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方法对重闪烁PbWO4微晶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PbWL吸收边EXAFS谱,主要研究了PbWO4中Pb^2+W^6+近邻结构。结果表明,W周围氧离子配位数键长没有显著变化,而Pb周围氧配位数分布则有改变,说明其中可能有间隙氧存在。同时也简要讨论了间隙氧对PbWO4发光影响。

  • 标签: 重闪烁体 PBWO4 EXAFS 间隙氧 发光 配位数
  • 简介:本文介绍我们近年来开展单个流体包裹同步辐射无损分析研究所取得进展,建立适合分析包裹微区光斑观测地准系统,解决样品制备问题,对批典型流体包裹微量元素分布作了探测,并由较大包裹发展到较小包裹,由定性分析逐步发展到定量分析研究。

  • 标签: 单个流体包裹体 同步辐射 无损分析 微量元素分布 石油 天然气
  • 简介:论文介绍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实验条件下,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对单个流体包裹作无损成分分析实验探索,包括样品制备、流体包裹鉴别选择及在工作平台上对它们作显微对光、进行探测等。在20μm×10μm10μm×10μm束斑下对几种类型流体包裹作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物包裹与主矿物中所含微量元素种类比较致,只是在含量上有明显区别,它可以指示某种金属矿床某种伴生矿存在;而储集层中不同油井层位有机包裹中所含微量元素特征,可用于研究油气成因演化。

  • 标签: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微探针 流体包裹体 无损分析 石油 天然气
  • 简介:本文简述流体包裹研究意义。介绍在BSRF实验条件下,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对单个流体包裹作无损成分分析实验探索,包括样品制备、流体包裹鉴别选择及在工作平台上对它们作显微对光,进行探测等。在20×10μm^210×10μm^2束斑下对几种类型流体包裹作了测试分析,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 标签: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微探针 流体包裹体 无损分析 矿物 成矿流体
  • 简介:年来,通过对浙江越窑古青瓷,河北邢、定、井陉窑精细白瓷,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南巩县黄冶窑唐三彩,陕西西岳庙建筑古陶元素谱SRXRF无损分析数据进行了多元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古陶瓷中元素谱具有产地年代特征。通过无损分析,可能解决陶瓷考古界某些难以解决产地归属年代认定问题,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古陶瓷 元素谱 SRXRF 产地 年代特征 无损分析
  • 简介:流体包裹保留了古地质时期流体原始组成,为矿物形成提供有价值物理化学信息,对单个流体包裹无损成分分析,成为国际地学领域重大前沿课题。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微探针以其在微量微区分析上优势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力工具。我们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IA新束线上,用这种微探针开展了单个流体包裹无损分析实验研究。用特制狭缝系统,从能量为3.5-35kev同步辐射X射线中得刮10×10μm^2微束,通过显微对光调整使它入射到选定大小适当单个流体包裹样品上,其所产生荧光用来确定流体中所含元素丰度。用NIST612标样,测定了目前实验条件下元素最小检测限(观测时间为1000秒),检验了这种方法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组典型有机包裹样品分别单个作无损成分分析,给出了K、Ti、V、Cr、Kh、Fe、Ni、Cu、Zn、Rb、Sr、Y、ZrPb等14种元素半定量测试结果,并说明这些结果可用来研究包裹所在储层沉积环境以及包裹体形成时捕获油气母源问题。

  • 标签: 单个流体包裹体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束 无损分析 矿物
  • 简介:本实验目的是研究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XRF实验装置对地质样品中元素、特别是对轻元素检测能力,并探讨利用目前这套装置检测流体包裹样品时若干问题。样品是以国家标准物质GBW07106为基体,加入定量NaCl,KCl,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厚样片。测量在BSRFXRF实验站进行,储存环电流约为40mA。样品与Si(Li)半导体探测器距离为2cm。同步辐射源束斑为20×20μm^2。实验在大气条件下进行,采谱时间为200秒。计算了各元素相对检出限、采样深度、采样量绝对量检出限(达10^-8-10^-10g);并讨论了现有条件下分析流体包裹样品时可测量元素范围、包裹深度测量方法及深度对元素XRF强度影响,实验设备最佳几何配置等问题。

  • 标签: 分析 矿物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 同步辐射X荧光法 检出限 流体包裹体
  • 简介:用同步辐射X荧光微束扫描技术测量了未经处理,腹腔注射CdCl2及注射后用新型络合剂促排三组Wistar大鼠肾切片。结果表明Cd主要分布在肾皮质部分,而髓质部分含量很低。用多元素统计分析探讨了元素间关系;在正常鼠肾中,元素分布基本上聚类成两大类。其中微量元素Cu,Zn,MnSe为类,它们在肾中分布有较强共位性,处于平均状态;急性中毒时,Cd与Se距离最近。有较强相互作用。其次是与Ca,此时元素分类不明显,平衡被打乱;中毒后用新药促排SeZn强相关并聚为类,其它元素间相关性变弱,元素基本上又趋于分为两类。

  • 标签: 微量元素 多元统计分析 同步辐射微束扫描分析 元素位置分布 肾损伤 急性镉中毒
  • 简介:油砂是储层中显示油气主要矿物之。本文描述了柴达木盆地油砂中油气层组N12/N^21单个流体包裹特征.给出了它们SRXCRF微束无损分析结果。对同层位共同性及不同层位间变化特点作出了讨论.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油砂层 流体包裹体 SRXCRF 微束无损分析
  • 简介:实验观测到X射线反向曲线具有双晶特征。研究表明缺陷聚集在孪晶晶界。应力在晶界边缘处得到释放。应力释放导致享晶其它缺陷形成。由于缺陷形成在缺陷附近产生无位错无应力或低位错小应力区。因此我们提出种孪晶模型来解释实验结果。应力(主要是热应力),化学配比偏离杂质非均匀分布是液封直接(LEC)InP单晶生长过程中产生孪晶主要因素。研究了液封直拉(LEC)InP(111)面上孪晶。本文中讨论了上面提到孪晶模型实验证据如何得到无孪晶液封直接(LEC)InP单晶。

  • 标签: INP 孪晶 晶界 同步辐射 磷化铟 面缺陷
  • 简介:利用同步辐射(BSRF)漫散射站四圆衍射仪,对SiC单晶结构进行了判定以及对利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生长3C-SiC/Si(001)中孪晶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六方{10-15}极图证明了该SiC单晶为6H(H为Hexagonal缩写)结构。对3C-SiC外延薄膜,Φ扫描证明了3C-SiC外延生长于Si衬底上,外延取向关系为:(001)3C-SiC//(001)Si,[111]3C-SiC//[111]Si。3C-SiC{111}极图在x=15.8°出现了新衍射,采用六方{10-10}极图以及基体倒格点111、孪晶倒格点002Mapping分析了x=15.8°处产生衍射为3C-SiC孪晶所致,并利用ω扫描估算了孪晶含量约为1%。

  • 标签: X射线四圆衍射仪 SiC体单晶 3C-SiC外延层 孪晶 APCVD 碳化硅
  • 简介: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纳米非晶态NiBNiP合金催化剂XAFSXRD结果表明,在300℃温度退火后,纳米非晶态NiB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晶态Ni3B中间态;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直接晶化生成稳定晶态NiNi3P。在500℃温度退火后,NiBNiP样品都晶化为金属Ni,但NiB样品中Ni原子周围局域结构与金属Ni箔几乎相同,而NiP样品由于Ni原于受到元素P影响,生成晶态Ni结构有较大畸变,结构与金属Ni相差很大。

  • 标签: XAFS方法 纳米非晶态合金 NiB合金 NiP合金 结构 镍硼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