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爱尔兰畜牧业主要牲畜牛、羊的存栏量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的屠宰量也出现下降,原料皮供给减少。另外,国内市场上皮革及皮革制品的零售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 标签: 爱尔兰 供给 皮革制品 国内市场 市场需求 零售价格
  • 简介:虽然土耳其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了7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但其经济上仍处于困境之中,皮革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2000年,土从业人员减少了75%,除此之外,原料皮的进口量缩减,特别是从西欧国家的牛皮进口量明显减少,这主要是由于疯牛病的影响。最近两年,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稳定国内的财政、经济状况,使皮革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进口量 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土耳其 皮革工业 财政援助
  • 简介:近期有消息称,欧洲汽车皮革制革商新鲜生皮需求减少,这源于机动车辆皮革坊的新订单减少。然而屠宰场仍未准各降价,相反部分屠宰场要价更高。如果市场不再急需新鲜生皮,屠宰场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

  • 标签: 生皮 新鲜 欧洲 汽车皮革 屠宰场 机动车辆
  • 简介:今年,辛集制革行业产量和利润与去年相比略有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在国家强力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的大背景下,辛集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对制革工业区污水处理场进行扩建和改进,期间对企业实行限水限产,企业生产不能满负荷运行,导致产量下降。二是近两年市场需求旺盛的毛皮一体革今年不再红火,销售趋缓,影响业绩提升:而羊皮服装革市场需求仍然处于萎缩状态,对行业形成较大压力。

  • 标签: 辛集市 制革行业 产量 利润
  • 简介: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近几年,德国畜牧业主要牲畜牛、猪的存栏量继续减少,目前牛的存栏量为1.330万头,其中奶牛430万头,猪存栏量为2.650万头。因此.今后几年内德国进口牛、牛肉及相关产品的数量有可能继续上升。

  • 标签: 存栏量 德国 奶牛 数据显示 相关产品
  • 简介:近几年.乌克兰畜牧业传统的饲养动物牛、猪的存栏数逐渐减少,使得制革原料皮资源减少,制革厂的平均开工率不足30%,年加工原料皮22,000吨左右。在加工的成品革中.鞋用革占较大份额,主要供给国内的鞋厂。近几年.国内鞋类的产量急剧下降,与1990年相比.现在的产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因此国内市场进口鞋占很大份额。

  • 标签: 存栏数 乌克兰 份额 开工率 国内市场 供给
  • 简介:通过测定NaCl和Na2SO4对Cr(Ⅲ)和Al(Ⅲ)在胶原纤维上的结合量的影响及观察胶原分子在这两种中性盐存在时的聚集行为,初步揭示了NaCl和Na2SO4对胶原-铬和胶原-铝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NaCl可以通过破坏胶原表面的水膜,促进胶原聚集,从而有利于胶原与金属鞣剂的反应,使金属鞣剂在胶原上的结合量增加;Na2SO4也会促进胶原聚集,但由于SO42-对金属鞣剂产生了较强的蒙囿作用,整体上表现为削弱了胶原与金属鞣剂的反应。

  • 标签: 制革 铬鞣 铝鞣 胶原 中性盐
  • 简介:近几年来,澳大利亚制革原料皮市场渐渐活跃起来,出口到中国、泰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原皮数量明显上升。然而,从1999年底开始,澳大利亚牛的存栏数明显减少,与1998年同期相比减少了90万头。

  • 标签: 存栏数 中国 原料皮市场 澳大利亚 出口 泰国
  • 简介:在澳大利亚,近期令人失望的肉类生意和暴雨是导致屠宰量较低的主要因素。生皮产量因此而减少。澳元走强,澳元兑美元达到106。上述因素导致了皮革价格坚挺,制革商生意艰难。澳大利亚与亚洲有关的贸易活动减少,这是由于中国新年来临的缘故。

  • 标签: 澳大利亚 皮革 需求量 贸易活动 生意 屠宰
  • 简介: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梁百忍说,珠三角地区发展迅速,越来越强调环保,有些港商投资的工厂,包括漂染、皮革、化工及电镀,因这些行业的环保要求较为严谨,以致生存有困难。深圳其中一个区的皮革厂,由原本四十多家,减少至现在只剩下18家,他认为,受影响的厂家,应该寻求香港商会协助,向内地当局争取延迟搬迁或安排厂户搬到工业园。梁百忍表示,在供电问题上,广东省已积极投入资源,年底电厂发电量能足够应付需求,但在发达地区,因收地困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电网的建筑。他指出,不是全省都出现缺电问题,呼吁厂家要先了解当地情况才能做出投资决定。

  • 标签: 环保要求 皮革厂 行业 经济贸易 地区发展 供电问题
  • 简介:以蛋白酶高产菌株B.subtilisML为供体菌,提取其染色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完全酶切后,插入枯草杆菌载体pNQ122的相同酶切位点,连接后转化中性碱性蛋白酶基因双缺陷型菌株B.subtilisDB104。从含有氯霉素的酪蛋白平板上获得了20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克隆。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中性蛋白酶 基因 基因克隆 制草
  • 简介:分别研究了植物多酚、戊二醛和环氧化合物对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改性性能,对改性后的材料进行收缩温度、力学性能、自由氨基等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植物多酚对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抗撕裂能力和硬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有一定的增厚性;戊二醛改性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收缩温度大大提高,但是抗撕裂能力减弱;环氧化合物改性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收缩温度也相应提高。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环氧化合物 植物多酚 改性剂
  • 简介:全球对于有关污染问题的关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服所有的加工行业接受更加清洁化的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所以,皮革工业在压力之下势必寻求替代铬的有效鞣剂,天然产物即植物单宁重新得到重视。然而,由于采用植物鞣剂材料在排放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使得它的使用受限,排放物中的有机物较难被降解,会导致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传统的植鞣工艺需要部分浸酸,使用氯化钠抑制渗透膨胀,最后会使得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非常高。本研究主要试图采用环境友好性的植鞣工艺结合不浸酸鞣制以及应用水解蛋白酶改进植物单宁的消耗。这种实验工艺的单宁消耗达到95%以上,与传统的植鞣工艺相比增加了10%的消耗。鞣制成革的湿热稳定性能有些许改进;试验皮革的物理以及触觉评价都要明显优于传统鞣制皮革。表面着色评估表明在对照样和实验样之间的着色和遮光性能差异可以忽略;试验皮革显示了较好的纤维打开程度,裂口紧缩的纤维结构被很好的覆盖,说明酶助制革工艺并没有对皮革的纤维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优化体系亦在工厂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酶助鞣制工艺对改善皮革质量是有效的,同时降低了排放物中的总固体(TS)、氯化物以及COD含量。试验采用的酶助鞣制体系将会成为传统植鞣体系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可行选择。

  • 标签: 水解蛋白酶 鞣制工艺 植鞣工艺 环境友好性 污染问题 制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