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超声波、加热、酸、碱等处理方法研究改善玉米蛋白可溶性的问题,探讨酶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的方法。结果表明:调节玉米蛋白悬浮液pH值为11,在超声功率45W,超声温度60℃条件下超声30min,可显著提高玉米可溶性蛋白得率;比较6种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Alcalase为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适酶解工艺是:底物质量浓度10.0g/100mL、加酶量2806U/g、反应pH值9.0、反应温度56.0℃、反应时间185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0±0.27)%,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l%内。

  • 标签: 玉米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分析
  • 简介:通过牛颈韧带制得弹性蛋白。分析弹性蛋白的氨基酸成分。通过SDS—PAGE确定弹性蛋白的难溶性以及弹性蛋白多肽的可溶性。为获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显示:在pH7.5时多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35%;对多肽还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弹性蛋白多肽浓度的升高,样品液的吸光值上升,其还原能力提高。

  • 标签: 弹性蛋白 特性 多肽 抗氧化活性
  • 简介:通过水提法探讨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蕨麻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做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蕨麻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OH、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参数是: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h、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蕨麻多糖含量为2.54%。蕨麻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O2-·自由基的‰分别为5.47,2.62,27.53mg/mL。本研究结果为蕨麻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蕨麻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 简介:采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花生粕,制备抗氧化肽。以水解度(DH)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以碱性蛋白酶为工具酶,考察底物浓度、酶添加量、时间、温度和pH值5个因素对水解度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酶解花生粕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7%,酶添加量2%(E/S),pH8.0,温度65℃,酶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花生多肽的水解度为14.86%,DPPH清除率为55.31%。

  • 标签: 花生粕 酶解 抗氧化肽
  • 简介:目的: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活性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脱脂乳粉为原料提取酪蛋白,经酶解,初步分离得到酪蛋白抗氧化肽。以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错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指标,采取单因素试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结果:酪蛋白抗氧化肽经胃蛋白酶消化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而在随后的模拟肠消化中抗氧化活性逐渐回升至消化前的水平。在模拟胃消化阶段.胃液pH对于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酶与底物比(E/S)越小,酪蛋白抗氧化肽活性保留得越多;在模拟肠消化阶段,底物浓度越大,其活性恢复得越缓慢。结论:酪蛋白抗氧化肽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为日常膳食中生物活性肽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酪蛋白 抗氧化肽 胃肠消化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研究酶膜反应器系统对酶活的影响,结果其对Alcalase具有很好的保留效果。其中蠕动泵运转过程对酶的破坏和超滤膜对酶的吸附是导致Alcalase酶活损失的主要原因。利用DesignExpert6.0.5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求得酶膜反应器制备燕麦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含量3%、加酶量3.2%、料液流量45L/h、操作压力0.07MPa、温度55℃、pH7.3。在该条件下产物的DPPH清除率可达57.39%。

  • 标签: 燕麦蛋白 酶膜反应器 抗氧化肽 中空纤维膜
  • 简介:分析了27种干红葡萄酒的CIELAB参数(L*,a*,b*,C*,h)、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Fe3+还原能力。利用CIELAB参数及总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对所选干红葡萄酒进行系统聚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CIELAB参数存在差异,干红葡萄酒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Fe3+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该4项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4项指标均与L*呈极显著性负相关。CIELAB参数(L*,C*,h)与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将27种干红葡萄酒划分成4大类,以RW2,RW3,RW9,RW8,RW23,RW21干红葡萄酒的色泽及抗氧化活性俱佳。

  • 标签: 干红葡萄酒 色泽 抗氧化活性 聚类分析
  • 简介:以扇贝加工副产物——裙边为原料,以水解度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从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中性蛋白酶作为水解削备抗氧化肽的较优蛋白酶,研究反应温度、pH值、加酶量、底物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单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单因素与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的回归方程.确定中性蛋白酶水解扇贝裙边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是:反应温度45℃,pH8,底物质量浓度40mg/mL,加酶量12.9%,反应时间6h。最佳水解条件下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为25.64%。

  • 标签: 扇贝裙边 中性蛋白酶 抗氧化性 水解度 活性肽
  • 简介:为开发燕麦芽茶,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燕麦萌发,测定总多酚等7种水溶性成分在不同发芽期的含量,确定最佳发芽期并评价燕麦芽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44h为最佳萌发期,此时芽长4-5cm,可溶性糖、蛋白质、总酚、VC、Fe离子和Ca2+含量分别由原来的4.8%,11.63%,5.63%,3.1mg/g,96mg/100g,98mg/100g增至12.71%,13.04%,9.97%,26.9mg/g,137mg/100g和142mg/100g,而β-葡聚糖含量从3.16%降至2.89%;燕麦芽总多酚含量(x)在2.9-17.4mg/mL,VE(y)在0.174-0.399mmol/L范围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相当,y=0.015x+0.1437(R2=0.9859);x在0.29-1.74mg/mL范围与y在0.796-0.811mmol/L范围对Fe3+的还原能力相当,y=0.0138x+0.7935(R2=0.9814)。可通过发芽技术开发具有抗氧化活性以及富含可溶性糖、蛋白质、Ca、Fe及VC的燕麦芽茶。

  • 标签: 燕麦萌发 燕麦芽茶 水溶性成分 总多酚
  • 简介:从来自全国各地120余份土样中筛选得到1株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生产菌株1504,经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1504为黑曲霉。以黑曲霉1504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亚硝酸钠化学诱变以及紫外-亚硝酸钠复合诱变3种方法对其进行诱变育种,通过3步筛选的方法筛选高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的突变菌株。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发酵试验,最终选育出1株胞外葡萄糖氧化酶产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UNⅡ021,该菌株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达到186.32U/mL,为原始菌株的3.8倍,经5代传代试验表明,其产酶能力稳定。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黑曲霉 紫外诱变 亚硝酸钠诱变 复合诱变
  • 简介:通过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损伤,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丝胶抗氧化肽段SP2、SP3低、中、高质量浓度(50,100,200μg/mL)对细胞免受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P2和SP3(100,200μg/mL)处理组显著提高了细胞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SOD,CAT和GSH-Px酶水平(P〈0.05)以及细胞的NO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细胞中MDA水平(P〈0.05)。SP2、SP3肽段对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本研究为开发丝胶抗氧化肽功能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合理开发和利用丝胶提供了新的途径。

  • 标签: 丝胶 多肽 H2O2 细胞 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