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据TechTimes报道,带有浓重气味的食物,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都存在问题。榴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它有很大的气味,但在东南亚地区却非常受欢迎。这种水果在酒店、飞机和该地区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上禁止携带。LennartBergstrom等人开发了一种能够消除食物气味的食品包装用薄膜。将薄膜用纳米纤维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纤维素膜 食品包装 储存过程 公共交通 中都
  • 简介: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氯磺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钠(MP),然后以MP、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制备了苯丙表面施胶.以FT-IR和TEM对合成的表面施胶进行了结构表征,FT-IR分析表明苯丙表面施胶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TEM分析显示其乳液微粒呈球形,微粒直径约为145nm.对比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形成的乳胶膜的耐水性(自乳胶膜形成后15天测试2种乳胶膜的吸水率分别达到19.1%和44.2%)可知,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形成的乳胶膜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与未施胶纸及采用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表面施胶的双胶纸相比,利用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双胶纸进行表面施胶后的纸张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反应型乳化剂 表面施胶剂 双胶纸 结构表征
  • 简介:从氧化甲基吗啉(NMMO)纤维素的成工艺、改性与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利用NMMO制备纤维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NMMO纤维素未得到工业化应用的原因,并对NMMO纤维素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纤维素膜 氧化甲基吗啉 应用进展
  • 简介:文章概述了造纸湿强的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传统造纸湿强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以及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改性壳聚糖等环保型造纸湿强对纸张湿强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介绍了聚羧酸、阳离子淀粉、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作为造纸湿强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归纳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期为造纸湿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标签: 湿强剂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
  • 简介:介绍了制浆废液木质素的结构特征、不同改性方法制备的木质素类固沙的结构与固沙效果,并提出了木质素类固沙的改性研究思路。制浆废液中木质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改性后可提高沙子或土壤的抗压强度、抗风蚀强度、聚集体的含量等,因而在防风固沙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木质素 制浆废液 化学结构 固沙剂 改性方法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十八酯(OA)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得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DO)絮凝。研究了聚合物组成、pH值、添加量等因素对造纸白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特性黏数与聚合工艺的关系。较佳的实验条件为:聚合温度45℃,反应时间12h,OA摩尔分数1.5%、DM-DAAC摩尔分数10%、引发用量0.03%、添加量20mg/L、pH值6.0,PADO的特性黏数约为380mL/g,透光率99%,CODc,去除率82%以上。实验表明,该疏水缔合型絮凝对造纸白水具有明显的絮凝效果。

  • 标签: 絮凝剂 疏水缔合 CPAM 造纸白水 自由基胶束共聚
  • 简介:对蔗渣、芦苇、竹子3种典型的非木材原料进行蒸煮、漂白以及TEMPO氧化,以制备纳米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比较了由3种原料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热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比较发现,由竹子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竹子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最好,芦苇纳米纤维素次之,蔗渣纳米纤维素最低;竹子纳米纤维素的透明性最高,蔗渣纳米纤维素次之,芦苇纳米纤维素最低;竹子纳米纤维素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92.8MPa和5945MPa,芦苇纳米纤维素次之,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72.7MPa和4780MPa,蔗渣纳米纤维素最低,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68.4MPa和3572MPa。

  • 标签: 非木材 纳米纤维素 TEMPO氧化
  • 简介:<正>自上世纪中期,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俄罗斯等,已将壳聚糖作为纸张施胶应用于生产。研究者将壳聚糖加入到造纸原料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纸张的抗水性、阻水性;并改善纸张的印刷质

  • 标签: 施胶剂 纸张生产 造纸原料 阻水 松香胶 特种纸
  • 简介: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4种慈竹木质素酚(木质素对甲酚、木质素邻苯二酚、木质素间苯二酚、木质素邻苯三酚)。将4种木质素酚分别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制,探讨了木质素酚种类及用量对复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木质素对甲酚与PHB复合的吸水性和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工艺条件下木质素酚的最佳添加量应不超过10%;相同添加量下,木质素邻苯二酚和木质素间苯二酚与PHB的复合的力学性能好于木质素对甲酚和木质素邻苯三酚与PHB的复合

  • 标签: 慈竹木质素酚 聚羟基丁酸酯(PHB) 复合膜
  • 简介:将甲基纤维素和山梨醇分别添加到半纤维素中制备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复合及半纤维素-山梨醇复合,对复合的成性和强度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山梨醇混合溶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随着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增加,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混合溶液粒径先增大后减小;Zeta电位则随着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5%时,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混合溶液的Zeta电位达到最小值。当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5%时,可形成完整的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复合,增加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复合强度提高;当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5%时,复合强度最大,但继续增加甲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复合强度降低。山梨醇质量分数为35%~50%时,可形成完整的半纤维素-山梨醇复合,且随着山梨醇质量分数增加,复合强度降低。

  • 标签: 半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 山梨醇 复合膜
  • 简介:通过乳液型双酚A环氧树脂(BAE)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制备出了具有强阳离子性和反应活性的改性PEI纸张增强。讨论了增强组成、添加量和助留添加量等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并用SEM对纸样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E树脂的引入可增加聚乙烯亚胺分子与纸纤维的结合强度,改性PEI可使纸张湿强度从14.46%提高到21.65%,环压指数提高42%;SEM分析表明,纸张断裂是由纤维断裂引起的,为改性PEI可增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聚乙烯亚胺 环氧树脂 纸张增强剂 环压指数
  • 简介:利用脂肪酶结合表面活性对树脂模拟物进行处理,选出合适的表面活性并确定其用量,进而对马尾松TMP浆进行处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甘油三酸酯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表面活性处理后,甘油三酸酯的降解率由脂肪酶处理后的8%提高到26%。

  • 标签: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紫外分光
  • 简介:以羟甲基化木质素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木质素壳聚糖复合,与壳聚糖对比,考察了木质素和壳聚糖的共混比对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的抗酸性能及动态过滤螯合Cu(Ⅱ)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共混比(质量比)为1:2时,木质素壳聚糖复合外观平整、光滑,厚度均匀,木质素的混入使壳聚糖的酸性适用范围下限由pH值4降至pH值3.5;处理500mLCu(Ⅱ)溶液,木质素壳聚糖复合单位面积累积Cu(Ⅱ)螫合量是0.4741g/m^2,比壳聚糖提高52.39%。

  • 标签: 羟甲基化木质素 壳聚糖 复合膜 动态过滤螫合性能
  • 简介:以碱木质素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新型阳离子木质素季铵盐絮凝(QL)。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QL对4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达92%以上。通过比较QL与阴离子型木质素的絮凝效果以及对絮体微观形貌的表征,初步探讨了QL的絮凝机理。

  • 标签: 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合成 絮凝
  • 简介:主要研究了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方法,将玉米原淀粉和适量的碱催化在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醚化剂,在温度为60~80℃时,反应5h,用乙醇溶液浸泡、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用其作为阴电荷中和可提高填料留着率.在造纸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助留效果,且用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填料留着率 阳离子淀粉 电荷中和 原淀粉 造纸过程 助留效果
  • 简介: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球形木质素吸附,然后利用球形木质素吸附吸附L-赖氨酸,并进行吸附条件的优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质溶液pH值、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无机盐盐浓度等。当吸附质溶液pH值为9.0时,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25℃时球形木质素吸附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60.0mg/g。此外,氯化铵对球形木质素吸附吸附容量的影响大于氯化钠,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吸附容量从60.0mg/g降至2.6mg/g。同时进行了解吸再生和对比实验,发现用1.5mol/L的氨水解吸时,解吸率可达93.3%。

  • 标签: 球形木质素 吸附剂 吸附 L-赖氨酸 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