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概述了1992-1994年全球光学仪器获得的测量资料,其中包括每架仪器的观测组数和测时、测精度,并且给出了按仪器类型统计的观测组数及测时、测精度。

  • 标签: 地球自转 测时 纬度测定 光学时纬仪器 观测资料
  • 简介:本工作对我国六架经典仪器1986-1991年的时观测进行分析,得到它们相对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系统的“O-C”序列;由“O-C”序列研究它们的周年和半年变化特点并用它们的剩余误差研究了“异常”变化与台站附近发生的地震之间的可能关系。

  • 标签: 时纬观测 异常变化 地震 地球自转 剩余误差 纬度观测序列
  • 简介: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长征途中,广大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普遍开展兴修水利、建库造坝、平整土地的群众运动。这样,不仅对一般性的大地测量仪器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而且还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坚固耐用。在矿山建设和一般工程的施工中,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浙江平阳光学仪器厂克服了厂小条件差、设符缺乏又简陋等同难,试制成ZS-10型自动安平水准仪。

  • 标签: 自动安平水准仪 光学仪器厂 试制 农田基本建设 大地测量仪器 兴修水利
  • 简介:在文献[1],[2]中,我们已经推得云南天文台低子午环观测的星径曲率改正公式。本文以定性方法论述和分析了昨径曲率改正,与以前的有关文章相比,我们对星径曲率改正的部分计算作了校正,为便于进行定性分析,本文给出了对应于云南天文台地理位置的星径曲率计算公式的特性曲线图,最后,我们认为:文中给出的星径曲率改正公式对观测天顶距大于25°的天体是比较有效的,在编制低子午环观测纲要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

  • 标签: 仪器误差 光子计数器 电子耦合器件 低纬子午环 星径曲率
  • 简介:引言气象仪器管理是地(市)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让各台站及时、合理地使用好各类地面气象仪器,管理人员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一系列的登记,统计、查找、调蹩等工作。为了减轻这一工作的压力,提高业务质量,我们建立了气象仪器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共有九个使用功能(见图1)提供给用户。这些功能明显减轻了仪器管理工作的压力,提高了业务管理质量。该系统在汉化FOXBASE下运行,操作由逐级菜单引入,所有提示均有中文显示。

  • 标签: 气象仪器 数据库 管理系统 仪器管理 仪器使用 FOXBASE
  • 简介:利用太平洋区域近300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观测资料,初步揭示了赤道带(10°N-10°S)和高带(30°N-50°N,30°S-50°S)的两个纬度带内平均海平面的年际变化与地球自转际变化之间的关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加速时,太平注赤道带平均海平面上升,高带平均海平面下降;地球自转减速时,太平洋高带平均海平面上升,赤道带平均海平面则下降,据此,我们指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海平面向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年际变化 验潮站 纬向变化
  • 简介:在对云南2001年5月31日~6月2日的强降水过程较为真实模拟的基础上,对云南特有的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河河谷的喇叭口地形结构对此次云南强降水的落区和降水强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变近地层气流的走向,而且对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改变云南南部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气流走向和水汽分布也都有影响,但相对而言不如红河河谷的作用显著;而降低云南东北部地形,则使云南北部的近地层气流辐合线发生变化,它主要对此次云南北部地区的降水产生影响,但对该地区水汽输送影响不大。

  • 标签: 低纬高原地形 强降水 数值模拟 对比试验
  • 简介:在研究水云的微物理性质与光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用于长波区域窄带和宽带水云光学性质计算的参数化方案,研究了应用不同的水云光学性质参数化方案和不同的宽带数目对云辐射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云滴的散射作用对有云大气中长波辐射通量和冷却率的影响.

  • 标签: 水云 长波辐射 光学性质 参数化 气候模式 散射作用
  • 简介:利用傅里叶谱分析、数字滤波器、小波变换分析对重新处理的1899.7至1992.0年相对于H37参老系的最新均匀极坐标序列Pole37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Chandler摆动的谱结构在不同的历元处是不同的,在1930年前后的时段确实存在“双峰”结构。在1930年以后Chandler摆动为稳定的单峰,其振幅是随时间变化的。从“双峰”到单峰是一个平衡的“演化”过程。(2)极移的财年振荡的周期、振幅是较稳定的;(3)从资料是到极移的Markowitz项不像一个随机运动,而是一个周期为近30年、振幅为25mas左右的天平动。(4)极移的线性漂移速率在Y分量上比较明显。其X分量为1.6mas/a,Y分量为.4mas/a,速度方向为西经64°.8,速度大小为3.75mas/a。

  • 标签: 钱德勒摆动 资料处理 频谱分析 傅利叶分析 小波变换分析
  • 简介:自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年半未发生Ms≥7.0级地震。另外,自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发生6.5地震以来,上述地区已有15个月未发生Ms≥6.0级地震。多数学者认为,6级地震长时间的缺失,意味着我国大陆地区7级地震的迫近。在这一活跃期内。下一个7级强震究竟发生在何处?

  • 标签: LATITUDE migrating SEISMICITY Aerjin FAULT zone
  • 简介:欧亚中高地区的积雪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但是观测台站稀疏且记录只到1996年,导致积雪观测资料严重缺乏。基于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3套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NCAR-20thcenturyreanalys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日本气象厅(JMA)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JRA-55),利用前苏联站点观测的雪深资料评估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大陆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套再分析资料对积雪的时空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其中,尤以JRA-55再分析资料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能较好揭示欧亚中高雪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雪深的长期变化趋势。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亚雪深与169站观测有90%吻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有76%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只有一半。区域尺度上,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洲、西伯利亚南部雪深在1961~1990年的变化与观测是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0.87,而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仅有0.77、0.32。长时间序列的雪深资料(JRA-55)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1960年代积雪偏少;1970年代偏多;从1980年代开始呈现减少趋势,持续至20世纪末,并且积雪的减少是高纬度积雪变化造成的。

  • 标签: 欧亚中高纬 再分析资料 雪深变化 适用性评估 年代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