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参考了近年来有关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暴雨间相互作用的文献,主要论述了低空急流与中尺度暴雨、高低空急流耦合与中尺度暴雨之间的关系.指出暴雨的研究主要是使用滤波、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暴雨的诊断研究还是集中在垂直速度、水汽通量、辐合辐散等方面,有必要寻找并研究新的指数和物理量.

  • 标签: 次天气尺度 中尺度暴雨 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相邻桥梁净空尺度研究工作,受桥梁本身及航道条件的影响,除根据不同因素对净宽尺度进行计算外,还要对应邻近桥梁通航孔要求,必要时需加大跨径以满足通航条件。

  • 标签: 相邻水上过河建筑物 净空尺度
  • 简介:利用动能方程计算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以及非线性动能的作用,以分析1998年7月发生在武汉的1次强降水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在暴雨系统中,存在着天气尺度系统与次天气尺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天气尺度动能减小,次天气尺度动能增加,但天气尺度动能和次天气尺度动能不能直接进行转换,而必须通过不同尺度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实现.也就是说,对次天气尺度系统而言,天气尺度系统是动能源,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次天气尺度系统.

  • 标签: 滤波 诊断 动能方程 相互作用
  • 简介:1999年前汛期,我省多次遭受暴雨袭击,特别是6月12日到23日,闽北地区出现连续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局部县市还出现了特大暴雨。为了加深对这次暴雨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产生暴雨的中尺度天气系统,我们利用中尺度滤波方法,从实况形势场中滤出引起暴雨的中尺度天气系统,为暴雨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 标签: 中尺度天气系统 暴雨天气 滤波分析 连续性暴雨 闽北地区 特大暴雨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造成2016年6月1—2日重庆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MCS及内部2条β中尺度雨带的演变特征,并着重对比分析2条雨带锋区、锋生及不稳定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由MCS造成,其内部有南、北2条β中尺度雨带,分别位于MCS南、北两侧TBB梯度大值区;(2)北雨带位于低层锋区内,是一条与锋面近于平行的中尺度雨带,而南雨带位于锋区前缘的高湿区和高能区中,对流性降水更强;(3)锋生函数各项对南北雨带锋生贡献有显著不同,北雨带以水平运动作用锋生为主,而南雨带则以垂直运动作用锋生为主,南北雨带锋生各项这种差异,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4)南北雨带不稳定机制有显著不同,南雨带为对流性不稳定机制,北雨带沿着锋面有向冷区倾斜的斜升气流发展,为对称不稳定机制。

  • 标签: MCS β中尺度雨带 锋生 对流不稳定 对称不稳定
  • 简介:20世纪80-90年代,在哈萨克斯坦的阿利得的一个区进行了选择再度净化生活污水场地分布及管理污水径流方案的研究工作。方案的抉择在于,将传统上排向里海的再度净化生活污水在天然砂质储集层留矿回采,其目的——将来可能重复利用。

  • 标签: 质量传递过程 尺度效应 实验 生活污水 哈萨克斯坦 20世纪
  • 简介:1概况2007年6月18-22日,本人得到STATME(StabilityoftheAtmos-phereoverEurope)项目的资助,赴波兰罗兹大学参加“SummerSchoolonStatisticalDownscaling”培训。

  • 标签: 培训 波兰 降尺度 统计 OVER
  • 简介:本文针对熏烟扩散过程建立了粒子烟团轨迹模式,利用该模式成功地模拟日出后逆温层破坏的熏烟扩散过程和TIBL下的熏烟扩散过程,证实了所建模式在模拟熏烟扩散方面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揭示了两种熏烟扩散过程中的熏烟扩散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将粒子烟团轨迹模式和提供平均场和湍流场输入的三维非静力能量团合模式相联接,可以较好地预测城市逆温层破坏条件下和沿岸陆上TIBL中的熏烟扩散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 标签: 中尺度熏烟扩散 粒子烟团轨迹模式
  • 简介:尺度测站服务于国家多种科研和业务需求,因此和学术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术界可从更广泛的合作中实现共赢,但是通常是以与其他潜在伙伴不同的方式。获得充分资金支持的业务观测具有运行稳定、可靠、值得依赖的特点,但代价是弹性和适应性降低,

  • 标签: 中尺度 科研 观测 业务需求 资金支持 学术界
  • 简介:裂缝预测在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裂缝分成大(大于1/4波长)、中(1/4~1/100波长)、小(远小于1/100波长)三种尺度类型开展综合预测研究。基于多尺度岩石物理正演模拟技术,分析区分中等尺度裂缝的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敏感属性,结合地质、测井和地震属性大尺度裂缝预测方法和岩心薄片观测小尺度裂缝预测,形成了一套综合地质岩心信息、成像测井解释和地震信息的多尺度裂缝综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岩心裂缝描述和成像测井解释,分析得到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再通过应力场构造模拟,完成区域性大尺度裂缝发育控制因素研究。利用叠后几何类属性进行大尺度裂缝预测,结合叠前衰减属性进行中等尺度裂缝预测,以及岩性统计学反演和断层叠合结果,验证中等尺度裂缝与岩性、断层的对应关系,明确了中尺度裂缝成因。通过岩心电镜扫描,分析小裂缝发育状况,最后综合三类裂缝研究成果分析储层裂缝发育状况。通过对某实际工区灰岩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多尺度裂缝预测基础理论方法和多尺度裂缝预测技术流程,能够较好地解决裂缝预测的强非均质性、多尺度问题,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多信息裂缝多尺度预测技术能够实现裂缝性油气藏的储层描述和甜点预测。

  • 标签: 多尺度 裂缝预测 非均质 储层描述 甜点预测
  • 简介:通过对造成舟曲"8.8"暴雨的对流云团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010年8月7日20时700hPa上位于平凉—定西—甘南中部一线的切变线对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对流云团的形成、发展和维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流云系的发展、加强与2次对流云团的合并有密切关系;舟曲"8.8"暴雨是在对流云团减弱南移的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突发性特点;对流云团的移动除受高空引导气流的影响外,地形及由于地形原因形成的山谷风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山谷风形成的辐合为对流云团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能量。

  • 标签: 对流云团 暴雨 中尺度 特征
  • 简介:简要分析了由于柯氏力随纬度变化引起的β项对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影响。分大气长波、大尺度涡旋和行星尺度的大气运动三个部分来讨论

  • 标签: β项 能量频散 大尺度 大气运动
  • 简介:乡镇加密气象站是气象信息探测的精细化要求,也是气象服务的需求,特别是贵州喀斯特山区特殊地形更是不可忽视,因此,无论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建设的需要,还是本地区气象服务的需求,都应加大对乡镇加密气象站的建设和管理,而且应以自动站为主,人工站为辅。通过对加密区域气象站运行现状、资料应用服务效果等分析,提出了对策。

  • 标签: 气象监测 业务能力 中小尺度 气象服务 喀斯特山区 气象站
  • 简介:首先提出了空间数据尺度转换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总结归纳了常用的尺度转换方法;最后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给出了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精度损失。

  • 标签: GIS 尺度 尺度转换 精度
  • 简介:本文在分析卫星测高应用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反演大尺度海底地形的新思路,研究了匹配滤波法、垂线偏差剖面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提出了带约束的线性回归法和带约束的曲面拟合法,并且,根据我们在反演中的体会,指出了几点提高反演精度的途径。

  • 标签: 卫星测高 反演 海底地形 匹配滤波 海山海沟
  • 简介:本文分析了尺度在制图学中的含义,描述了在矢量电子地图中实现数量抽象和质量抽象多尺度表达的具体方法,并对质量抽象多尺度表达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电子地图 多尺度 数量 质量 制图学
  • 简介:关于台风倒槽暴雨过程及低空东南风急流的重要作用已有过许多研究。本文就影响江苏的4次诱生低压类台风倒槽暴雨过程,收集整理江、浙、皖、沪等省市共百余气象台站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降水自记记录,利用这些时空尺度较稠密的资料进行综合客观分析,追踪台风倒槽内东北风风速脉动现象的活动规律及其与中尺度雨团关系;采用50公里小网格计算各地面物理量场,分析风速脉动的中尺度物理特性;结合高空物理量值(格距150公里)剖析风速脉动的垂直厚度和空间结构,探讨风速脉动成因及对暴雨的激发作用。

  • 标签: 风速脉动 中尺度系统 物理量场 触发作用 中尺度雨团 辐合线
  • 简介:为了加强我国灾害天气的研究能力,提高中尺度动力分析及其雷达反演、同化技术水平,国家973“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和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8月13-17在北京联合举办“2005年度中尺度灾害天气夏季讲习班”张大林教授在讲习班上重点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中尺度研究中常用的位涡理论与平衡流理论、风暴动力学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进展。张福清博士重点讲解了中尺度重力波理论、中尺度系统的可预报性以及卡尔曼滤波与集合同化技术,他们讲解的内容对于提高我国年轻研究人员与业务人员利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与认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另外,来自美国强风暴实验室的张健博士与孙娟珍博士就多普勒雷达的最新反演理论与技术,利用雷达资料做强对流临近预报以及定量降水估测等方面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这些新技术也是国内十分关注的应用技术,对提高我国新一代雷达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员普遍认为:这次讲习班的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提高年轻气象工作者的科研和业务水平十分有益。讲习班260多名学员来自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及中国气象局直属30多个单位。

  • 标签: 中尺度对流系统 灾害天气 讲习班 夏季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普勒雷达
  • 简介:1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由于能够提供给政策制定者和有关部门与单位近期的气候变化预测,作为经济规划和社会生活安排等的参考,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10年气候预测是气候科学中一个新的领域,一般预测方法采用:一是统计预测方法,根据前期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关系,计算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二是动力模式预测方法,利用全球或区域气候模式,在一定初边条件和外强迫作用下,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三是动力加统计的预测方法,利用气候模式预测结果,参考统计方法建立的关系进行订正,预测未来10年的气候变化。

  • 标签: 气候预测 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外强迫 区域气候模式 动力模式
  • 简介:基于中尺度站资料的气候监测业务系统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气候监测评价系统、气象灾害分析评价系统、气候分析评价系统所构成,具有数据处理、灾害监测、诊断分析、图形制作、分析产品自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用了全省密布的中尺度站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进行开发,其工作流程符合省级气候业务和决策服务的需要,在实际业务中对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等进行监测,监测时空精度及实时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中尺度 气候监测 业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