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清凉化合的化学结构,清凉感的作用机理,影响清凉感的因素,新研究开发的清凉化合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清凉化合物 化学结构 作用机理 应用
  • 简介:冷冻保鲜是迄今为止效果较好、造价较低、保存时间较长的一种保鲜方法.通过对速冻装置的介绍,研究与发展的讨论,提出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计算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研究速冻装置中流动、传热、传质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速冻装置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流场
  • 简介:低温粉碎和一般称作深冷粉碎(亦称低温粉碎或冻结粉碎,为了区别,下文均称之为冻结粉碎)技术,已在食品工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等多种产业中得到应用。本文所述低温粉碎应用的冷源与冻结粉碎一样,是沸点为-196℃的液氮(以下简称LN2).二者的区别在于:冻结粉碎是将粉碎先行脆化,然后加以粉碎,而低温粉碎是将LN2向粉碎室内喷雾,使之冷却并保持在-20~50℃范围内进行粉碎,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LN2吸收,粉碎由气化后的N2气流输送至分离器,

  • 标签: 低温粉碎 新型 装置 气化 塑料工业 沸点
  • 简介:一直从事冷冻装置研发的日本阿比公司研制出一种不破坏食品成分,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的新型装置,现已投放市场。

  • 标签: 冷冻装置 日本 食品成分 新型装置
  • 简介:冰淇淋中奶粉替代的应用赵琦(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200000)陆苏丹(上海市牛奶公司,上海,200000)全脂奶粉或脱脂奶粉一直是冰淇淋生产的主要原料,它们是冰淇淋成分中非脂乳固体最主要的供源,同时还提供相当一部分乳脂肪。近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上...

  • 标签: 冰淇淋 奶粉替代物 应用 混合料 粘度 质量影响
  • 简介:谈制冷装置改造的合理性张丽萍程宏(吉林职业师范学院,长春130052)0前言近年来,冷饮业发展十分迅速,肉类、水产等大中型冷藏企业为适应消费市场需要,凭借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纷纷上马生产冷饮。他们把原有制冷设施改造成可以生产冷饮。不过有些企业由于盲目...

  • 标签: 食品加工 制冷装置 技术改造 合理性
  • 简介:流态化速冻装置配套风机的选择朱雪琴,吴运生无锡轻工大学0前言流态化冻结装置主要应用了单体冻结的原理,即在冻结过程中,冻品放在网带(或多孔板上,低温空气(约-35℃)自下而上强制通过孔板和料层,当空气流速达到一定值时,散粒状的冻品由于气流的推动,密实的...

  • 标签: TEA Tea-stalk Tea-stalk SEPARATOR COLOR separate
  • 简介:有机锡化合最初是作为PVC的稳定剂开发的,后来作为生物杀伤剂使用,年产量在一直增加。烷基锡分类,有单锡型(RSnX3),二锡型(R2SnX2),三锡型(R3SnX),四锡型(R4Sn);R为烷基或芳香基同锡共价结合;X表示C-Sn以外与锡结合的无机...

  • 标签: 有机锡化合物 检测方法 氯化三丁基锡 烷基锡 生理活性 试样溶液
  • 简介:酵母提取是一种国际流行的营养性多功能鲜味剂和风味增强剂,在欧洲占鲜味剂市场的1/3.均采用面包酵母,啤酒酵母,园酵母等为原料,通过自溶法包括改进的自溶法,酶解法,酸热加工法等来制备.

  • 标签: 酵母提取物 酵母深加工 鲜味剂 风味增强剂
  • 简介:韭菜籽为我国常见食用蔬菜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tuberosumRottl.干燥成熟的种子,韭菜籽作为壮阳补肾用入药在我国民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药食两用的韭菜籽的性质、特性,综述了韭菜籽提取的研究、应用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韭菜籽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通过对中药韭菜籽常规化学成分分析,韭菜籽是一种营养价值颇高的药食两用植物种子,韭菜籽含有相当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赖氨酸、烟酸和锌、钙和铁等矿物质元素,另外发现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含量也十分丰富。还综述了分离纯化出的皂甙、生物碱等化合物情况,就目前针对韭菜籽及其配料成分的药理研究、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等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韭菜籽 特性 应用 现状
  • 简介:速冻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慎就容易引起湿行程事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严重时还导致制冷压缩机的损坏。简要介绍了引起湿行程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供有关管理和操作人员参考。

  • 标签: 速冻装置 湿行程 预防措施
  • 简介:食品中存在的各种污染、农药和添加剂等化学可能会通过多种机制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形成累积暴露,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多以单一化学暴露为基础。近年来,化学累积暴露形成的健康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如类别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危害指数(HI)、相对效能因子(RPF)、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等也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化学物 累积暴露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国标法GB/T5009.48异烟酸-吡唑啉酮测定酒中氰化物产生浑浊的原因及其干扰因素,并对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在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氯胺T将氰化氧化生成氯化氰,然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作增溶剂,在胶束条件下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反应生成蓝色染料.结果方法产生浑浊的原因主要是酒中乳酸乙酯成分所致.在2.5g/LSIS胶束条件下,成功地消除了浑浊及基质成分乙醇的影响,并对方法产生增溶、增敏、增稳作用.CN-的线性范围为0~0.3mg/L,相关系数r=0.9995,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1.26×105L/(mol·cm).回收率为82.0%~104.0%,RSD为0.5%~4.9%,与吡啶-巴比妥酸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进后的国标法用于酒中氰化的测定,抗干扰力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 标签: 氰化物 测定方法 浑浊 乳酸乙酯 异烟酸-吡唑啉酮法
  • 简介:建立了用HPLC方法对葡萄籽提取中OPC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的建立是基于不同聚合度之间的原花青素具有不同的分子极性,进行HPLC分析时具有不同的保留时间。通过计算保留时间在0到60分钟所有物质的峰面积之和为单体和OPC物质的峰面积,由OPC和单体的峰面积占整个峰面积的百分比减出单体的含量来表示葡萄籽提取中OPC的含量。

  • 标签: 葡萄籽提取物 原花青素 低聚原花青素 HPLC 单体
  • 简介:本文在前人对壳聚糖基亚铁配合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壳聚糖吸附Fe^2+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对壳聚糖预处理方法的探讨,以及通过在匀速搅拌的壳聚糖溶液中,恒速滴定加入Fe^2+使之连续反应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了壳聚糖络合Fe^2+的反应条件,即在pH3~3.5之间,壳聚糖的浓度为5mg/mL,Fe^2+浓度为15mg/mL,搅拌反应0.5h到1h之间再静置反应10h后,极大地提高了壳聚糖对Fe2+的络合容量,最高可达637.5mg/g,并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为这种生物多糖铁在医药及食品等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壳聚糖 络合 络合容量
  • 简介:杏仁为我国北方特产之一.近几年,以杏仁为原料制做的杏仁露由于其冷、热饮皆宜,已成为男女老少喜爱的饮料.氢氰酸与醛酮类相结合以氰甙形态存在于蔷薇科(如李、桃、杏等)植物的果仁中.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这种甙类本身无毒,但与其共存的酶或胃酸可将甙类水解后释放出氢氰酸,以致中毒.

  • 标签: 杏仁露 氰化物 测定方法 卫生标准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中,52.6%(70/133)的化合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从马蹄叶茎中可以提取出具有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较强的抑菌物质,它对细菌的抑菌能力比对酵母菌和霉菌强.这种抑菌物质比苯甲酸钠的抑菌能力高,它的热稳定性较好,经121℃高温处理15min后,仍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 标签: 马蹄叶茎 提取物 抑菌性 检测 抑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