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进口农产品占国内农产品市场份额日益增大。据统计,今年1-6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73.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进口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市场份额日益增大的进口农产品,对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影响和引导作用逐渐增强,而且影响逐渐从大豆、白糖、稻米等品种,向棉花、玉米、小麦、油脂等市场扩展蔓延。有专家表示,

  • 标签: 产品发展 进口农产品 关税 市场份额 市场供求关系 出口总额
  • 简介:一个最近被多方议论的话题是,洋酒、葡萄酒对白酒市场的冲击。而这样的判断之所以被深信不疑,最重要的原因并非来自于最终的数据,而是我们环顾身边时切实的感受。如果说几年前洋酒和葡萄酒带来的有限压迫感还只能促使我们去思考与80后以及更未来的消费群体沟通的话,那么如今的现实则是,在白酒自以为长袖善舞的商务和政务领域,它们已毫不客气地展开入侵。

  • 标签: 消费群体 逆转 白酒市场 葡萄酒 洋酒
  • 简介: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于6月16日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经费预算削减了数百万美元,以限制对上届国会通过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食品安全法"实施的资金投入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资金投入 美国 经费预算 华盛顿 管理局
  • 简介: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食品供应的充足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稳定。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引起食品供应问题造成的危害,需要建立食品应急保障供给机制

  • 标签: 食品应急保障 应急供应 应急采购
  • 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最新合作研究发现,水稻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调控水稻的粒长和品质,这为水稻粒形的分子设计、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近日,国际着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 标签: 种质创新 中国水稻研究所 新品种培育 稻粒 生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 简介:为获取一种营养、口味独兼食疗作用的复挂面,燕麦、马铃薯为对象,统研究了最佳配比、小麦粉改良剂和干燥对其品质的影响,并构了非拟的复挂干燥型.结果表明:小麦粉改良剂和干燥对挂品质影响显著,佳配方:谷朊粉8%,魔芋粉0.3%,聚丙烯酸钠0.15%;

  • 标签: 马铃薯 成型机制 挂面 燕麦 复合 品质影响
  • 简介:专业化还是多元化,这是企业的一个经典命题。孤立地探讨这个问题毫无意义。然而,对于大多数非液体类食品上市公司而言,或者由于市场空间的有限性限制了企业在原有经营领域的继续扩张;或者由于产业的成熟和技术的普及使用是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下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抑或是产业进入衰退期造成了这些企业必须面临这种抉择。本文选取24家非液体类食品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比,旨在探讨非液体类食品公司是否适合上市,上市后多元化经营的效果是否足够好。

  • 标签: 多元化经营 上市公司 食品公司 液体 经营分析 市场空间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食品专业高校教学的需要,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本文研究探讨了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构建并总结了经验.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和各方面能力.

  • 标签: 食品标准与法规 多元化教学
  • 简介:按照IS09001:2008的思路,提出了构筑ISO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PDCA循环,建立长效机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 标签: 面粉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长效机制 构筑
  • 简介: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福建省通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深入扎实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部署各地各部门加强种养、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大力抓好食品安全七大体系建设,重点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消费。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福建省 安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制 食品放心工程
  • 简介:蛋白质微胶具有优异的尺寸效应、生物兼容性和疏水分子荷载能力.可望成为新一代功能性食品配料。本文对蛋白微胶的制备技术,形成机制及调控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蛋白质聚集行为控制与蛋白质微胶形成的关系;提出营养微胶的概念;对蛋白质微胶形成时蛋白与植物多酚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蛋白质微胶的界面吸附行为和凝胶特性及其在真实食品体系的应用情况。

  • 标签: 蛋白质 微胶 营养 输送
  • 简介:复旦大学吴晓晖课题组利用piggyBac转座子插人突变小鼠资源,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45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GPR45调控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及机体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

  • 标签: 能量代谢 复旦大学 分子机制 调控 肥胖 机体
  • 简介: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是与市场上具有特定资格的主体的特定行为相联系的。资格来源于行动,又对行动具有表证作用。本文首先构造一个由行为与资格维度共同定义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空间,即AQS空间。它被“X灰色地带”贯穿.由“放心区”、“良心区”、“牌坊区”和“黑心区”组成。然后,发展了以成本赋值的AQS安全空间,并分析了市场主体名实背离的情况下,AQS空间中均衡点非正常偏移的机制

  • 标签: 涉农供应链 食品安全 行为 资格 损害性映射
  • 简介:以酿制冰葡萄酒的主要品种——威代尔葡萄为试材,研究威代尔葡萄果实中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以及合成2-苯乙醇的前体物和中间产物在成熟、后熟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并结合产地气温变化,探讨2-苯乙醇的合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葡萄中2-苯乙醇的合成途径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花后130d,即当地气温骤降后苯丙氨酸含量迅速增加,同时苯乙胺含量迅速降低,2-苯乙醛含量维持在低水平浓度,而2-苯乙醇含量显著提高。由此得出结论:威代尔葡萄后熟期间特征性香气成分2-苯乙醇的合成源自苯丙氨酸,其中间产物可能为苯乙胺和2-苯乙醛。2-苯乙醇的合成,含量的显著提高与产地气温的骤降有关联。

  • 标签: 威代尔 香气 2-苯乙醇 合成
  • 简介:为了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发酵产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α-L-鼠李糖苷酶活力,考察外加碳源葡萄糖、氮源及生长因子对棘孢曲霉JMUdb058固态发酵产α-L-鼠李糖苷酶的调控机制,并以之为依据优化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淀粉对α-L-鼠李糖苷酶的产生具有代谢调节作用;外加氮源能大幅度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活力;相比用硫酸铵为氮源,用豆饼粉为氮源时,由于其中含有淀粉而导致酶合成量降低;磷酸氢二铵比其他铵盐和硝酸盐更能促进α-L-鼠李糖苷酶的合成。添加富含氨基酸的生长因子有利于α-L-鼠李糖苷酶的合成。棘孢曲霉JMUdb058发酵产α-L-鼠李糖苷酶优化后的培养基是:柚皮5g,磷酸氢二铵0.5g,酵母浸膏0.075g,水5mL,此时α-L-鼠李糖苷酶活力达到10.60IU/gds,比初始培养基的酶活力提高了84.67%,比其他文献报道的最高酶产量提高了1.5倍。优化后的培养基大幅度提高了棘孢曲霉固态发酵α-L-鼠李糖苷酶的活力,为该酶的发酵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棘孢曲霉 固态发酵 α-L-鼠李糖苷酶 代谢调控 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