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选取8种不同类型的小麦粉进行品质特性测定,应用中种发酵法制作汉堡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对不同类型小麦粉品质特性与汉堡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小麦粉粗蛋白、湿面筋、面筋指数、形成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吹泡w值均与汉堡的总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适合制作汉堡的小麦粉指标大致为:粗蛋白11.2%~11.8%,湿面筋30%~32%,面筋指数≥40%,形成时间3~9min,拉伸面积90—150cm^2,最大拉伸阻力400-600EU,L值≥70mm,W:300~350×10^-4J。

  • 标签: 小麦粉 汉堡质量 品质测定 相关分析
  • 简介:混合实验仪(Mixolab)是一种可以同时对小麦粉中面筋的强度和淀粉的糊化等特性进行研究的仪器.利用混合实验仪测定了50份小麦样品籽粒全粉(简称全麦粉)的综合流变学特性,并与相应的小麦粉样品粉质仪、拉伸仪的测定结果对比.

  • 标签: 小麦样品 实验仪 品质指标 快速检测 混合 流变学特性
  • 简介:本文以茶叶籽毛油为原料,通过水化脱胶、化学脱酸、吸附脱色和汽提脱臭实验,确定精炼工艺操作参数,制备得到茶叶籽精炼油。

  • 标签: 茶叶籽油 精炼
  • 简介:螺旋藻是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一种高蛋白营养源。富含多糖、蛋白质、多种有效成份;本项研究对其干粉进行处理,酶解,制成母液,同时对关键性的技术环节作了介绍,为综合开发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酶解 螺旋藻 研究
  • 简介:主要研究在各种条件下啤酒酵母对重金属铜离子吸附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测量实验前后铜溶液的吸光度,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应的吸光度求得溶液中铜的含量,得出前后铜含量之差算出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5,加菌量0.05g为最佳吸附条件。

  • 标签: 酵母菌 吸附 CU^2+ 吸光度 去除率
  • 简介:介绍谷物品质流变学特性分析仪器-Mixolab混合实验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在面粉和其它谷物淀粉中的应用,以及对粮油加工、食品工厂和科研单位等部门行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Mixolab 流变学特性 热机械学特性 烘焙 蒸煮
  • 简介:小包装的称重包装是食品、种子和化工等行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本文作者针对称量装置在应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动态过程中出现了精度低,重复性差、易受干扰和功能单一等不足,通过应用PLC作为动态称量包装测控设备,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措施和动态控制方法,实现了称量包装自动化生产中动态称重的高精度计量。

  • 标签: PLC 动态控制 灵敏度 准确度 称重包装 电子自动包装秤
  • 简介:磨粉机的小麦研磨长度,即麦粒在研磨时间内,快辊超前小麦所走的距离和慢辊滞后小麦所走的距离之和。磨粉机小麦的研磨长度与快慢磨辊的直径、快慢辊的转速、转速差及麦粒大小有关。通过辊式磨粉机的小麦研磨实验,进一步明确小麦的研磨长度,为新型磨粉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磨粉机 研磨长度 研磨效率
  • 简介:对38种系统粉进行了理化指标和流变学特性测定,在实验制作油条并进行了质量评价。通过分析面粉理化及流变学特性与油条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表明来自不同系统的粉样因其理化及流变学特性不同,所制作出的油条质量存在差异,系统粉的灰分、白度、粉质吸水率、最大拉伸阻力、吹泡P值、L值和P/L比值对油条的质量总分有显著影响。制作油条效果较好的系统粉的灰分含量低于0.65%,白度高于80%,粉质吸水率55%~60%,最大拉伸阻力400~660EU,吹泡P/L比值在0.35.0.7范围。

  • 标签: 系统粉品质 油条质量 相关性
  • 简介:小麦制粉检测技术贯穿于制粉企业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各个环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制粉检测技术及设备、仪器做一概述,以其为企业提供参考,同时展望制粉业检测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研发思路,迎接未来我国小麦制粉行业迈向高度自动化所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 标签: 企业核心竞争力 小麦制粉 检测技术 技术发展趋势 产学研相结合 原料采购
  • 简介:目的:建立志贺氏菌的快速LAMP检测技术。方法:以志贺氏菌ipaH基因为靶序列.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同时检测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建立LAMP检测病原菌的方法,并对LAMP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比对。结果:LAMP方法的检出限为4×100CFU/mL.荧光定量PCR的检出限为4×101CFU/mL,实验结果可用肉眼观察。结论:LAMP检测方法不仅能够达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准确性.而且检测限低,灵敏度高。

  • 标签: LAMP 志贺氏菌 检测 荧光定量PCR
  • 简介: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专业,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食品检测人员,设置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食品检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结合大量重庆地区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设置以及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等角度介绍了课程设置,为广大兄弟院校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 课程 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