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的清洁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实现铬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脱铬效果,发现碱法处理样品脱铬效果较好,其最佳处理条件:用10%的氢氧化钠和200%的水在50℃下处理样品50min,然后按照比例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搅拌30min后,利用离心机使固液分离,达到脱铬的目的。此方法的脱铬率达到54%,对实现铬污泥的清洁化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铬污泥 清洁化 处理 碱法
  • 简介:酶法水解铬鞣革废物解决了鞣制和制革工艺中(削匀、革裁剪)的废物。这些废物中含有数量可观的蛋白原料和铬。一直以来都采用垃圾掩埋法处理它们,一方面会使蛋白原料被波费,另一方面也存在铬化合物会泄漏的危害。酶法水解交联蛋白的最终产物是蛋白水解物,已经发现了它们在一些新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残余的铬处理就是该文要讨论的问题。由于铬中较高的含铬量,它可广泛用于颜料生产中。但是如果小经过前处理,是无法用于颜料生产的。而在使用酶法水解铬废物时,加入了MgO作引发剂,这又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三步洗提法,调节所需pH值将残余铬中的Mg分离出来,有效率达84%。

  • 标签: 铬泥 含铬固体废物 洗提过程 Mg去除 颜料
  • 简介:实际生产中已证实含铬废皮渣水解后分离得到的铬因蛋白质含量高,如果直接经硫酸酸化制备所得的铬鞣液鞣革性能差,收缩温度低,制约了铬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基于此,本文采用酶水解铬的方法调控铬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1%时,铬中蛋白质含量能够降低75%以上,经硫酸溶解后浓缩得到回收铬鞣剂。在鞣剂铬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回收铬鞣剂鞣革与6%铬粉鞣制后的蓝湿革颜色相近,且回收铬鞣剂的吸收率达到78%,成革力学性能达到牛皮鞋面革的标准,表明处理后的铬能够用于制备应用性能良好的铬鞣剂,达到替代部分商品铬鞣剂的目的。

  • 标签: 铬泥 铬鞣剂 鞣革性能
  • 简介:本文以液体石蜡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复合催化剂PCY1进行催化氯化。详细地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氯气流速等因素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氯化石蜡35在35小时内完成.氯化石蜡52在10小时内完成氯气利用率超过98%。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反应速率,且研制的产品达到同类产品的标准。

  • 标签: 催化氯化 氯化反应 催化剂用量 复合催化剂 合成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 简介:2009年8月21日,第五期全国制革研究生动手能力学习班在河北省辛集市举行了毕业典礼,来自全国六所院校的2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培训,均达到了独立制作出合格革制品的水平,并顺利结业。本期学习班共评出2名学习标兵,6名优秀学员。

  • 标签: 学习 硕士研究生 毕业典礼 动手能力 辛集市 河北
  • 简介:为了增进乘客在旅途中的舒适,以及提高运行和维修效率,菲律宾宿务太平洋航空公司(CEB)最近引进了大量皮革坐椅.销售经理Candicelyog说,尽管皮革坐椅非常昂贵,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成本是会降低的,因为皮革比其它材料耐用,而且更加牢固。特别是在溅上湾物时易于清洁,这对于航班来说,意味着周转期更快,航行更准时。由此节省下来的费用还可席来降低票价。

  • 标签: 航空公司 太平洋 皮革 坐椅 维修效率 菲律宾
  • 简介:欧盟委员会发布2006/122/EC《关于限制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严格限制皮革及其制品中氟辛烷磺酸化合物的含量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引起国内皮革行业的强烈关注。从皮革及其制品中氟辛烷磺酸化合物的特性,皮革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相关禁用和限用法规,以及分析检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解析。

  • 标签: 皮革 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物 检测 替代品
  • 简介:在三伏流火、暑气蒸人的时节,从海滨城市青岛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杰利用暑假在青岛制革总厂举办了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学习班于2004年7月6日开学,8月6日结业,历时32天.

  • 标签: 王全杰 青岛 学习班 国家 主任 海滨城市
  • 简介:加快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融入是提升其实效性的重要着力点。调研显示,受传统思想桎梏和动力机制欠缺的影响,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实效尚未充分显现,基于此提出四川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在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方面的工作探索和具体实践。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轻化工程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