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结合广(安)邻(水)高速公路华蓥山左线隧道ZK37+187左侧预留沉砂池发生岩溶涌水突泥病害工程实际,采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对上述工点岩溶病害发展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致灾原因主要是原设计"以排为主"设计理念,导致岩溶管道在长期运营过程中被疏通扩张,使得岩溶涌出物量逐渐增大,最终超出了沉砂池设计容量,导致病害发生。基于此机理分析,经过经济技术比较,选择采用新增泄水洞方案进行处治,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运营隧道 岩溶 涌水突泥 发展机理 方案探讨
  • 简介:三台阶工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工法,该工法使用条件与开挖工序国内还没有形成定论。基于围岩亚级理论体系,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分深埋与浅埋两种条件,对三台阶工法在V级2个亚级中分部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力学仿真模拟,综合对比了围岩变形、支护应力、塑性区破坏等指标,最终提出三台阶法在各围岩亚级中适用条件。另外,对三台阶工法各分部尺寸进行了优化比选,给出了推荐分部开挖工序。最后,结合正、反两个现场案例分析,对理论分析成果进行了很好地验证。

  • 标签: 三台阶工法 围岩亚级 适用条件 开挖工序
  • 简介:研究桥梁缆索镀锌钢丝腐蚀程度、缺口形状对钢丝疲劳性能影响规律,对3种腐蚀程度镀锌钢丝进行疲劳试验,并根据腐蚀试件设计人造圆形、三角形和含切口三角形缺口试件,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缺口试件疲劳强度。结果表明:钢丝腐蚀越严重,腐蚀坑区域越集中,腐蚀坑越深,且疲劳强度随腐蚀程度加深而降低;在400MPa应力幅循环作用下,圆形缺口试件到100万次仍没破坏;三角形缺口试件疲劳强度低于圆形,寿命很短;带切口三角形缺口试件寿命更短,且与切口长度无关;三角形缺口试件S~N曲线与实际腐蚀钢丝S~N曲线有相似的趋势;缺口应力集中系数实测和有限元计算值表明缺口形状是疲劳强度降低主要因素。

  • 标签: 桥梁缆索 镀锌钢丝 疲劳强度 腐蚀程度 缺口形状 应力集中
  • 简介:为促进国内同行对人行桥美观重视,激发设计灵感,创建出更多适合当地、造型美观的人行桥,结合国内、外一些设计独特的人行桥案例,分析人行桥5种美,即融合于环境和谐美、结构造型突出展示其地标性美、展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美、利用高新技术展示现代科技美以及人文关怀中表达的人性美。以国内某人行桥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人行桥设计阶段如何实现美观。

  • 标签: 人行桥 桥梁景观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方案设计
  • 简介:目前我国公路隧道照明能耗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照明系统设计超标、照明控制方式落后、照明节能理念有误、照明节能措施单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隧道为出发点,从宏观层面分析公路隧道"绿色照明"五大环节,并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贯穿公路隧道"绿色照明"各个关键环节三大关键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公路隧道照明节能20%以上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可产生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公路隧道 隧道照明 照明节能
  • 简介:基于叙岭关隧道隧址区岩溶发育规律研究,提出影响岩溶发育程度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岩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确定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程度指标。基于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通过岩溶发育程度指标和岩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指标的修正,提出岩溶隧道围岩分级量化表及数学模型,建立岩溶隧道围岩分级系统,并研制了相应软件,应用于岩溶隧道围岩分级工程实践。

  • 标签: 岩溶隧道 围岩分级 指标体系 数学模型
  • 简介:为指导独柱墩曲线梁桥抗倾覆能力设计,基于有限元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MIDAS软件建立独柱墩曲线梁桥模型,计算不同车道荷载作用下各支座反力,得出支座脱空顺序,确定倾覆轴线。结果表明:当1排车辆从桥一侧开始向上行驶,最先出现支座脱空为进入曲线桥桥台内侧支座,另一侧桥台内侧支座反力也迅速减小并随后脱空;倾覆轴线为桥台外侧支座与曲线桥其它支座连线。为了防止独柱墩桥梁在活载作用下发生倾覆,提出了一些如设置抗拉支座、偏心支座等措施。

  • 标签: 曲线桥 独柱墩 支座 支反力 倾覆轴线 有限元法
  • 简介:国内近年发生多起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我国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工作仍面临着较大压力和挑战。当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缺少技术标准支持、建设管理较为混乱,建议加快制订、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并加强对公路隧道消防工程建设全程监管。对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中10项疑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技术见解和解决措施。

  • 标签: 公路隧道 消防系统 防火救灾
  • 简介:为了准确地测出连续梁拱桥吊杆基频,进而推算出吊杆索力,基于弦振动理论,建立考虑轴向力影响弯曲振动偏微分方程,对风荷载及吊杆有效计算长度2个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桥在有风与无风条件下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频率法测吊杆基频时,吊杆上不能有横向外荷载作用;提出按分段修正方法计算吊杆有效长度,进而根据修正后有效计算长度计算吊杆理论基频,按此方法计算所得吊杆理论基频与无风条件下实测基频值误差较小。

  • 标签: 连续梁拱桥 吊杆 频率法 风荷载 基频
  • 简介:洞外亮度是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基准参数之一,洞外亮度合理选定,对工程投资和营运电费都有极大影响。本文通过调研影响辽宁省内300多座隧道洞口亮度因子,获得辽宁省高速公路隧道洞外亮度L20(S)因子经验取值表,供新建隧道参考。

  • 标签: 公路隧道照明 洞外亮度 环境简图法 亮度因子
  • 简介:为能及时张拉且准确控制斜拉桥主梁悬臂拼装过程中斜拉索二张索力,以某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为背景,推导斜拉索相对拔出量与对应索力增量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主梁悬臂拼装阶段桥塔偏位、主梁悬臂端位移以及对应索力三者之间关系,并根据桥塔偏位、主梁悬臂端位移具有相对独立性关系对相对拔出量公式进行了简化。实践表明,采用相对拔出量简化公式控制斜拉索二张索力,有效地克服了温度对斜拉索二张索力影响,实测值与理论值较吻合;张拉时间不受限制,节省了工期。

  • 标签: 斜拉桥 结合梁 斜拉索 相对拔出量 索力 理论计算
  • 简介:日本梦翔大桥由2跨PC连续箱梁桥和3跨PC连续矮塔斜拉桥组成,跨越熊野河陡峭峡谷。矮塔斜拉桥采用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使上部结构更加细长,地震响应程度有所减小。矮塔斜拉桥桥墩采用柱式墩身,沉箱式桩基础;桥塔为Y形倾斜结构,桥塔中预埋钢锚箱,塔端斜拉索锚同在其中;箱梁中设置12×φ15.2体内预应力钢束和19×φ15.2体外预应力钢束,梁端斜拉索锚同在混凝土桥面翼板加劲肋上;斜拉索采用27×φ15.2多股钢绞线束。大桥主梁采用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桥塔混凝土浇筑与斜拉索安装和张拉同步进行,斜拉索采用主粱两端翼板下方4个千斤顶依次同时安装和张拉。

  • 标签: 矮塔斜拉桥 高强度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挂篮 悬臂施工
  • 简介:德国巴德--奥尹豪森市跨越韦雷河2座矮塔斜拉桥线形优美流畅,视野通透(见图1)。这2座桥桥型相同,主跨长分别为68m和83m,桥面宽30m。每座桥有6个桥塔,桥面以上塔高仅26m。2座桥上采用封闭式斜拉索直径有140mm和154mm两种规格,最小断裂荷载分别为18.7MN和22MN,是目前欧洲桥梁上使用最大直径封闭式斜拉索。

  • 标签: 矮塔斜拉桥 德国 最大直径 斜拉索 封闭式 小断裂
  • 简介:本文结合柳州南二环桐油山隧道、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公路野三关隧道和沪瑞道主干线贵州镇宁至胜境关公路黄果树隧道,提出了公路隧道中存在特大溶洞堆积体三种跨越方式,并从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各种跨越方式适用条件,供相关设计参考。

  • 标签: 溶洞 堆积体 跨越 隧道
  • 简介:大坪山隧道是分离式特长隧道,左右洞各设置了1座通风斜井,为国内在建公路隧道中建设规模大,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和施工技术难度高项目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该隧道平纵断面、斜竖井、断层破碎带等关键技术设计。

  • 标签: 特长公路隧道 平纵设计 斜竖井 断层破碎带
  • 简介:隧道火灾场景设计是指导沉管隧道安全设计基础,对隧道运营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沉管隧道特点,从火灾诱发因素、火灾设计当量、温升与时间曲线、排烟量、设备耐火性能、火灾干预措施等进行论述。本文有助于设计及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沉管隧道火灾场景设计基本思路和选取方法。

  • 标签: 沉管隧道 火灾场景 运营安全性
  • 简介:澳大利亚澳纽联军纪念桥(AnzacBridge)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座全长805m斜拉桥(见图1)。该桥跨径组成为(140+345+140)m,桥塔高120m,桥面宽32.2m。主梁采用双边主梁结构,边主梁高1.8m,宽1.35~1.5m。主梁横梁间距为5.1m,用于支承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索,索股数为25~74根,最长斜拉索长195m。全桥共有128根斜拉索,采用双索面布置。

  • 标签: 澳大利亚 斜拉索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维护 主梁结构 平行钢丝索
  • 简介:摘要:在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中,传统单变量灰色理论受误差影响较大,为提高在多因素影响下挠度预测精度,在单变量GM(1,1)模型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变量灰微分矩阵方程,结合灰色预测原理,提出一种多变量GM(1,n)关联预测模型。用MATLAB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并将其应用于新建太中银铁路跨青银高速(75+120+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高程预测中,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型基本准确地预测了架设过程中各梁段高程。

  • 标签: 桥梁工程 施工控制 灰色理论 GM(1 n)模型 关联预测 MATLAB程序
  • 简介:岩溶形态复杂,界面极不规则,对地震波难以形成有效反射,主要以散射形式为主,信号较弱,干扰大,难以预报。本文使用TST技术对沪昆高铁贵州段中斗磨隧道进行超前探测,探测结果发现TST超前预报与地质雷达长短期结合能够较好完成岩溶地区隧道超前预报工作。

  • 标签: 高铁 隧道 岩溶 隧道超前预报 TST 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