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10月24-28日,在美国丹佛召开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开放科学会议(OpenScienceConference)。WCRP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主办。注册参会代表1990余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专家20多位。大

  • 标签: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学会 世界气象组织 WCRP 委员会 海洋学
  • 简介:摘要:我国宗教历史悠长,宗教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团结友好地相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其发展,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某些时期出现一些问题;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一些大学生对宗教没有科学的认知,这就需要高校重视现在大学生的宗教教育,同时给出了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宗教信仰 大学生的认知 影响 高校应对措施
  • 简介:传统的东、西半球版的多圆锥投影世界地图(经线世界地图),在表示世界海陆分布的格局和世界大洲、大洋等巨大的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两极地区的变形过大和北冰洋不能完整表示也是缺陷。郝晓光首创的纬线世界地图(即南、北半球版世界地图)采用的地图投影,把南、北极置于投影的中心位置,能使南极洲和北冰洋及其周边大陆变形很小和完整表示。纬线世界地图的优点弥补了经线世界地图的缺陷。从地图投影拓扑结构出发,通过引入中央经线对称型曲经线族、闭曲线、邻域、环极纬线族等概念,分析和阐释了经线和纬线世界地图投影的经纬网结构特点,给出了系列世界地图投影的数学模型。

  • 标签: 拓扑变换 地图投影 竖版地图 环极纬线族 经纬网 数学模型
  • 简介: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首批28处世界地质公园,我国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嵩山等八家地质公园名列其中。其中黄山成为全球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同三顶桂冠的世界名山。举世闻名的风景名山黄山是地质作用造化而形成的奇山,是独特的地质遗迹,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建立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使人们在游览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了解黄山的形成和演化,增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探索精神,淡化地质现象的神

  • 标签: 地质公园 黄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也质作用
  • 简介: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将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对小岩湾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5739.81hm2总生态足迹中,旅游交通足迹所占的比例最大,旅游餐饮足迹次之,旅游购物足迹和旅游休闲足迹可以忽略不计。整个景区的生态赤字为4020.13hm2,合理使用生态资源,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旅游生态足迹 世界地质公园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世界186个著名大油田(发现于1981年以前且储量大于5亿桶)的总可采石油储量(油田规模)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油田的规模一般都随时间而增大。油田规模的这种分析采取了整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其分组分为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国家两个组。

  • 标签: 储量增长 大油田 世界 石油储量 欧佩克 加拿大
  • 简介:在这份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中,阐述了发展的三个特征:密度、距离和分割。报告认为,为应对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必须重新塑造经济地理的特征,而他们恰恰代表了那些特征。

  • 标签: 世界银行 经济地理 距离和 密度 分割 特征
  • 简介:闽东南地区的宗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朱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许多事实表明,旅游业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闽东南地区在这方面也具...

  • 标签: 宗教旅游 闽东南地区 改革开放前沿 地区经济 清水岩 开发利用
  • 简介:摘 要:本文对军队院校教研保障队伍建设进行概述,分析新体制下教研保障队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据,提出加强军队院校教研保障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为新体制下军队院校教研保障队伍建设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 标签: 军队院校 教研保障 队伍建设
  • 简介: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天然气工业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的1/2石油的2/3,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煤气热值为3000多大卡,而天然气热值高达8500大卡,可见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

  • 标签: 天然气工业 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 能源结构
  • 简介:[摘要] 澜沧县第四民族中学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若采用传统结构抗震增强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刚度、强度、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难以控制结构位移,会产生较大结构损害,,且会造成构件截面过大,故采用隔震技术。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的隔震装置,能够使结构在基础面上柔性滑动,从而使得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得到加长,进而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将地面震动隔开,有效降低结构的加速度反应,确保结构安全,设计中使用了PKPM软件进行上部结构设计采用ETABS软件进行隔震结构时程分析,得到了水平向减震系数,并进行地震下验算。通过隔震方案与非隔震方案的直接建设费用对比,对隔震方案的经济性做了简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隔震设计后的结构构件截面相对减小,增加了学校使用面积,建筑布局更加灵活,减小了上部结构的设计难度,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工程造价。

  • 标签: [] 9度抗震 隔震技术 延长自振周期 低配筋率 节约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