域高精度城市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多源数据有效集成,提升城市地质工作成果的可视化表达能力。本文剖析了交叉折剖面、多源交互式复杂地质体建模等适用于城市地质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优劣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GeoBGS平台为基础,利用不同数据模型的特点,通过标准化钻孔数据库、基准钻孔库、基准剖面库及地层模型的建设实现了通州区范围的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等多专题信息地质模型。将多专题地质模型进行集成显示和分析,构建了通州区域三维地质集成模型展示系统。为满足空间一体化表达的应用需求,通过空间配准、坐标系统转换及地下模型的拓扑修复,确保了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型在同一坐标系下的无缝集成。

  • 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 模型集成 技术体系 地上地下一体化
  • 简介:以2016年8月26日Landsat-8OLI影像为数据源,针对特征变量数目可影响分类精度和运算速率问题,采用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了黄河口滨海湿地高精度信息。首先,采用Relief(relevantfeatures)-F算法,对全部特征变量进行权重排序,剔除不相关变量;然后,分别采用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最大似然方法和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提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信息,比较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与其它两种分类方法在滨海湿地信息提取应用中的精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滨海湿地分类效果最佳,总精度为86.39%,Kappa系数为0.81,明显高于最大似然和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其中,河流湿地分类精度最高,为95.83%,盐田分类精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盐田与养殖池、水库/坑塘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极为相似,易于混淆;但与最大似然分类和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提取效果明显改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16.84%和4.44%。本研究结果证明,采用Relief-F算法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滨海湿地信息的方法,具有分类精度高、运算速率快的优势,适用于滨海地区不同类型湿地高精度信息提取。

  • 标签: 黄河口 滨海湿地 Relief-F算法 随机森林模型 信息提取
  • 简介:基于降水与地形起伏之间的非平稳关系,结合有限的观测降水数据,利用GWR回归模型,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的TRMM3B43降水资料进行降尺度和校准,最终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的降水量分布数据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1)考虑地形起伏和降水空间非平稳性的GWR模型,提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TRMM3B43遥感降水资料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2)不同时间尺度的验证结果表明,在与观测降水的相关统计中,TRMM降尺度降水具有较TRMM3B43降水更高的统计精度和更小的误差,更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该降尺度算法在贵州降水较少的时间尺度更加接近真实值。(3)当TRMM3B43可以被重采样的地形起伏度(RDLS)进行准确预测时,TRMM3B43的精度是GWR降尺度算法中的主要误差源;当区域的降水与地形起伏弱相关或无关时,应考虑引入其他影响降水的空间变量来修正这一空间非平稳性关系。

  • 标签: GWR 贵州 喀斯特山区 TRMM 降尺度 空间非平稳性
  • 简介:1概况2017年12月11-15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2017年度秋季会议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奥尔良市召开。此次会议是AGU的第48届年会,会议主题是“你将发现什么?”。会议对所有感兴趣的地球和空间科学的人员开放。来自全球地球物理领域的科技人员2万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以往历届会议相同,会议涉及大气科学、海洋、地质、地震等所有地球科学领域,交流方式包括口头报告、墙报。

  • 标签: 地球物理 物理学会 会议简介 美国 秋季 新奥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