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以木素类模型物对羟基苯丙酸(H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相Fenton试剂对HL的降解,探讨了体系pH值、H2O2用量、Fe^2+用量、HL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HL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原始pH值4.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0,反应60min后,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的HL溶液,其去除率可达79.2%;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形成协同效应,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同样条件下反应20min,溶液中HL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3%和79.6%。

  • 标签: 均相Fenton 羟基自由基 对羟基苯丙酸 氧化降解
  • 简介:本文通过对打浆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报据比边缘负荷理论,利用等效的概念.建立了打浆过程的双变量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为实现打浆过程的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打浆 过程 数学模型 正确性 边缘 变量
  • 简介:目前卫生巾市场处于品牌洗牌阶段,行业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正在不断地攀升,企业应该如何充分抓住这次洗牌机会,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选择适合的营销战略模式?

  • 标签: 卫生巾 市场 整合 优势资源 营销战略 集中度
  • 简介:采用木片浸渍程度数学模型对木片厚度、预汽蒸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对木片浸渍程度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木片浸渍程度数学模型可用以评价各因素对木片浸渍程度的影响,是评价木片浸渍程度的一个有效工具。

  • 标签: 木片 浸渍程度 数学模型 评价
  • 简介:在准静态等速拉伸实验得出的纸浆模塑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基础上,分析了纸浆模塑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存在的初始弹性阶段、黏塑性阶段和断裂破坏阶段,建立了表征纸浆模塑材料弹黏塑性的流变模型。2种不同纸浆模塑材料的实验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比较吻合。

  • 标签: 纸浆模塑 弹黏塑性 流变模型
  • 简介:对造纸厂的用电负荷进行预测有利于对生产调度进行合理安排,从而降低能耗。本课题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PSO-LSSV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对造纸厂未来每30min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PSO-LSSVM算法对短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时,预测结果的相对百分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约为0.75%,精度高于其他行业的电力负荷预测值,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数学建模 短期预测 电力负荷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 简介:基于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自动化程度、保证出水水质的考虑,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了用于FNN模型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并建立了相应的FNN预测和控制模型;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和混合算法完成网络的结构辨识和参数辨识,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而测试数据的相对误差范围为1.2%~8%;建立好的预测控制模型与MCGS组态软件结合应用于实验室的造纸废水处理控制,改变原水COD和进水流量的大小,控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该时刻的加药量,其出水CODcr维持在400mg/L左右,同人工恒定加药量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小很多,只有1.98%,结果表明MCGS和控制算法结合可以有效控制废水处理过程。

  • 标签: 模糊神经网络 工业废水处理 预测控制
  • 简介:利用“边界层”理论推导出纸张表面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纸张干燥过程物料与能量衡算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某一瓦楞纸机的干燥过程,得到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曲线以及水分蒸发速率变化曲线,并定量分析了该干燥过程纸张干燥的3个阶段:升温干燥阶段(1#-4#烘缸)、恒速干燥阶段(5#-39#烘缸)、减速干燥阶段(40#-48#烘缸)。当纸张湿含量下降到0.22kg/kg时,进入减速干燥阶段。在线测量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际在线测量结果非常接近,验证了基于“边界层”理论推导的纸张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 标签: 纸张干燥 水分蒸发速率 数值仿真
  • 简介:针对某纸厂棉秆制浆车间出现的蒸煮管腐蚀减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程序,即在现有超声波测厚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GM(1,1)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灰色组合模型,来预测该蒸煮管筒体的厚度减薄量,并且用Matlab编程语言实现了灰色组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组合模型能更好地预测蒸煮管壁厚减薄的趋势,通过预测实例及后验差法检验模型精度,表明灰色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标签: 灰色理论 GM(1 1)模型 组合模型 MATLAB
  • 简介:针对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林纸一体化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以某林纸一体化项目为例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 标签: 林纸一体化项目 综合评价 物元分析 关联函数
  • 简介:利用自制的系列聚醚对旧报纸进行脱墨实验,通过测定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及其与油墨的接触角和黏附功,探讨了聚醚结构和表面活性对脱墨浆白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聚醚HLB值不宜过大,其相对分子质量对脱墨浆白度的影响不大,表面活性是影响脱墨效果的主要因素.当聚醚和油墨的接触角小于33°、黏附功在58mN/m左右时,对旧报纸的脱墨效果较好,脱墨浆的白度值可提高6%~8%.

  • 标签: 聚醚 脱墨 白度 接触角 黏附功
  • 简介:利用实验室研制的高浓碎浆机和浮选脱墨槽研究了旧报纸(ONP)/旧杂志纸(OMG)脱墨浆的主要浮选条件。优化后的浮选条件为:浆料浓度1.2%,时间6min,温度50℃,空气流量2.0m^3/h(气浆比50%),pH值8.5,进浆流速3.5m/s。在优化的浮选条件下,ONP/OMG废纸脱墨浆的白度由49.0%提高到59.2%,残余油墨粒子浓度由875.6mg/kg减少到234.6mg/kg,理论脱墨效率达到84.4%。

  • 标签: 旧报纸 旧杂志纸 浮选脱墨 参数优化
  • 简介:探讨了中、低浓打浆使用效果的差异,通过快速摄影技术对中、低浓打浆磨区内纤维的运动规律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低浓打浆机理的差异,定性提出了中浓打浆摩擦形变效应的观点。

  • 标签: 中浓 低浓 打浆机理 摩擦彤变效应
  • 简介:利用漆酶与介体构成漆酶/介体(Laccase/MediatorSystem,LMS)系统对尾叶桉硫酸盐浆进行生物漂白,探索生物处理最佳条件。并对两种不同硬度的纸浆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经L/MQP漂白后,常规硫酸盐浆的白度可达817%ISO,氧脱木素后低硬度的纸浆白度可达87%ISO以上

  • 标签: 生物漂白 漆酶 介体 桉木
  • 简介:研究了浮选脱墨过程中转子转速、浮选温度以及脱墨剂用量等条件对浆料表面张力、气泡产生情况和脱墨效果的影响,并对表面张力和气泡产生情况与脱墨效率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脱墨剂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脱墨剂用量和温度变化对表面张力影响显著;泡沫产生和破裂情况对油墨脱除效率和纤维流失影响较大。

  • 标签: 旧报纸 表面张力 浮选脱墨 泡沫特性
  • 简介:采用阳离子淀粉(CS)预絮聚粉煤灰联产新型硅酸钙(FACS)的方法对FACS填料进行改性,对比了浆内添加CS至含FACS纸料(常规加填)和CS预絮聚FACS加填(预絮聚加填)方式下纸料的留着率、滤水性能和成纸性能.结果表明,CS是一种较好的填料预处理助剂;与常规加填相比,预絮聚加填可以较好地改善纸料的滤水性能,提高纸料留着率和成纸强度;FACS在纤维间的分布更均匀;纸张物理性能相近时,预絮聚加填的CS用量相对较低.

  • 标签: 粉煤灰联产新型硅酸钙 阳离子淀粉 预絮聚 滤水性能 成纸性能
  • 简介:在混合办公废纸(MOW)常规化学脱墨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几种阳离子聚合物(CPAM、CS、PAC)对脱墨浆分散体系界面及胶体化学特性(如Zeta电位、表面张力)和浮选脱聚效果(如白度、残余油墨量)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胶体环境改变前后脱墨浆中纤维表面形态变化与残余油墨粒子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OW脱墨分散体系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聚合物对改变体系界面及胶体化学特性有积极影响;适宜的界面及胶体化学环境有利于油墨粒子的去除;当Zeta电位在-14.0~-12.0mV之间、表面张力在60.0~63.0mN/m之间时,与常规化学脱墨相比,脱墨浆白度及油墨去除率均有提高。SEM图显示出加入少量阳离子聚合物可保持适宜的界面及胶体化学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去除细小油墨粒子,降低细小纤维及杂质含量,使纤维表面变得更加洁净。

  • 标签: 阳离子聚合物 办公废纸 脱墨 界面及胶体化学
  • 简介:在过去20年中,用于卫生纸生产的脱墨浆生产线是一个封闭回路系统。由于回收废纸的质量不断下降,而对卫生纸的质量要求又日益提高,因此非常有必要增加第二个封闭回路。其发展趋势是提高处理程度,而不是减少。

  • 标签: 脱墨浆生产线 卫生纸生产 使用效果 紧凑型 现场 质量要求
  • 简介:对桉木常规KP浆和RDH硫酸盐浆的氧脱木素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确定了氧脱木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常规KP浆和RDH硫酸盐浆在适宜的条件下经氧脱木素后,纸浆卡伯值分别降低58.2%和42.25%,纸浆白度分别增加了29.5%ISO和22.4%ISO,达到56.8%ISO和63.0%ISO,而纸浆的粘度变化不大.综合而言,氧脱木素对常规KP浆和RDH浆的卡伯值、白度和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类似,但由于RDH浆的初始卡伯值和粘度较低,因而氧脱木素时可以采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且RDH氧漂浆的粘度也相对较低.

  • 标签: 桉木 常规KP浆 RDH硫酸盐浆 氧脱木素 纸浆 制浆
  • 简介:研究了过氧酸预处理对桉木KP浆氧脱木素的改善效果,优化了过氧酸预处理的条件.在氧脱木素前对浆料进行过氧酸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后续氧脱木素段的脱木素效率,增加脱木素程度,提高氧脱木素的选择性,增加纸浆白度.过氧酸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过氧酸用量3%(H2SO5计),温度60℃,时间30min,浆浓12%,pH值5.0,在预处理前首先用0.5%DTPA进行螯合预处理.在此条件下,与单纯氧脱木素段相比,氧脱木素程度增加12.4%,达到57.3%;氧漂浆白度增加4.9%ISO,达到58.9%ISO;纸浆粘度变化不大.

  • 标签: 桉木 KP浆 RDH浆 氧脱木素 过氧酸预处理 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