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前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前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是把反射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与传统时空域地震处理相比,能更精细地表现反射波的自然特征,从而为利用前信息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 标签: AVO AVA反演 沿层处理 保持振幅
  • 简介:自从Kalkowsky在1908年构筑了层石的术语之后,层石一直是地质学家采用不同方法研究和思考的主题,而且一直被当作证明地球早期生命历史的代表物而得到深入调查。层石确实为地球早期生命历史提供了间接而且复杂的证据,所以,现代层石确实代表着明显的生物信号而成为研究的焦点。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现代层石的多样化构成,确实表明了蓝细菌生物席建造了层石,而且进一步表明了微生物席转化成层石不是一个直接的作用过程。那些反映现代层石多样化构成的典型实例包括:(1)南极Untersee地区的湖泊相锥状泥质层石;(2)新西兰North群岛被称为煎锅湖的热水湖泊中以及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热泉中的硅质层石;(3)巴哈马台地、澳大利亚鲨鱼湾以及巴西东南部海湾碳酸盐沉积物构成的层石。由于蓝细菌微生物席是否代表了古代层石的形态学前体总是存在争议,而且在生命的图像中层石一直是一个迷惑的关键片段,因此,现代层石的多样化构成,将成为认识古代层石形成的关键和窗口。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追踪和总结现代层石的多样化构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沉积作用和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丰富而复杂的信息,将不但丰富微生物沉积学的研究内容,还将拓宽沉积相分析的基本内容,对深入了解层石复杂的沉积学特征和生物学属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标签: 蓝细菌生物席 多样化构成 现代叠层石 研究进展
  • 简介:盆地地质区经历了被动陆缘(850~310Ma)、大陆碰撞(310~265Ma)、二盆地发育(265~230Ma)、稳定台地(230~80Ma)、拉腊米构造运动(80~50Ma)、火山活动(50—30Ma)和盆山构造作用(24~OMa)等构造演化阶段。其中从寒武纪到密西西比纪的被动陆缘阶段、从早宾夕法尼亚世到早二世的大陆碰撞阶段和二纪盆地发育阶段是二盆地地质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 标签: 盆地构造演化 简史 被动陆缘 盆地地质 大陆碰撞 演化阶段
  • 简介:用不同地球化学替代指标(Al,Ba,Cu,Zn)对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纪—三纪之交古生产力进行估算表明: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纪—三纪之交的古生产力(0.31gC/m2d)与美国二纪含磷组黑色页岩的古生产力(1.40gC/m2d)、华南巢湖大隆组古生产力(1.48gC/m2d)相比总体偏低,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可以分为4个演化阶段:波动期、衰退期、繁盛期和爆发期。生产力的演化与火山物质的注入有很好的相关性,火山作用可以促使初级生产力的繁盛。通过不同指标对比发现:生物成因Al受岩性影响比较大,陆源物质含量超过63%时不能用来指示古生产力的变化;Ba用作古生产力指标时受岩性影响不大,但在还原条件下易于流失而导致生物成因Ba(Baxs)值失真。Cu和Zn是相对稳定的古生产力估算替代指标。

  • 标签: 地球化学方法 广西扶绥 东攀剖面 古生产力指标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
  • 简介:层石是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的一种层状生物沉积构造,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沉积岩中都有分布.层石研究因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应用价值而备受地质学家关注.虽然层石不是实体化石,无所谓演化或进化问题,但它却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进化一样,随时间和地球环境的变革而发生丰度和分异度上的变化.现在已知地质历史中共发生了5次重要的层石衰减事件,分别为2000Ma,1450Ma,1000Ma,675Ma,460Ma.对这种地质事件的解释主要有后生动物竞争和沉积环境变革两种解释.综合来看,层石衰减是全球大环境和整个生物圈大变革的必然结果.

  • 标签: 叠层石衰减 机制 后生动物竞争 环境因素
  • 简介: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软件“STseis前成像系统”偏移速度分析技术,包括叠前偏移剩余曲率分析技术和叠前偏移速度扫描技术。这些偏移速度分析技术与STseis成像系统中相关的前时间偏移和前深度偏移模块相配套,可以为前时间偏移和前深度偏移提供更精确的成像速度。

  • 标签: 自主研发 剩余曲率 速度扫描 成像系统 偏移速度
  • 简介:随着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时间偏移越来越普及,并成为一个普通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传统的前时间偏移公式都是基于水平层状模型的假设推导而来,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介质中不能够达到理想的聚焦效果。本文基于李代数积分方程以及拟微分算子等理论介绍了非对称走时公式,计算公式中由于包含有速度横向导数项,在横向速度变化大的介质中,也能有较高的聚焦效果,而且也为走时计算提供了精确的相对振幅保持权系数。本文从非对称走时概念出发,分析非对称走时原理,通过实例介绍其应用,使之能更好的为石油勘探事业服务。

  • 标签: 叠前偏移 非对称走时 偏移算法
  • 简介:前弹性波阻抗反演(EI)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内地震反演研究的主流。在简要讨论EI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模型的EI反演方法和EI的工作内容,以实例分别介绍当前国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应用EI技术对油气储层进行岩性识别和流体预测的应用效果,概述了EI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EI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

  • 标签: 反演 弹性波阻抗 AVO 岩性识别 流体预测
  • 简介:基于数学检波器和等时叠加原理,实现了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前正演模拟。该方法采用虚拟的数学检波器接收地下反射地震信号,可灵活地将接收点布置在地表的任何地方,从而满足地表起伏的要求。此外,根据等时叠加原理,该方法采用单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和成像,计算简单、快速。通过复杂正断层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共炮地震记录;采用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深度偏移方法对该共炮记录进行了前深度偏移,实现了地震波的偏移归位。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前正演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数学检波器 等时叠加原理 地震叠前正演 起伏地形 单程波动方程
  • 简介: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二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的主要研究进展:(1)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于一259Ma,持续时间小于1Ma,是地幔柱头熔融的产物;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为多阶段喷发(~300,~290,280Ma),持续时间超过20Ma,是孕育地幔柱活动的产物。(2)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发现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上下地壳界面“消失”、下地壳增厚且具高波速特征、岩石圈地幔减薄,是地幔柱熔融产物在地壳不同深度底侵和内侵的结果。(3)完善了大火成岩省岩浆矿床的形成机理,构建了地幔柱成矿系统的基本框架,提出地幔柱结构、岩浆源区特征、结晶分异过程、硫化物饱和、地壳混染和岩浆侵位过程等是地幔柱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4)从相对和绝对时间角度确证了西伯利亚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别对应于二纪末(PTB)和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界线(GLB)生物灭绝事件;重建了华南二一三叠纪海水温度和pH值的演变历史,使甄别二纪朱生物大灭绝的直接诱因成为可能。

  • 标签: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二叠纪 成矿系统 生物灭绝
  • 简介:在复杂地表条件的区域,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虽然可以通过静校正来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然而当地表高程以及近地表速度剧烈变化时,简单的垂直时移对地震波场造成的畸变会严重降低偏移成像的质量。基于射线的偏移方法可以直接在起伏地表面进行波场的延拓成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高斯波束前深度偏移进行研究,对倾斜叠加公式进行修改,使之包含地表高程以及速度的信息,通过直接在复杂地表面进行平面波的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更高成像精度的改进方法。首先简单介绍常规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复杂地表条件下高斯波束偏移原有的实现方法以及本文的改进方法,最后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复杂地表 局部平面波 高斯波束偏移
  • 简介:锥构造是纤维状矿物呈锥状嵌套分布的一类特殊沉积构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但中国对于锥构造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程度较低。文中详细总结了锥构造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笔者于新疆托克逊凹陷、准噶尔盆地东部以及哈密盆地3处新发现的锥构造。锥构造的发育层系广泛,二纪末—三纪初以及三纪末—侏罗纪初发现的锥占绝大多数,揭示其可能与生物大灭绝有关;锥构造的形成环境较广,不能简单地将锥构造作为湖泊相或海相等的相标志。对新发现的锥构造初步分析后认为,锥构造为与生物(化学)作用有关的原生沉积构造,但对锥构造成因机制的深层次研究还需建立在锥构造纤维状矿物生长习性及其与形成环境和发育层系的耦合关系研究之上。

  • 标签: 叠锥构造 形态学 成因机制 地质意义
  • 简介:建筑用地界桩拨定(简称拨地)的测量工作,俗称定桩样,是城市规划测量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城市建设各项规划具体实施和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的必要依据,因而定桩必须依据一定的条件,即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已定的规划道路位置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布局以及用地单位的用途、权属、经主管部门审批确定的,通常情况下,建筑用地的界桩具有一定的几何图形,

  • 标签: 放样 城市规划 建筑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 测量工作
  • 简介:1引言紫菜质嫩叶美,营养丰富,它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珍贵食品。据我县县志记载,在宋朝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九年)紫菜就被列为贡品。坛紫菜是我省的主要名贵品种,我县得天独厚,四周环海,潮流畅通,风浪较大,十分宜于养殖坛紫菜,浅海滩涂人工养殖面积多年来都在近万亩,几乎占全省沿海可供养殖紫菜滩涂面积的十分之一。

  • 标签: 坛紫菜 气象服务 养殖面积 苗期 浅海滩涂 营养丰富
  • 简介:【摘要】屏风一般在室内起到功能分区、遮隐、挡风、美化、协调及主装饰墙等作用。具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功能,是设计常采用的灵活空间、装饰和设计的亮点元素。设计师在超大空间采作“俄罗斯方块”亚克力板块垒设计的屏风隔断,设计构思新颖,创意独特,是步入酒店、办公楼大堂空间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写作。本文将对超“俄罗斯方块”亚克力板块垒超高屏风的承载受力,安装结构、装配工艺进行了详尽分析,框架组合钢立柱和横向钢横梁均匀划分为多个区域结构稳固安全,区域双层亚克力板垒密封形成箱体,内嵌俄罗斯方块造型亚克力小插片而形成的立体结构,使装饰效果立体艺术化,实现立体亚克力屏风超高装配化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达到绿色施工标准。

  • 标签: “俄罗斯方块” 垒叠 超高屏风 装配化 新技术
  • 简介:在做地震资料前处理时,由于处理人员对复杂构造带的构造形态掌握较少,加之复杂构造带的各种波(如:反射、绕射、回转、断面波等)的相互干涉,使成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且质量也不高,从而给地震资料的解释也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此,本文推出了利用模型研究和反偏移技术相结合改善地震资料前处理的方法,即把基于不同模型的反偏移结果与不同参数的叠加剖面相比较,不断对二者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合理的构造模型用于指导地震资料的前处理和解释工作.目前,该方法在四川南门场地区的实际应用早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地震资料 复杂构造 叠前处理 模型 反偏移技术
  • 简介:前时间偏移被普遍用于3D地震数据处理。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不同的观测系统会影响其成像的效果。本文对正交与斜交(宽、窄排列片)观测系统和正交与面元细分的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

  • 标签: 叠前时间偏移 3D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 简介:作者基于数学检波器和等时叠加原理,实现了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前正演模拟。该方法采用虚拟的数学检波器接收地下的反射地震信号,灵活地将接收点布置在地表的任何地方,从而满足地表起伏的要求。此外,根据等时叠加原理,该方法采用单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和成像,计算简单快速。通过复杂正断层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共炮集地震记录,并采用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深度偏移方法对该共炮集地震记录进行了前深度偏移,较好地实现了地震波的偏移归位,从而证明了这里提出的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前正演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 标签: 数学检波器 等时叠加原理 地震叠前正演 起伏地形 单程波动方程
  • 简介:利用单程波动方程炮道集前深度偏移方法,建立了相关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在研究地震资料海量数据管理特点和波场外推算子并行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研究了大规模地震数据并行计算的断点恢复技术,实现了软件级的断点恢复策略。应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地震前成像软件系统对胜利油田BS6探区160km2的三维实际资料进行的生产性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叠前深度偏移 单程波动方程 负载平衡 并行算法 断点恢复 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