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对现行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欧洲公路桥梁规范中的汽车荷载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不同跨径的连续梁,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各规范汽车荷载产生的内力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汽车荷载效应与恒效应进行组合,得出各种荷载效应的比例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各公路桥梁规范的汽车荷载在取值、布置形式以及计算系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所研究的连续梁跨度范围内,英国BS5400规范的效应值最大,但是组合后的总效应各规范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 标签: 公路桥梁 设计规范 活载模式 活载效应
  • 简介:为了在海外工程中能够合理应用欧洲规范进行公路桥梁的设计,对欧洲规范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汽车离心力、风荷载和温度荷载等计算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其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简称中国规范)对该类荷载计算方面的异同。以某3×16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分别采用欧洲规范和中国规范进行相关荷载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规范在计算上是有所差异的:欧洲规范的理论性更强,偏重于理论、原理和概念;中国规范还有一些计算采用习惯做法和经验数据。

  • 标签: 桥梁工程 欧洲规范 桥梁设计 活载 计算
  • 简介:介绍多车道、单跨简支钢筋混凝土板桥轮分布参数研究结果.应用有限元法研究跨长、板宽(有路肩、无路肩)及轮条件对典型的简支混凝土板桥的影响.总共对112座公路桥梁进行了实例分析,均假定这些桥梁为承担单向交通的独立结构.结合4种典型的跨长,阐述1、2、3及4车道桥的有限元法分析结果,并将分析结果与AASHTO规范中的经验公式及AASHTOLRFD(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桥梁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及分析结果对桥梁工程师在设计多车道、简支钢筋混凝土板桥及评估现有公路桥的承载力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简支混凝土 轮载 钢筋混凝土板桥 AASHTO 分析结果 有限元法
  • 简介:岩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上的深埋特长公路隧道,隧道长约5200m。隧道地质、地形条件非常复杂,设计及施工难度大。本文简要介绍该隧道工程地质、主体工程、附属工程的总体设计情况。

  • 标签: 特长公路隧道 工程地质 主体工程 附属工程
  • 简介:结合环山坪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保留核心土法和“以退为进’’的施工理念,隧道进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 标签: 隧道 埋深浅 洞口偏载 进洞施工
  • 简介: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结构刚度大,但斜拉桥桥塔巨大刚度对于桥塔下横梁内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下横梁内预应力储备不足,对结构后期受力很不利。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桥塔下横梁预应力张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说明桥塔刚度对下横梁预应力施加效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若干改进下横梁内预应力钢筋张拉效果的的方法,以供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 标签: 斜拉桥 桥塔 下横梁 预应力 有限元分析
  • 简介: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改变了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能。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隧道开挖全过程中隧道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以及开挖结束后隧道周边的应力、位移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的开挖是一个先加载后卸载的过程,隧道开挖卸荷效应在隧道拱底表现最为明显,拱顶次之;在隧道轴线方向上开挖对周边围岩的影响范围约掌子面前后各1倍的隧道跨度,在隧道横断面方向上约为2倍的隧道跨度,对隧道截面中心岩体的影响范围在隧道轴线方向上约为掌子面到达该断面前1倍的隧道跨度。此外,文中还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进行了定性的比较和分析。

  • 标签: 公路隧道 开挖效应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各国家地区的桥梁设计规范中对竖向梯度温度分布的规定均不相同,在进行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温度效应有限元计算时,不易进行模拟。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能够智能匹配不同梁高梯度温度场函数的模拟方法,通过编程在有限元计算软件中加以实现。在某公路3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中,采用实现了新模拟方法的SCDS软件对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梯度温度效应进行计算,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规范的主要差别在于温度基数的取值及对于结构下缘温度的考虑;运用新的温度分布模拟方法可提高工效;用该方法模拟温度函数,温度效应计算结果与MIDAS一致;3种梯度温度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中,美国规范最大,中国规范居中,欧洲规范偏小。

  • 标签: 箱梁桥 梯度温度 温度场函数 规范 应力 有限元分析
  • 简介:为研究气动干扰对大间距并列双钝体箱梁的三分力系数和涡振特性的影响,给这类箱梁静风荷载取值和涡振抗风设计提供参考,根据某并列双钝体箱梁桥跨中断面,制作节段缩尺模型,通过测压和测振风洞试验,测试大间距并列双钝体箱梁的三分力系数和涡振特性,并与单幅钝体箱梁的三分力系数和涡振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1≤D/B≤6(D为双箱梁的净间距,B为单箱梁宽),风攻角为-10°~10°时,气动干扰对并列双钝体箱梁三分力系数的影响表现在下游钝体箱梁上,且主要体现为减小效应;当D/B=3,风攻角为-4°~4°时,气动干扰对下游钝体箱梁的涡振有一定的放大效应,表现为振幅的增大和风速锁定区间长度的变长,与正攻角相比,负攻角时的放大效应更显著。

  • 标签: 并列双钝体箱梁 气动干扰 风洞试验 三分力系数 涡激振动 风攻角
  • 简介:为了解徐变对逐跨施工连续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基于能量变分法及混凝土徐变理论,建立2跨逐跨施工连续梁考虑剪力滞效应的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计算公式,并以跨径为30m+30m的逐跨施工现浇箱梁桥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存在施工过程体系转化的逐跨施工连续梁桥,徐变次内力增加了梁体在负弯矩区的弯矩、减小了梁体正弯矩区段的弯矩;考虑徐变效应后,截面的剪力滞效应有所减弱。算例结构中,支座负弯矩区最大剪力滞系数减小20.26%,跨中正弯矩区的剪力滞系数增加了2.1%。

  • 标签: 连续梁桥 箱梁 徐变 剪力滞 逐跨施工 次应力
  • 简介:针对桥面系与主桁共同作用效应较大,设置可移动纵梁构造相对复杂且增加制造、安装和后期维养的工作量等问题,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80m跨径简支钢桁梁为背景,对减小桥面系与主桁共同作用效应的技术措施方案进行比选。该桥公路桥面采用纵横梁的结合梁桥面系,针对该桥结构、施工特点,提出纵梁预先缩短后安装、减小桥面系与主桁共同作用跨度、减小桥面系参与主桁共同作用长度等3种技术措施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双层结合简支钢桁梁模型,计算横梁纵向变形、横梁应力和纵梁应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对减小桥面系与主桁共同作用效应有效,纵梁预先缩短后安装方案通过调整纵梁安装缩短量,可以完全抵消共同作用效应,其余2个方案不能达到完全消除共同作用效应的影响。该桥最终采用纵梁预先缩短后安装的技术措施方案。

  • 标签: 公铁两用桥 钢桁梁 桥面系 纵梁 横梁 共同作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