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新发明的一种树脂配方,把诺伏拉克型萜烯酚树脂和引发剂加入到聚苯醚中,使PPE的分子量降得较低,因而能形成较高的交联密度;而且双马来酰亚胺/环氧树脂/聚苯醚的不同用量比例,可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实验产品的玻璃化温度、耐热性及耐溶剂性能。

  • 标签: 聚苯醚 双马来酰亚胺 巴比妥酸 环氧树脂 玻璃化温度 介电常数
  • 简介:通过在H2中煅烧沉积在膨润土表面的MoS3,制备纳米MoS2/膨润土复合物。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对获得的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MoS2微粒分布在膨润土表面并形成层状结构,层间距大约为0.64nm。获得的复合物具有优良的脱除甲基橙的性能,并受到复合物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温度和pH值等操作条件的影响,但不受光源的影响。复合物脱除甲基橙属于吸附机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 标签: 二硫化钼 膨润土 纳米微粒 光催化 吸附 有机染料
  • 简介:为了实现高频信号传输高速化,进行了低介电常数层压式高频覆铜板基材的研制。通过选择低介电常数的树脂材料和低介电常数的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优化了基材的配方和成型工艺,解决了高性能低介电高频高速层压式覆铜板制备的技术关键,采用这一丁艺研制的改性聚苯醚层压式高频覆铜板介电性能较理想。

  • 标签: 覆铜板 层压 高频信号 低介电常数 传输 基材
  • 简介:利用浊点绘制了聚苯醚与溴化环氧树脂体系的相图,通过对相图的分析研究了体系的相容性;讨论了胶液的均一性、借助凝胶时间的测定研究了固化剂双氰胺以及促进剂2-乙基-4-甲基咪唑对体系反应性的影响;分析讨论了含胶量对体系电性能、机械性能以及耐水性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制作半固化片的工艺。

  • 标签: 聚苯醚 改性环氧树脂 溴化环氧树脂 促进剂 凝胶时间 双氰胺
  • 简介:本文介绍了目前氰酸酯(CE)树脂的几种改性途径及其反应机理.包括热同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弹性体、晶须及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等改性方法.其中主要阐述了环氧(EP)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改性CE的机理及共聚体系的性能。

  • 标签: 氰酸酯树脂 热同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改性 反应机理
  • 简介:本文阐述了粉体改性技术在覆铜板中的应用,分析了为什么覆铜板用粉体需要改性,分析了改性粉体与树脂结合的机理,对比了非改性粉体与改性产品在覆铜板中的优劣势,结果表明覆铜板用粉体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对粉体进行表面处理。改性粉体具有明显的优势:改性粉体能赋予覆铜板更好的耐湿性,耐热性,抗沉降性,性能均一性,流动性,半固化片表观,层间结合力,机械性能等。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在综合成本上,改性粉体较非改性粉体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粉体 覆铜板 耐湿性 耐热性 流动性 层间结合力
  • 简介:在硅酸盐-磷酸盐复合电解质中添加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和氢氧化钠进行改性处理,然后采用该电解质对医用镁合金丝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电解质中氢氧化钠含量对镁合金丝材表面陶瓷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电解质改性后,镁合金丝材的微弧氧化起弧电压大降低且氧化速度更快。镁合金丝材在添加2g/L氢氧化钠的电解质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耐腐蚀性能改善幅度显著。在模拟体液的早期浸泡过程中,微弧氧化处理过的镁合金丝材表现为缓慢且稳定的腐蚀降解。在浸泡28d后,镁合金丝材表面的保护性陶瓷涂层尚未破坏,但浸泡60d后,镁合金丝材出现了显著的腐蚀降解。

  • 标签: 镁合金丝材 羟基磷灰石 微弧氧化 耐腐蚀性能
  • 简介:为降低纯镍基合金涂层在高接触应力下的摩擦因数并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能,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石墨/TiC协同改性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较纯镍基合金涂层降低47.45%,磨损质量降低59.1%。纯镍基合金涂层与GCr15钢对摩时,表面产生明显的滑移和粘着变形,从而使纯镍基合金涂层表现出多次塑变磨损和粘着磨损。在复合涂层的磨损表面形成较软的、富含石墨和铁氧化物的转移层,使得其摩擦因数显著降低,质量磨损大为减少。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转移层的疲劳剥落。

  • 标签: 镍基合金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涂层 石墨 碳化钛 摩擦磨损
  • 简介:本文介绍了苯并嗯嗪的合成以及改性的方法。2,2’-(1,3-间苯撑)双-2-噁唑啉与二胺型苯并嗯嗪树脂共聚,共聚后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到250℃;残炭率可达到54S。填料的加入使得苯并嗯嗪的阻燃性达到应用需求。但是填料过量会导致工艺性能下降。在少量加入某几种阻燃剂的情况下,能使得树脂具有理想的阻燃性能,UL94测试能够达到V-0级。

  • 标签: 苯并噁嗪 无卤阻燃 双噁唑啉
  • 简介:对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环氧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亚微观形态和吸水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表明: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可提高后者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尤其加入较小粒径的玻璃微珠,环氧树脂体系的Tg最高可提高5℃;用偶联剂对玻璃微珠表面进行处理,

  • 标签: 空心玻璃微珠 改性环氧树脂 基材 热性能 环氧树脂体系 偶联剂
  • 简介:在经过NaOH-HCl预处理的镍钛合金基体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多孔TiO2薄膜;当涂覆一层致密内膜和一层多孔外膜时,可得到无裂纹的薄膜(试样TC1+1)。X射线衍射表明,TiO2薄膜由锐钛矿组成,在热处理的基体中还检测到少量的Ni4Ti3相。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表明,试样TC1+1的TiO2薄膜完全覆盖了镍钛合金基体。试样TC1+1的表面亲水,接触角约为20°,紫外光照处理15min后接触角降低到(9.2±3.2)°。在0.9%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试样TC1+1的耐蚀性高于抛光的镍钛合金试样的。

  • 标签: 镍钛合金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法亲水性耐蚀性
  • 简介:采用化学抛光处理钛、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钛作为生物材料模型,研究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机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促进MG-63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形成细胞外基质从而使其快速附着和伸展。另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Outside-in信号传导通路,上调纤维连接蛋白及与其相关的整合素α5的转录水平,促进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增殖。

  • 标签: 表面改性 Outside-in信号传导 纤维连接蛋白 整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