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产品被用来赋予皮革防水性。如天然油脂、烯基琥珀酸、聚硅氧烷、铬皂(硬脂酸盐和油酸盐)、磷酸酯、磷酸酯与烯基琥珀酸混合、两性聚合。硅氧烷衍生物和氟碳树脂不仅能赋予皮革防水性.还能赋予其防油性。本文研究了复鞣-加脂聚合、复鞣加脂聚合与其他防水剂(硅氧烷衍生物,氟碳树脂)混合防水行为,评价了加脂助剂添加对皮革防水性影响和皮革阴离子化对复鞣-加脂聚合防水性能影响。使用萘磺酸盐对皮革阴离子化,对获得优良防水性产生非常大影响。往鞣浴中添加磺氯化石蜡和磷酸酯会显著降低防水性。

  • 标签: 防水行为 复鞣-加脂聚合物 加脂助剂 脂肪醇
  • 简介:或许冬天来了,我们就可以不再注重身体曲线,即使腰间有一条腰带,它也只是起蓄点缀作用。蓬松狐狸毛带来就是非曲线美,在迷离颜色变幻间,将奢华和臃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 标签: 曲线美 狐狸毛 非曲线美 颜色 皮草服装
  • 简介:以锆鞣坯革收缩温度、柔软度、锆含量分布及纤维分散状况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羧基含量多羧基聚合(OP)作为锆盐配体在无铬鞣制中应用性能。当羧基含量相当时,OP配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锆配合鞣制性能越好。相比于相对分子质量,OP羧基含量对锆配合鞣制性能影响更大。在本研究中,羧基含量适中OP4-2(羧基含量4.65mmol/g,Mn3986g/mol)作为锆盐配体,所得坯革性能最佳,收缩温度达到86℃,柔软度最好,且坯革中锆分布最均匀,纤维分散度也最高。

  • 标签: 无铬鞣 配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羧基
  • 简介: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
  • 简介:采用六偏磷酸钠协同超声水热法分散提纯凹土,并研究超微分散凹土悬浮液稳定性及其在醋酸体系中分散团聚行为,探索凹土在酸性亲水介质中应用可行性。XRD、AFM、Zeta电位和粒径测试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协同超声水热法能够有效分散提纯凹土,并且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离心有助于制备均匀稳定凹土悬浮液,该悬浮液应用在pH≤3.5醋酸体系中呈现团聚趋势,而在pH≥4.0醋酸溶液中仍然呈单棒晶分散。

  • 标签: 凹土 凹凸棒土 六偏磷酸钠 分散团聚
  • 简介:本文研究溶液中Nd(Ⅲ)-甘氨酸络合离子稳定性.当pH<6.5时,生成稳定性差H3N+—CH2—COONd2+,而pH>6.5时.生成螫合H2N,1gk1=3.8。若Nd(Ⅲ)甘氨酸络合能表征某种鞣革性能,则稀土鞣革法应与传统铬鞣法有所区别,溶液pH宜增加到6.5~8.

  • 标签: 甘氨酸络合物 钕甘氨酸
  • 简介:以往,环保研究大多集中于减少众所周知水中污染、需氧量、含氮化合、含硫化合以及铬等影响。然而.目前环保研究正在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所谓微量污染,特别是那些列入国际性、区域性或国家“黑名单”物质。原料皮及半硝革内存在杀虫剂及农药.在转化为污水污染负荷时.很容易超过环保立法部门要求水准。

  • 标签: 微量污染物 皮革工业 环保研究 含氮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环保立法
  • 简介:将甘油三酸酯、十二碳脂肪酸混合后与不同摩尔分数醇胺制备成各类烷醇酰胺复合,测定其基本性能,同时考察其对坯革加脂性能。结果表明,甘油三酸酯、十二碳脂肪酸混合后与长链烷基胺制备烷醇酰胺复合物流动性能良好、易乳化、黏度低、乳液稳定;加脂后坯革机械性能优良(撕裂强度为17.062N/mm、抗张强度为6.039N/mm2、断裂伸长率为145.771%);耐热老化性能优良。

  • 标签: 醇胺 长链烷基胺 烷醇酰胺衍生物 甘油三酸酯
  • 简介:巴斯夫生产聚合复鞣剂系列中,最新增加了一个改进型品种ReluganSM用该产品处理各类皮革可显著改善手感、丰满度和外观,特别适合于软革和沙发革。ReIuganSM主要优点列举如下:赋予柔软,紧实和平整粒面,优良耐光/耐热性,产生均匀自然摔软粒纹,有助于加脂剂分散,染料吸收更加均匀,良好磨革性能,可与常规复鞣剂结合使用,不含甲醛。

  • 标签: 复鞣剂 聚合物 巴斯夫 开发 产品处理 染料吸收
  • 简介:借助于下游塑料、大量单体和通用高分子,巴斯夫旨在维持高速发展。通过创立性能材料部门,将所有的特种聚合捆绑在一起,巴斯夫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客户需要关注。

  • 标签: 巴斯夫 聚合物 市场 生物 投资
  • 简介:用橡椀,落叶松,杨梅,对苯二酚,间苯二酚5种多酚化合与FeSO4结合鞣,考察这几种鞣制体系是否可以改善铁鞣缺陷。结果发现,间苯二酚与FeSO4结合鞣,成革收缩温度可达91.5℃,成革色白,鞣制完成后浴液澄清,老化前成革厚度1.012mm,抗张强度8.231MPa,撕裂强度22.123N/mm,断裂伸长率48.128%,崩裂强度20.397N/mm,老化后各物性基本无变化,满足行业标准。

  • 标签: 橡椀 落叶松 杨梅 对苯二酚 间苯二酚 FESO4
  • 简介:研究了明胶B及含铬削匀屑酶法脱铬后水解产物和羧甲基纤维素反应生成不溶性聚合电解质络合过程,确定了这两种反应相同最适宜反应条件(水解产物pH~3;竣甲基纤维素pH~7;羧甲基纤维素与水解产物比率(g/g)~0.5),分子量小于2,500g*mol-1胶原水解产物不能与羧甲基纤维素反应生成不溶性络合.用这些络合制成膜,其热稳定性和强度都较低,只有经过进一步交联反应才能有显著提高.

  • 标签: 明胶 胶原水解产物 羧甲基纤维素 聚合电解质铬合物 反应条件 产物比率
  • 简介:通过两种或三种材料结合鞣产生协同效应(SynergisticEffect)是提高皮胶原蛋白热稳定性重要途径。已研究结果间接证明了产生协同效应原因是两种鞣制在皮胶原纤维间构成了一种刚性模块(RigidMatrix)。这种RigidMatrix结构稳定且耐热性好,由此阻止了胶原分子在受热时构型及构象转变。为了明确RigidMatrix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氧化乳糖与3种金属盐配位性能以及与皮粉作用特性。根据元素分析测得配合发生反应摩尔配合比接近1∶1,利用FT-IR光谱证明氧化乳糖与金属盐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由13CNMR图谱可以知道具体发生反应C位。对RigidMatrices与皮粉作用特性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得到RigidMa-trix最佳组合。

  • 标签: 协同效应 刚性模块 氧化乳糖 金属盐
  • 简介:讨论了聚丙烯酸膜交联密度与其涂饰革物性之间关系。成革物性包括耐湿擦坚牢度和耐湿曲挠性。结果表明交联剂对涂饰特性有明显影响。

  • 标签: 涂饰革 交联剂 耐湿擦坚牢度 耐湿曲挠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改性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植物油用于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改性进展,最后对植物油在水性聚氨酯领域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植物油 胶粘剂 改性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对某品牌消费者消费行为和产品之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品牌有成功购买行为330名消费者进行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并对消费者取所购买产品基础特征进行采集;然后分别设定性别、年龄、收入、购买周期、心理接受价格作为消费者特征因素和产品颜色、材质、款式、跟高、平均成交价为产品特征因素。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因素采用统计学分析中描述性、相关性和因子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性别与产品款式、跟高和平均成交价这三项属性相关性是显著。而且男性消费者年龄与产品颜色,心理接受价格与产品平均成交价相关性是显著;女性消费者心理接受价格与产品款式和产品平均成交价是显著相关,收入与产品跟高相关性也是显著。同时,因子分析结果指出,鞋类消费者消费行为中,消费者心理接受价格(预期购买鞋子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能够成功购买产品关键因素之一。鞋类产品属性中,鞋类产品平均成交价格(鞋子单价)也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能够成功购买鞋子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消费行为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鞋类
  • 简介:本文采用同位索标记萃取方法,选用柠檬酸(cit),酒石酸(tar)及甘氨酸(gly)为配体(L).主要对Cr(Ⅲ)/L、Cr(Ⅲ)/RE(Ⅲ)/L及RE(Ⅲ)/L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配体分别为cit、Lar或gly时,Cr(Ⅲ)/Nd(Ⅲ)/L有杂多核配合存在.且L为cil时,络合比Cr(Ⅲ):Nd(Ⅲ):为1:1,L为tar或gly时.Cr(Ⅲ):Nd(Ⅲ)仍为1:1。

  • 标签: 杂多核配合物 同位素标记 萃取法
  • 简介:我国是皮革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并不是皮革奢侈品强国。本文从皮革与奢侈品概念关联入手,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揭示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行为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消费者人群购买行为与途径、理念与动机等,发现了中国皮革奢侈品行业存在问题,初步提出发展中国皮革奢侈品行业关键点在于“转变消费者观念”与“本土奢侈品品牌建设”。

  • 标签: 皮革 奢侈品 文化 品牌
  • 简介:这种乙烯三元共聚蜡.包含作为单体结构单元以下成分:35~95wt%乙烯:0.1~40wt%至少一种式I酯.其中R^1选自氢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基,R^2相同或不同,并选自氢和C1~C10烷基,R^3选自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基,以及n为2~100整数;和0.1~25wt%至少一种式Ⅱ羧酸.其中R^4选自氢、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基。

  • 标签: 三元共聚物 乙烯 制备 C10 C14
  • 简介: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一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复鞣填充效果。

  • 标签: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