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复合膨胀型阻燃2,6,7-(三氧杂-1-氧代-1-磷杂双环[2.2.21辛烷-4-亚甲基)一二(4-.氨基苯基磷酸酯)(PDAP),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其作为活性阻燃在挠性覆铜板(FCCL)的应用,对比实验证实其比传统的改性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其剥离强度达到1.8N/cm。

  • 标签: 磷-氮复合膨胀型活性合成挠性覆铜板
  • 简介:溶剂回收生产中使用活性炭纤维做吸附与传统的用活性炭做吸附相比较,由于其特殊结构和在溶剂回收生产中显示出来的特殊效能,在微孔中扩散快,吸附也快,吸附容量大,解吸也快,基本上不留存残余容量,能保证清洁生产且极大地节约了水、电、汽消耗,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其投资,设计建设的新厂多选用活性炭纤维,一些原使用活性炭做吸附的老厂也存在改用活性炭纤维做吸附的趋势。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活性炭 溶剂回收 吸附率 残余容量 节约能源
  • 简介:为了确定浸矿菌耐氟的机制,在氟化物存在的条件下,驯化铀矿浸出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研究溶液中含不同氟浓度、不同pH值时铀矿浸出菌的活性变化,以及有无蛋白酶K处理时铀矿浸出菌细胞内氟浓度的变化情况。采用铂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测量氧化还原电位,以作为细菌不同活性的参照指标,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细胞内的氟浓度。结果表明,真正影响铀矿浸出菌活性的是HF,溶液pH值增加以及溶液中与氟有较强络合能力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也会引起耐氟菌假象的出现。浸矿菌的耐氟能力可能与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密切相关。

  • 标签: 氟毒性 生物浸出 铀矿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 简介:采用吸附饱和EDTA的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的粒子电极,多次使用后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其再生。通过对吸附饱和EDTA的活性炭和多次电解使用后的活性炭的红外光谱谱图的分析得出,EDTA被活性炭吸附后产生甘氨酸H2NCH2COOH,通过N—H键生成一种永久性占据活性活性点的非催化活性缔合物,导致其催化活性消失,降解效率下降。采用电解方法使活性炭再生,得出活性炭的最佳活化条件为:电流100~300mA,溶液电导率1.39mS/cm,pH值6.0~8.0,电解1h可以使活性炭恢复活性,电解后有机物的残余TOC浓度低于10mg/L(初始浓度为200mg/L)。

  • 标签: 活性炭 电化学再生 三维电极 EDTA
  • 简介:使用氯化锌和精氨酸作为反应物,通过简单的微波水热技术制备花状纳米氧化锌。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进行晶体结构和形貌的表征。通过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对纳米氧化锌的光学性能进行研究,证实了合成物为高结晶度的纳米氧化锌。在紫外光辐射下,合成的ZnO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有较好的效果,紫外光催化2h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5.60%。ZnO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可以描叙为一级动力学反应,降解速率常数在1.0675~1.6275h-1的范围中,这与所合成的ZnO形貌有关。

  • 标签: 纳米ZNO 微波水热法 光致发光 光降解
  • 简介:近来,研究黄金触媒的热潮使研究人员对于在黄金里加入其它金属的效果也产生了兴趣。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黄金与铂族金属的组合在一系列的反应中都表现出比单独的黄金或铂族金属更多的优越性,从而具备了工业应用的潜在可能。这些发现有望被运用在化学处理、污染控制和燃料电池领域。本文叙述了一系列借助铂族金属和黄金组合优势的催化工艺,并重点讲述了近期会议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报告。

  • 标签: 铂族金属 金属体系 触媒 黄金组合 活性 混合
  • 简介:采用加压浸出从钼钴废催化中分离钼,在原料摩尔比Na2CO3/Mo=1.3,浸出温度150℃的条件下,钼的浸出率达90%.浸出液经酸化处理后采用N235萃取回收,在有机相为20%N235-10%异辛醇-煤油的条件下,经4级萃取钼的萃取率可达到99.6%.反萃液经酸沉回收钼,产品钼酸铵质量较好.本工艺流程简单、有价金属回收率高、对环境友好.

  • 标签: 钴钼废催化剂 加压浸出 萃取 钼酸铵
  • 简介:聚磷酸酯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超常的阻燃性能,作为添加型阻燃,其可应用为聚酯、环氧树脂、聚烯烃等领域的塑料助剂,而且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普遍的应用。本文从合成方法出发,综述了聚磷酸酯类高分子磷系阻燃的近年来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 标签: 聚磷酸酯 磷系阻燃剂 阻燃性能 聚烯烃 合成方法 聚酯
  • 简介:添加在铜电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铜电解添加来说,虽然种类较多,但基本上都以明胶、硫脲、盐酸为主要添加,配合使用其它添加如阿维同A、旁德林、高力格、干酪素等。尽管如此,铜电解添加的研究开发一直没有停顿过。对高电流密度下铜电解工艺的要求、

  • 标签: 复合添加剂 新型 高电流密度 干酪素 硫脲 工艺
  • 简介:文章介绍了改性脂肪族胺类、芳香族二胺类、双氰胺类、咪唑类、有机酸酐类、有机酰肼类、路易斯酸-胺络合物类及微胶囊类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的研究现状。

  • 标签: 潜伏性固化剂 环氧树脂 胺类 酸酐 改性 双氰胺
  • 简介:无铅工艺焊接温度相对提高,高温下的焊接时间相对延长以及冷却速率相对增大,使得传统的覆铜板材料已没有足够的能力保证无铅工艺质量。选用多官能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也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而且高价格也使覆铜板制造商承受巨大的压力。研究和开发各种原料来源广泛、价格适宜、分子设计灵活的固化将是一个有效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本文就高耐热性环氧树脂体系中的一些已应用和潜在的固化做一评述。

  • 标签: 环氧树脂体系 高耐热性 固化剂 无铅工艺 焊接温度 冷却速率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含有砷、硒、碲、钴或镍等杂质的黄铁矿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并采用前线轨道理论讨论含杂质黄铁矿与氧气和黄药的反应活性。杂质的存在使黄铁矿晶胞体积膨胀。钴和镍主要对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产生影响,而砷杂质主要对黄铁矿浅部和深部价带产生影响,硒和碲主要影响深部价带。电荷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杂质原子都与其周围的原子形成较强的共价相互作用。前线轨道计算表明,砷、钴和镍杂质对黄铁矿的HOMO和LUMO的影响比硒和碲杂质大。此外,含砷、钴或镍的黄铁矿比含硒或碲的黄铁矿更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含钴或镍的黄铁矿与黄药捕收的作用更强。计算结果与观察到的黄铁矿实际情况相符。更多还原

  • 标签: 黄铁矿 杂质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反应活性
  • 简介:从无卤FCCL和覆盖膜相关专利入手,分析了环氧体系所用的增韧,综合来看以丁腈橡胶、丙烯酸酯和聚酯为三大流派,同时有日本专利采用酚氧树脂或聚酰胺酰亚胺来改性环氧树脂,此外亦公开了多种新型弹性体的合成方法,并将其成功运用于三层法FCCL和覆盖膜的制备。

  • 标签: 三层法FCCL 覆盖膜 增韧剂 端羧基丁腈橡胶 聚酯 丙烯酸酯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用粘结处理方法制备的铁-钼-铜-镍(Fe-Mo-Cu-Ni)合金的显微组织、抗拉强度和轴向疲劳行为,并与用扩散合金化处理工艺制备的同类合金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粘结处理工艺制成的合金粉料,其各种性能比用扩散合金化工艺制备的合金粉料优越得多,具有能更快、更均匀流进阴模,增大压坯强度和减少尘粉等多种优点.除常见的较细孔外,还发现铜粉粒早在烧结时形成液相并扩散到铁粉粒之前就含有"铜扩散"孔.粘结处理态和扩散合金化处理态Fe-Mo-Cu-Ni两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粉末冶金钢多相显微组织由"断离状珠光体"、马氏体和镍富集铁素体区构成.两种合金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随其钼含量增大而增强.两种合金的抗拉强度相同,且其疲劳负荷寿命也都大致相同.断口分析表明,裂缝主要始发于表面区串孔位置,经表面复型技术对细小裂纹研究发现,疲劳裂纹源萌生于孔隙或串孔处,并且裂纹扩展出现大量的偏转,且裂纹分岔较多,这是因为显微组织内含有镍富集区等局部障碍物的结果,断面在交变载荷状态下出现粒间桥接区韧性断裂,珠光体区劈裂面及出现疲劳条带等现象.

  • 标签: 处理态 态粉末冶金 性研究
  • 简介:新型阻燃中间体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合成的阻燃具有高效、无卤、无烟、无毒等性质,不迁移,阻燃性能持久。可用于电子、合成纤维、半导体封装材料阻燃。DOPO在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有机溶解性的同时,保持了高分子材料的良好物理性能。

  • 标签: 阻燃剂 中间体 新型 合成纤维 高分子材料 阻燃性能
  • 简介:本文对酸碱滴定法测试环氧树脂咪唑类固化纯度的可行性与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并对试验结果与气相色谱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 标签: 咪唑类固化剂 纯度 酸碱滴定
  • 简介:利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技术,用液晶为模板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钛(OMPT),探讨影响亚甲基蓝(MB)氧化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MB的初始浓度、pH值和催化浓度。结果表明,所获得的OMPT具有二维六方介孔结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现出高的热稳定性,这些都导致其比催化P25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钛颗粒(NPT)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在MB浓度5mg/L、pH6和OMPT浓度1.5g/L的条件下,MB的降解率最快。总有机碳(TOC)分析表明,OMPT在240min内实现了对MB的完全矿化,其速率常数高于P25和NPT的。

  • 标签: 二氧化钛 有序介孔 液晶模板 亚甲基蓝 降解
  • 简介:德国《Metal》杂志连续刊登了C·哈格吕肯博士的长篇文章《汽车催化的回收利用》,详细介绍了世界,尤其是欧洲及德国对队汽车催化铂族金属的应用、报废、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现状以及对其循环链全流程的调研思考,对我国目前汽车催亿铂族金属的回收、处理、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文较长,这里只能掬其一点,从一个侧面谈谈外国汽车催化铂族金属回收利用对我们的启示。

  • 标签: 汽车催化剂 回收利用 铂族金属 国外 METAL 参考价值
  • 简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通过原位电化学合成方法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模板的条件下合成MOF-5(IL)(Zn4O(BDC)(BDC=1,4-苯二甲酸)。π-π堆叠作用、离子键和配位键的相互作用使得MOF-5(IL)形成球状结晶。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电化学法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MOF-5(IL)比传统溶剂热法合成的MOF-5表现出更好的结晶性和更高的热稳定性。循环伏安曲线显示该电化学合成反应是一个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对甲基橙的降解实验表明,MOF-5(IL)独特的结构特征可以提高BiOBr的光催化活性。因此,MOFs材料可以取代贵金属来提高卤氧铋的光催化性能。

  • 标签: MOF-5 离子液体模板剂 原位电化学合成 BiOBr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