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防化侦检领域的压电晶体微天平(QCM,quartzcrystalmicroblance)免疫传感器,研究了蛋白A-IgG法固定抗体的免疫敏感膜制备工艺,讨论了蛋白A固定量、抗体量对频移的影响,使用固定有羊抗鼠IgG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可在6.35~127μg/ml范围内测定鼠IgG,线性方程为:△F=2.0957C-1.0587,r^2=0.9917,精密度为5.13%。

  • 标签: 固定 抗体 蛋白 压电免疫传感器 影响 定量
  • 简介:通过理论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了KBe2BO3F2(KBBF)晶体的光学倍频特性,得到了Nd∶YVO4激光6倍频输出的深紫外激光光源(177.3nm)的相关技术参数。结果对于KBBF晶体用于产生深紫外全固态激光(DPL)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KBBF晶体 倍频特性 深紫外光源
  • 简介:纵观中东列国的装备竞赛,以色列的武器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总是处于劣势。在阿拉伯世界国家从东方国家和西方世界顺利地获得新型现代化坦克的同时,以色列得到的只有“谢尔曼”和AMX-13坦克,其中后者与其说是坦克,还不如称其为轻型坦克歼击车。以色列只能无奈的吞下苦果——战时期淘汰的“谢尔曼”,英国“百人队长”和美国的M48坦克,这些战车都是破旧不堪,甚至无法使用。没有一个国家同意卖坦克给以色列。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国家“偶尔”同意向以色列出售新式现代化武器,例如喷气式战斗机,但是新型坦克就不可能了。基于迫切需要,以色列不得不自学装甲技术,通过改装车体,换装火炮和发动机使几近报废的坦克重新“焕发青春”。阿拉伯世界国家与以色列的竞赛变成了西方和苏联先进主战坦克与型号老旧并经过改装的简单坦克之间的对峙。

  • 标签: 主战坦克 以色列 喷气式战斗机 坦克歼击车 东方国家 二战时期
  • 简介:通过对多种萃取溶剂、内标物、衍生化条件、GC-MS联用条件进行选择,采用质谱选择离子检测,建立了土壤中苯氯胂和苯氰胂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使土壤基质中苯氯胂和苯氰胂的最低检测含量可达到0.02mg/kg,特别是可用同一种方法在同一实验中测定这两种化合物的衍生物,更体现了该检测方法的优越性。

  • 标签: 定量检测 选择离子检测 检测方法 含量 GC-MS 内标物
  • 简介:介绍了几种常用计数对β,γ及β+γ辐射条件下的响应情况,给出了研究方案,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其中几种用于β,γ混合场中作辐射监测和沾染检查是可行的。

  • 标签: G-M计数管 辐射响应 辐射监测仪器 β辐射 Γ辐射
  • 简介:GM计数是核仪器仪表常用的一种探头,提出并采用了一种研究GM失效规律的基本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正在使用的仪表中的GM,用测得的性能参数建立数据库,确定失效判据和失效模式,将子样样品数恢复成开始投入使用时的样品数,利用线性拟合法求出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参数m,γ,t0,进而求出平均寿命,失效率等特征量。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两种GM的失效规律,根据它们的失效规律确定其使用寿命为18-20年,在此期间的失效率分别为5×10^-6/h和4×10^-6/h.

  • 标签: GM计数管 可靠性 寿命 失效规律 核仪器 体性拟合法
  • 简介:正文(4号仿宋体)一级标题(4号黑体,各标题前均空两格,采用大写数字)级标题(4号楷体加黑)三级标题(4号仿宋体,三级标题以后都与正文同一字体)表格标题(5号黑体、居中)表格内容(5号宋体加黑、居中)

  • 标签: 标题 宋体 大写数字 正文 黑体 表格
  • 简介:主要介绍了碳纳米在检测,防护、洗消等防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浮动催化法制备碳纳米的影响因素的控制和选择,得到了制备纯净碳纳米的优化条件。同时,讨论了浮动催化法制备碳纳米的各工艺条件对碳纳米形态的影响规律。SEM、TEM、HRTEM、Raman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在选择该文的条件下可以生长出纯净的碳纳米,为进一步开发碳纳米在防化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制备 浮动催化法 微观结构 生长过程 防化领域
  • 简介:采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一款GM计数对γ的能量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能量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说明该模拟计算方法应用在计数的设计和应用中是可行的.

  • 标签: GM计数管 能量响应 蒙特卡罗方法
  • 简介:提出以大型试验批个数来确定身武器生产定型时机的方法,并依据统计决策与贝叶斯分析方法,结合专家信息与收集的数据,对身武器生产定型时机作出量化判定,为定型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 标签: 身管武器 生产定型 时机 贝叶斯分析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2年10月18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家机构研究人员正在为军方开发一种新型制服,这种制服的布料用一种新型碳纳米纤维材料制成,可防御化生战剂。这种布料能从透气状态迅速转变到防护状态,它的膜上有许多微孔,由仅几纳米宽的垂直均衡的碳纳米(CNT)构成,高度透气,并用一种化学毒剂反应功能层进行了修饰。如果直接用化学毒剂攻击膜表面,就会引发反应使纤维转变为防护状态,即关闭CNT微孔或让被污染的表面层脱落。

  • 标签: 碳纳米管 纤维材 防御 麻省理工学院 防护状态 化学毒剂
  • 简介:研究了2',3'-脱氧肌苷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采用反相色谱系统的C18分离柱、甲醇一磷酸盐缓冲液作流动相,2',3'-脱氧肌苷与其杂质能迭基线分离.建立了定量测定2',3'-脱氧肌苷含量的色谱方法,测定了不同台次合成的样品.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相对标准偏羔在2%以内,相对误差在±3%以内。

  • 标签: 2' 3'-二脱氧肌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 简介:介绍了氧联双苯胂的容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氧联双苯肿在弱碱条件下被碘定量氧化生成苯胂酸,过量的碘溶液遇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可指示终点,使终点明显易见。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新颖,可操作性强,相对误差±2%。

  • 标签: 氧联双二苯胂 容量分析 二苯胂酸
  • 简介:用GC/MS技术对苯氰胂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定量分析条件。用内标法绘制了苯氰胂的标准曲线,并测定了苯氰胂的回收率。

  • 标签: GC/MS 定量分析 二苯氰胂 化学毒剂 化学武器
  • 简介:芋螺是生长于热带海域的软体动物,全球约有500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我国近海的芋螺科约有70多种。芋螺毒素是芋螺毒液中的一些小分子多肽类组分,据估计每一种芋螺的毒液中约含有i00余种不同的药理活性组分,且不同种的芋螺毒液组成不同,所有自然界生存的芋螺,毒液中含有的药理活性组分可达到50000种之多,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多肽库。

  • 标签: 芋螺毒素 毒液 药理活性 肽类 肽库 二硫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