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3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中国气象局视察,在局长郑国光等领导陪同下,汪洋副总理一行视察了气科院大气成分研究所,院长端义宏主持了接待。汪洋副总理就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大气成分监测和预测预报等科学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

  • 标签: 国务院副总理 消息 大气成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 科研人员
  • 简介:应用ROMS数值模式配置基本实验模拟了2004年到2006年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海平面年较差从中国沿岸到黑潮路径逐渐变小。将数值模式的风应力项去掉,配置对比实验。与基本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比实验海平面仍然具有季节变化,但是闽浙沿岸和苏北沿岸海平面春夏季异常偏低、秋冬季异常偏高现象消失,中国沿岸向太平洋的海平面变化减弱。春季和秋季,渤、黄海和黑潮附近海平面异于东海的现象减弱。对比实验海平面的年较差的数值明显减小,从近岸向黑潮海平面年较差渐变的过程消失。整个渤黄海的海平面年较差近似。对比实验海平面年较差占基本实验海平面年较差比率从近岸向黑潮路径逐渐增大。

  • 标签: 海平面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海上风
  • 简介:《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国际会议和学术动态,以及中国气象局及相关研究单位与其他国家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及科技交流等情况。欢迎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业务、管理和教学人员投稿,来稿请注明动态投稿。本刊不收版面费并酌致稿酬。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科技合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世界气象组织 征稿 业务发展
  • 简介:2010年11月q011年10月,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区江滨公园内番石榴、南洋杉和黄花槐3种人工林的凋落物动态及其归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石榴、南洋杉凋落物量在4月和9月出现凋落高峰,而黄花槐凋落物量在4月和8月出现凋落高峰;亚热带城市森林凋落高峰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人为因子共同影响;黄花槐、番石榴和南洋杉年凋落物量分别为6030.11±422.17、9701.21±657.30和8662.58±291.12kg·hm^-2·a^-1,黄花槐、番石榴和南洋杉凋落物碳含量在40.9—41.5%,凋落物c归还量分别为2466.31±175.20、4026.00±270.81和3568.98±119.07kg·hm^-2;树种和林分密度是各林分凋落物年归还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单株凋落物年归还量主要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 标签: 亚热带 城市森林 凋落物 季节动态
  • 简介:指出生态补偿标准的关键或实质是空间选择与分配问题,并根据国内生态补偿项目运行的独特环境,围绕补偿效益这一内在目标,分析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分配的重要性;论述与比较了国际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动向;结合一个生态公益林补偿配置的研究框架,指出了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空间优化配置的解决方向.

  • 标签: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空间配置 生态公益林
  • 简介:对能源行业而言,页岩气藏已成为最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不过由于页岩本身很复杂,再加上到目前为止页岩气井的生产历史都还较短,使得对这类气藏产量的预测很困难,这一问题在页岩气井生产的早期尤其明显。为了能用于页岩气藏的储量估算和产量预测,我们对阿普斯双曲线方程进行了修改。尽管阿普斯方程因其简便和易操作而在大多数情形下用起来很便捷,但这种方法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其假设条件是边界主导的流动(boundary-dominatedflow),而且井底流动压力、泄油面积、渗透率和表皮因子都是常数]。通过利用产量不稳定分析(RTA)理论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建立解析模型,用于页岩气藏的产量和采收率的预测。由于基于RAT的模型不会受到阿普斯方程法的很多假设条件的限制,相较于利用修改后的阿普斯双曲线方程得到的产量递减曲线而言,这些模型得到的结果更精确。本文介绍了一个实用的RTA操作流程,用来确定发育多裂缝的水平页岩气井的关键生产动态参数。这是一种确定性的方法,可用于页岩气井长期生产动态的预测。该方法较阿普斯方程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同的经营策略下进行产量预测。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对不同完井设计方案和作业情景(如压缩装置安装延迟)下的生产和经济影响进行研究。我们利用马塞勒斯页岩区带150多口井的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与利用递减分析和油藏模拟得到的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本文还介绍了这种方法在马塞勒斯页岩区带的应用实例,通过这些实例来说明其工作流程和结果。

  • 标签: 产量预测 生产动态 稳定分析法 页岩 利用 双曲线方程
  • 简介: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闽侯县是福州城市扩展的重点区域,亦是福建省会福州生态安全的关键保障区域.本研究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TOPSIS法”(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评价闽侯县2005-2010年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闽侯县生态安全平均水平处于预警状态,闽侯县亟待改变区域发展模式,增强内涵发展刻不容缓;研究发现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为生态压力-状态-响应的综合作用,生态系统状态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而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对生态安全水平起着系统动态调节作用.

  • 标签: PSR模型 TOPSIS法 生态安全评价 闽侯县
  • 简介:文中利用4个不同类型页岩气藏中17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评价了3个页岩气生产模型。非常规天然气藏的产量在持续增长。虽然已有文献公开介绍过很多页岩气生产模型,但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哪一种模型更适合于预测页岩气产量。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3个模型,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其进行了评价。这些生产数据来自巴奈特页岩、伍德福德页岩、费耶特韦尔页岩和海因斯韦尔页岩的17口页岩气井。在这17口页岩气井中,既有干气井也有湿气井,它们的生产历史都在3—8年之间,最高月度产量介于15~160百万立方英尺之间。这17口井中有14口水平井和3口直井。本次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页岩气模型的筛选。

  • 标签: 动态模型 生产模型 数据评价 页岩气 气藏开采 利用
  • 简介:为了解不同红树植物光合作用的季节动态差异,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福建省漳江口秋茄(Kandeliacandel)、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和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4种红树在自然生境中的光合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4种红树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光能利用率除白骨壤从春到冬依次降低外,其他3种红树也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树种之间,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能利用率四季都为木榄最低。4种红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都为夏季最低,除白骨壤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春季最高,其他3种红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都为冬季最高;春季和冬季秋茄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夏季和秋季木榄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②在不同季节树种净光合速率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关系不同。春季,光强、胞间CO2含量为4种红树共同的主要影响因子,夏季为光强、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秋季为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冬季为蒸腾速率。③各树种叶绿素季节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但是树种各自及种间不同季节叶绿素的含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光合能力的差异。

  • 标签: 秋茄 白骨壤 桐花树 木榄 光合季节动态
  • 简介:对于全世界来说,2012年是艰苦的一年,而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担心玛雅历法中的世界末日所致。事实上,这是到处充斥着极端天气的一年:在美国遇到了干旱和热浪;在英国出现了破纪录的降雨;而罕见的大雨袭击了肯尼亚、索马里、日本和澳大利亚;西班牙发生了干旱;中国则遭遇了洪水;当然人们也忘不了超级飓风桑迪。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极端天气 极端事件 科技动态 风险 人类
  • 简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常规稻为参照对象,研究福州平原地区目前正在广泛推广的超级稻稻田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期,其CH4排放量分别占常规稻和超级稻稻田总排放量的76.7%和64.1%;常规稻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0.09~16.90mg/(m2·h),超级稻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0.11~14.30mg/(m·2h);在整个水稻种植期,超级稻稻田平均CH4排放通量比常规稻稻田约减少3.6%;常规稻稻田的平均N2O通量为7.7μg/(m·2h),超级稻稻田的平均N2O通量为18.0μg/(m·2h);水稻成熟期常规稻和超级稻稻田的N2O通量占总通量的50%以上,分别达到了55.7%和66.9%。从综合温室效应看,常规稻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为2264.5kg/hm2CO2,超级稻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为1977.04kg/hm2CO2,超级稻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比常规稻稻田低12.7%。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种植超级稻可以降低稻田的综合温室效应,并提高水稻产量。

  • 标签: 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综合温室效应 福州平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美洲巨大的页岩油气储量评估结果使其成为当下油气业界的热点。页岩油气藏具有超低的渗透率,而且其开发很复杂,因而被归入非常规油气藏的范畴。这意味着,要开发页岩油气资源,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采取更特殊的方法。采用水平钻井和实施大规模水力压裂来改善页岩油气藏的渗透率是当下页岩油气藏开发最常用的做法。本文描述了分析具有多条横向水力压裂裂缝的页岩气水平井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研究井位于马塞勒斯页岩层带。文中考虑了四种不同的情景。第一种情景假设井内流体为内部线性瞬变流(internallineartransientflow),要求的措施改造的储层体积(SRV)和泄气面积比较大,并探讨了这种假设的意义。在其他三种情景下,假定研究井在其生产过程的某个时刻出现从内部线性瞬变流动向内部衰竭式流动(depletionflow)的转变。分析页岩气井开采动态的关键之一是准确地确定这个转变时间,这会影响到储量评价和未来开发方案的制定。通常,与较晚的转变时间相比,早期转变意味着更高的储层渗透率和更小的有效裂缝面积。另外,由于储层渗透率估算值较高,来自SRV外部的流体贡献因此更加重要。本文逐个详细分析了不同的情景,展示了多种解释对井的整个生产动态的意义。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来自SRV外部的(即外部储层体积-XRV)流体这一经常被忽略的问题。选择正确的情景和确定内部线性瞬变流转变成内部衰竭式流动的时间非常关键。本文对关键参数如当前井内流态、井进入衰竭式流动的时间、可用泄气面积、XRV和SRV大小等对井生产动态分析、储层评价和页岩气开发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生产动态分析 非常规井 解析解法 岩层 非常规油气藏 多重解
  • 简介:从人工湿地的组成——基质、植物、水流方式,阐述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并综合国内外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对其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人工湿地结构组成因素的选择及确定方法。综述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的出现和发展为净化污水提供了一种生态思路,是未来水处理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目前人工湿地的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如何进一步改进人工湿地结构组成成分、优化设计方案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人工湿地设计 基质 植物 水流方式
  • 简介:征地红线图和实物指标调查是实物调查的基础,也是各类决策的重要依据。实物调查本身就是具有空间属性的,其工作内容和地理信息之阀关系非常密切。在引江济汉工程中,为了对征地红线图和实物指标调查属性进行一体化管理,建立基于GIS的移民信息系统十分必要,将极大地提高移民拆迁安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GIS 实物调查 信息系统 引江济汉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