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许多人把写科普文章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家的事,一般人是写不出科普文章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许许多多的人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非常好的科普文章

  • 标签: 科普文章 科学家 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工作者
  • 简介:根据2014年全球地震灾害资料并对比历年统计数据可知,当年度属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轻灾年。本文总结了2014年全球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对当年主要地震灾害进行了描述,发现抗震设防建筑在地震中受损较小,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同时,本文分析了2014年度地震灾害的分布特征,以及多震地区的“活跃性”与“周期性”特征。

  • 标签: 2014年 全球 地震灾害
  • 简介:利用穆棱河2010~2014年的水质指标数据,选择水体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磷含量、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氟化物含量、砷含量、石油类含量和pH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穆棱河水体质量。结果表明,穆棱河上游的水质总体好于中、下游,其水质基本属于Ⅱ~Ⅲ类水;中、下游的水质指标变化较小,但水质较差,基本属于IV类水。穆棱河水质季节变化较大,春季的水质优于夏季和秋季;在夏季,水质恶化明显,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增加。2010~2014年期间,在各监测站水质指标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

  • 标签: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法 Spearman秩相关 穆棱河
  • 简介:利用1951—2014年丹东地区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丹东地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4a丹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5℃;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呈非对称增长;平均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冬季下降幅度最大。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明显,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 简介:通过对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的分析及与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的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地震台站数目的增多,新疆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新疆地震发生频度高,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新疆西南部。

  • 标签: 地震编目 测震台网 新疆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8月31日至9月3日,第27届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年会(ISEE)在巴西举行。会议由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和巴西公共健康协会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环境健康的不平等性”,来自世界各国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环境流行病学 巴西 年会 国际 公共健康 会议概况
  • 简介:用中等分辨率成像使分光辐射函数正常化的差别植被索引(NDVI)数据集,我们在20002014在Qinling-Daba(Qinba)山在植被范围和它的联系驱动力调查了空间与时间的变化的模式。参议员和MannKendall模型和部分关联分析被用来分析数据,由林中小丘索引的计算列在后面在植被范围分析未来趋势。学习的结果证明(1)学习区域的NDVI在20002014展出了重要增加(线性趋势,2.8%/10a)。在这个时期期间,稳定的增加在2010前被检测(线性趋势,4.32%/10a),在2010以后由锋利的衰落列在后面(线性趋势,6.59%/10a)。(2)空间地,植被盖子在中间显示出高度并且一在环境模式低。植被范围的高价值主要在Shaanxi省的Qinba山被发现。(3)有改进植被范围的区域比降级的区域大,分别地,在学习时期期间是81.32%和18.68%。Piecewise分析表明71.61%全部的学习区域在20102014在植被范围显示出一个减少的趋势。(4)植被范围变化的反向的特征是比Qinba山上的一样的特征强壮的。大约46.89%全部学习区域被预言以后减少,当34.44%全部的区域将跟随一个连续地增加的趋势时。(5)植被范围的变化主要在降水被归因于赤字。而且,植被范围在ElNino年期间在拉·尼娜年期间比那高。(6)人的活动能在植被范围上导致模糊效果:两积极效果(通过生态的恢复工程的实现)并且否定效果(通过都市化)被观察。

  • 标签: 秦巴山区 植被动态 气候因子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植被覆盖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 简介: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1期枯水期(4月)的普者黑湖LandsatMSS/TM/ETM+/OLI影像数据,研究1977-2014年期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变化;从降水量、农田面积、总人口和GDP等角度,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77-2014年期间,普者黑湖面积波动变化,除2002年和2009年出现面积大幅增加外,其它时期湖面积在萎缩,且自1977年以来,普者黑湖面积的萎缩速度在逐渐加快,2009年湿地公园建成后,其面积萎缩速度有所减缓;2普者黑湖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干扰,湖面积萎缩与当地GDP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不相关;3普者黑湖面积减少地段主要集中在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和湖泊洼地带以及中游人口集中的村庄附近,减少的湖面积44%被开垦成农田;4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减缓了湖面积的萎缩态势,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达到了湿地保护的目的。

  • 标签: 普者黑湖 岩溶湖泊 湖泊面积 枯水期 遥感影像
  • 简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降雪加密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4年2月17—19日杭州地区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南支槽、700hPa和850hPa切变线,配合700hPa西南急流,为杭州地区此次雨转雪天气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和水汽条件;而700hPa暖湿气流与850hPa不断增强的东北气流,又为此次雨转雪天气过程提供了上暖下冷的有利层结条件。此次雨雪天气过程水汽通量与降水时段和降水强度对应。整个雨转雪天气过程中对流层均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相对湿度均较大,且降水不同阶段均存在水汽辐合;液态降水时,对流层中低层为水汽辐合层和上升运动层,且中层存在辐散抽吸作用,此配置有利于产生降水;而当降雪时,中低层的水汽辐合与垂直上升速度逐渐减小,此时以中层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为主。雨雪强度减弱时,水汽辐合也减弱直至消失,且中低层和中层的上升速度均逐渐减弱,在600hPa附近出现弱下沉运动和相对湿度迅速减小的现象,但中低层一直维持弱的上升运动与较大的相对湿度,直至19日凌晨雨雪过程才结束。由于此次雨转雪天气过程冷空气较弱,地面温度相对较高,因此降水量虽然较大,但积雪率较低。

  • 标签: 雨转雪 抽吸作用 上升运动 相对湿度 地面温度
  • 简介:《古地理学报》的发展离不开专家与学者的大力支持。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加入到了《古地理学报》的审稿队伍中,为《古地理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古地理学报》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各位专家与学者的辛勤劳动与汗水,编辑部在此向所有专家与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能够得到您一如继往的支持与帮助。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学者 专家 学术质量 编辑部
  • 简介:侧面的侵蚀/生长区域随着时间的过去改变的河隧道上的量的研究能揭示隧道进化的特征。拿213-km-longLinhe活动范围作为一个例子编织了黄河的隧道,在在在19个不同时期上的四亚活动范围(S1,S2,S3和S4)的隧道河岸侵蚀/生长的区域变化根据自从1977,捕获的遥感图象被评估。为整个河活动范围的吝啬的隧道收缩率也被获得。结果证明Linhe活动范围的左、正确的河岸被在1977和2014之间的侧面的网生长统治。黄河的这节的隧道区域被在1977和2001之间的减小描绘,当交替的侵蚀和生长的时期发生了时对2001随后。在Linhe活动范围的吝啬的隧道收缩率编织了隧道是在1977和2014之间的6.15km2/yr,当在隧道平面形状的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1990年代时。比作1995,当隧道区域和吝啬的宽度分别地在39.4%和42.8%减少了时,20005.8%和6.6%增加的隧道长度和蜿蜒。在隧道平面形状和Linhe活动范围的收缩的重要变化发生在1990年代,由于主要Longyangxia和Liujiaxia水库联合操作自从1986,它在年度泛滥季节期间在流量和沉积流动引起了实质的减小。另外,在四亚活动范围的河岸侵蚀/生长被本地河岸的物理性质影响,设计emplaced保护隧道河岸,和水动力学差别。自从管理向前从2000测量的综合的河的实现,然而,这些变化是显著地减轻了,Linhe活动范围的健康编织了黄河的隧道被恢复了。

  • 标签: 收缩率 临河 面积 黄河 通道长度 频道
  • 简介:基于常规观测、气象卫星和雷达等资料,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3月31日和5月17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垂直风切变,以及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灾害性天气的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均是在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由850hPa切变线与地面锋面共同抬升触发而成.在移动过程中强对流前部和后部低层都存在有组织的上升和下沉运动,配合大气环境中有利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系统内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生成,从而维持了两次强对流过程完整的回波形态和较长的生命史.2)在低层0-3km高度,两次强对流均存在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垂直风切变,但3月31日过程的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更显著,风速增大更明显,垂直风切变更大.在移动过程中强回波后部均有冷池结构形成,但3月31日过程的冷池强度、分布范围和厚度都明显强于5月17日过程.这种显著差异,使得前者更有利于出现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归纳出的基于“配料法”的预报思路:在水汽条件充足、K指数大于38℃、CAPE大于1400J/kg、SI指数小于-2,有锋面、切变线等抬升触发条件存在的情况下,在华南地区需要考虑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当低层0-3km高度出现风向强烈顺时针旋转、风速增大、垂直风切变增强,并出现强冷池中心时,还需要考虑有组织的强对流天气生成,这有利于提前做好冰雹、大风预警预报.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风切变 冷池 配料法 华南地区
  • 简介:基于1980—2014中国670站日最大风速资料,利用改进的客观天气图分析法(OSAT)分离出中国陆地的台风大风(6级以上,≥10.8m/s),并定义了台风极端大风,进而研究了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地理分布上,台风大风年均日数和占比均自海岸线向内陆迅速减小,在海南、华南和东南沿海省份以及江苏南部,台风大风占比一般为30%-70%台风极端大风年均日数大值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除河北和天津),特别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局部地区台风极端大风日数占比达100%。从季节变化看,在台风活跃的7—9月,中国台风极端大风频次总体上超过了季风极端大风;就全国而言,当阈值从最低值(11.5m/s)提升至12级(32.7m/s)时,台风极端大风频数占比则从12%急剧攀升至77%。1980—2014年,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年日数均显著减少,而台风极端大风年平均强度增强;这期间引起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台风频数均显著减少,但引起台风极端大风的台风在生命期和影响期的平均强度均显著增强,这可能是上述显著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台风大风 台风极端大风 OSAT
  • 简介:AM_L3.8earthquakeoccurredonFebruary23,2014inRongchangCounty,whichislocatedatthesouthernedgeoftheSichuanBasinintheborderareabetweenSichuanandChongqing.ThispaperpresentsresultsoffocalmechanismsolutionofthisearthquakeusingtheCAP(cutandpaste)methodbasedonbroadbandseismogramsrecordedbyregionalseismicstations.OurresultsshowthatthemomentmagnitudeisM_W3.09andfocaldepthis3km.ThehypocenterofthisearthquakeislocatedclosetoaburiedfaultintheLuoguangshananticline.Oilprospectinganddeepdrillingdataindicatethatthisburiedfaultisathrustfault,strikingSW230°,dippingNW45°,and1.7kmdeep.Therearesomeinjectionwellswithintheanticline,andsignificantinjection-inducedearthquakeswereobservedduringtheperiodsofinjectionofwastewaterintothedeepformationsthroughthosewells.ThebestdoublecouplesolutionoftheM_L3.8earthquakeis247°,48°and104°forstrike,dipandrate,respectively,foronenodalplane(and46°,44°and74°foranothernodalplane),whichisinagreementwiththegeometryoftheburiedfault.Therefore,weconcludethattheM_L3.8Rongchangearthquakeispossiblytheresultoffaultingalongtheburiedreversefaultinducedbywaterinjectionunderthecompressivestressregimeinthearea.

  • 标签: 震源机制解 8级地震 荣昌县 粘贴 剪切 逆冲断层
  • 简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写、2015年10月出版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兹将《古地理学报》2014年主要定量评价指标(表1)及地球科学综合类、地质学类和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中部分地质学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及其排序、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表2)列表如下。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和同行专家参阅。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地球科学 地学类 总被引频次 核心版 天然气工程
  • 简介:EarthquakesofM_S5.6andM_S6.1occurredinYingjiang,YunnanonMay24andMay30,2014respectively.Inthispaper,weusethewaveformdatarecordedbymobileseismicstations(KAC)whichweresetupinthesourceareaaftertheYingjiangMS5.6earthquakeonMay24,2014tostudytheshear-wavesplittingcharacteristicsofYingjiangM_S6.1earthquakesequencewiththeSAMmethod.Theresultshowsthatpredominantpolarizationoffastshear-wavesbeforetheM_S6.1earthquakeisconsistentwiththedirectionofregionalprincipalcompressivestress,andpredominantpolarizationoffastshear-wavesbeforetheM_S6.1earthquakeshowbetterconsistencyandsmallerdispersioncomparedtoaftertheM_S6.1earthquake,andtheremaybeadeflectionforthefastshearwavespredominantpolarizationbetweentheM_S6.1earthquakesequenceandforeshocksequence.Wefoundthatthetime-delaysgenerallyexhibitedalowerlevelbeforetheM_S6.1earthquakeandarelativelyhighervalueaftertheM_S6.1earthquake.

  • 标签: 剪切波分裂 地震序列 波形数据 应力方向 前震序列 延迟时间
  • 简介:2015年11月24日,市地热承扭的市科委2013年绿色通道项目—“地热、浅层地温能及再生水热能在建筑供暖制冷系统中集成应用的试验研究”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 标签: 绿色通道 科委 地热 集成应用 制冷系统 建筑供暖
  • 简介:炼油厂“分子管理”技术是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提出的一项突破传统的对石油馏分的粗放认知,从体现原油特征和价值的分子层次上深入认识和加工利用石油的先进技术,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管理技术 石油馏分 分子层 炼油厂 科技进展 国际石油公司
  • 简介:近年来,国外在钻头材料、设计、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不断,破岩效率不断提升,从而不断提高钻井效率,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井身质量和作业安全性。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多家公司的钻头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了钻头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技术创新 破岩效率 钻头 科技进展 石油 钻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