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制革工业在生产出皮革的同时,每年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而含铬废弃物的利用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这方面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技术进展,为我国含铬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 标签: 制革 蛋白质 再利用 铬废弃物 铬革屑
  • 简介:采用气浮-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某制革厂制革废水,经过一年多稳定运行表明,在进水CODCr、BOD5和SS分别为2500mg/L、1000mg/L、1200mg/L情况下,处理后出水CODCr、BOD5和SS质量浓度分别为75~84mg/L、18-26mg/L、62-70mg/L,达到了一级标准。该废水处理工艺有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 标签: 制革废水 气浮 混凝沉淀 接触氧化
  • 简介:以壳聚糖为原料,双氧水、次氯酸钠和高碘酸钾分别作为氧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了3种氧化体系中氧化剂用量、反应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产物羰基含量的影响,最后对3种氧化体系中最高羰基含量的氧化产物进行红外谱图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在60℃下,双氧水最佳氧化参数是pH4.0,用量15%,6h,得到氧化壳聚糖的羰基含量为46.87%;次氯酸钠氧化参数为pH9.0,用量25%,3h,羰基含量为30.72%;而高碘酸钾氧化参数为pH3.0,用量100%,4h,羰基为94.45%。同时氧化后的壳聚糖红外图谱也显示了羰基吸收峰。SEM说明经过预处理氧化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形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表面由最初的光滑平整到粗糙不平。

  • 标签: 壳聚糖 氧化 双氧水 次氯酸钠 高碘酸钾
  • 简介:氧化淀粉可以通过Fenton试剂获得。在本实验条件范围内,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Fenton氧化体系氧化淀粉后羰基量最多的条件为pH为4,Fe2+浓度为0.04mol/L,40℃条件下反应,反应时间6h,羰基含量7.49%,羧基含量0.19%。两种基团比率与实验条件之间没有规律。

  • 标签: 淀粉 氧化 羧基 羰基
  • 简介:通过两种或三种材料结合鞣产生协同效应(SynergisticEffect)是提高皮胶原蛋白热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已研究的结果间接证明了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是两种鞣制在皮胶原纤维间构成了一种刚性模块(RigidMatrix)。这种RigidMatrix结构稳定且耐热性好,由此阻止了胶原分子在受热时的构型及构象的转变。为了明确RigidMatrix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氧化乳糖与3种金属盐的配位性能以及与皮粉的作用特性。根据元素分析测得配合物发生反应的摩尔配合比接近1∶1,利用FT-IR光谱证明氧化乳糖与金属盐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由13CNMR图谱可以知道具体发生反应的C位。对RigidMatrices与皮粉的作用特性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得到RigidMa-trix最佳组合。

  • 标签: 协同效应 刚性模块 氧化乳糖 金属盐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原位复合法制备了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首先制备pH值为8.5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然后参考制革工艺制备戊二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将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和其质量比500%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在50℃下于转鼓内转动9h后,自然干燥而得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状胶原基经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处理后,大小约为25nm纳米氧化锌颗粒已经在网状胶原基内生成。所制备的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收缩温度78.4℃)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纳米氧化锌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防霉性。

  • 标签: 胶原 氧化锌 纳米材料 抗菌
  • 简介:以制革废水中难以碱沉淀的铬为研究对象,以多金属鞣制模拟液为原料制备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对铬深度去除进行研究。配置不同配比的锆、铝、钛(Zr、A1、Ti)多金属模拟液,采用共沉淀-烧结法制备Al-Ti、A1-Zr、Zr-Ti双金属氧化物(DMO-M)。研究表明:750℃制备的DMO-M(Al-Zr)体系中生成了Al-Zr双质氧化物,温度升高至900℃,双质氧化物消失;DMO-M可以去除CA-Cr,DMO-M(Al-Zr)去除能力最佳;在DMO-M体系中Al离子有助于吸附,Zr离子具有高效选择吸附性。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电镜(EDS-SEM)对DMO-M进行表征。

  • 标签: 金属氧化物 烧结 吸附 废水
  • 简介:将用常规工艺浸水、酶脱毛的小牛皮,分别用不同用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钠、NA-N膨胀剂进行碱膨胀,测定碱膨胀不同时间碱皮和蓝皮Ts、膨胀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脱碱后裸皮进行组织切片后的显微镜观察图、成革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A-N膨胀剂处理后的效果比用氢氧化处理后的效果还要好,因此NA-N膨胀剂一种可以代替氢氧化钙作为小牛皮革的清洁生产材料。

  • 标签: 膨胀剂 羟脯氨酸 组织切片 清洁生产 小牛皮 制革
  • 简介: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由于鞣制介质等与常规铬鞣的截然不同,其铬鞣势必与常规工艺有所不同.利用自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铬鞣作了L16(44)正交实验.考察四个影响因素:皮张部位、压力、机械作用和铬鞣剂用量对两个指标收缩温度和Cr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固定鞣制时间为60min的最佳铬鞣条件为:压力7.5MPa,转速50r/min,KMC-2铬鞣剂用量6.0%的初步研究结果.

  • 标签: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 介质 铬鞣 机理 鞣制 皮革
  • 简介:制革行业产生大量的制革废水及污泥,污染环境.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使得制革污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铬以及有机质等.本文简述了目前几种制革污泥的处置技术,包括堆放、填埋、焚烧、建材和堆肥以及一种较为新型的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要彻底从源头来控制污泥产生的污染以及二次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是制革企业解决发展与污染矛盾的唯一途径.

  • 标签: 制革污泥 处置技术 制革废水 生物处理技术 填埋 焚烧
  • 简介:采用微乳法制备了氨基化二氧化硅(NH2-SiO2),并通过Mannich反应将杨梅单宁(bayberrytannin)接枝到氨基化二氧化硅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即二氧化硅接枝杨梅单宁(SiO2-BT)。对SiO2-BT吸附剂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系统的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包括pH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共存离子的影响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SiO2-BT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Cu2+,30℃时平衡吸附容量达到28.1mg/g,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增大。SiO2-BT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速率方程,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此外,SiO2-BT对Cu2+的吸附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容量大且易于解吸的特点,可用于水体中Cu2+的吸附去除。

  • 标签: 杨梅单宁 氨基化二氧化硅 CU2+ 吸附
  • 简介:采用电凝法处理鞣制废水,考查了电凝时间,电流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铁电极作为牺牲阳极。处理复合废水和鞣制废水的最佳条件分别是0.15A/cm^2,30min和0.70V,90min.可除去两种待查废水中超过99%的铬。实验结果表明电凝法可中和废水的pH,并提出了导致pH变化的机理。

  • 标签: 废水 鞣制 凝法 用电 pH变化 牺牲阳极
  • 简介:讨论了酶制剂在制革中应用,阐述了制革的浸水、脱毛、脱脂、浸灰、软化和猪皮臀部包酶等工序中酶制剂的应用情况、作用机理和一些典型的酶制剂的应用性能,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中和'增尺'酶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并对酶制剂在制革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酶制剂 制革 应用
  • 简介:阐述了原料皮浸水过程中所使用的浸水助剂的种类及它们的作用原理,从组成、使用性能等角度目前国内外一些典型的浸水助剂产品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国内浸水助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浸水助剂 制革 表面活性剂 使用性能 种类
  • 简介:利用溴乙酸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羧基化改性,制备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GO-COO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采用不同用量的GO-COOH通过物理共混分别制备了不同用量的GO-COOH改性的聚丙烯酸酯皮革涂饰剂,并应用于皮革涂饰。考察了皮革涂饰浆料配制过程中加料顺序对滤渣产生的影响;研究了GO-COOH用量对聚丙烯酸酯涂层的耐干湿擦性能、表面光泽度、耐折牢度及粘着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O-COOH在加入染料水并过滤除去滤渣之后再加入到涂饰浆料中,可以避免GO-COOH沉淀;在研究的GO-COOH用量范围内,GO-COOH的加入可以提高涂层的耐干湿擦性能、耐折牢度及粘着牢度,但是不会对涂层的光泽度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随着GO-COOH用量的增加,涂层的耐干湿擦性能、耐折牢度及粘着牢度越好。

  • 标签: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 聚丙烯酸酯 皮革涂饰剂 应用 性能
  • 简介:讨论了浸灰助剂的种类、功能及作用机理、从对浸灰过程的要求及浸灰助剂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角度,浸灰助剂主要分为5类即通用型浸灰助剂,脱毛型助剂,增加石灰溶解度及灰液悬浮稳定性助剂,抑制灰皮过度膨胀类助剂,松散胶原纤维类助剂。详细介绍了这5类浸灰助剂的主要组成、作用机理和典型的产品。也对浸灰助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浸灰助剂 功能 作用机理 制革 种类 用量
  • 简介:采用新型结构ABR处理皮革染料废水实验研究,通过监测其出水COD及染料的去除率,考查该ABR的处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并降解染料,随染料浓度的增加COD以及染料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此外,反应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进水水质变化时出水水质基本恒定。这些结论反映出该反应器对于降解染料废水具有很大优势,尤其适合处理成分复杂多变的皮革染料废水,为其以后在处理皮革染色废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前提。

  • 标签: 染料废水 ABR COD 去除率
  • 简介:这种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是一系列对皮胶原进行前期处理的酶制剂。该处理剂含有的酶制剂为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中的至少两种,且其中还含有pH缓冲剂或pH缓冲剂和添加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可以对整个加工单位的皮胶原进行处理,也可以进行局部处理.还可以对皮胶原进行水解软化处及蓝坯革处理

  • 标签: 皮胶原 处理剂 复合酶 中性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 简介:以毛皮脱脂废液作为研究对象,经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要求。考察了极板间距、通电时间、极板电压、脉冲频率、初始废液pH和温度对毛皮脱脂废液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脱脂原液pH值为6.83,处理水量为2.4L时,高压脉冲电絮凝电源脉冲电压30V,脉冲频率4000Hz,通电时间30min,极板间距1.5cm,废液温度35℃为其最佳处理条件,废液COD、氨氮、色度、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74%、70.69%、89.29%、99.71%。

  • 标签: 高压脉冲电絮凝 COD 总氮 色度 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