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决预制棒直径的增加和拉丝速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光纤内部应力增大的问题,提出利用退火炉改善光纤内部应力的方法,并且从理论上分析了应用退火工艺改善光纤内部应力的原理。通过对比实验,得到退火工艺对光纤衰减、翘曲特性和光纤脆性的影响。在退火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光纤在1310、1550nm波长的衰减典型值分别为0.317dB/km、0.182dB/km,翘曲度值在14m以上,光纤的剥纤断纤率降低到0.08%。

  • 标签: 光纤退火 内部应力 瑞利散射 翘曲 光纤脆性
  • 简介:简要介绍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发展概况,从基因表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重点讨论了生物分子光子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明基于分子光学标记的光学成像技术是重要的实时在体监测手段,最后简要讨论了医学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功能成像和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原理.

  • 标签: 光电技术 医学诊断与治疗 分子光子学 医学成像
  • 简介:本刊讯Britton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最新成果被OSA出版物网站选为ImageoftheWeek(Feb.,2,2009)。星形胶质细胞是大脑中数量众多的一类非电兴奋性细胞群体,它们通过钙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和其他脑细胞间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而积极参与脑功能活动。然而,目前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所用到的刺激方法,包括机械刺激、电刺激、解笼锁和药物刺激等,不能满足对其基本功能包括机械刺激、电刺激、解笼锁和药物刺激等的细致研究。曾绍群教授、周炜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的新方法。

  • 标签: 生物医学光子学 星形胶质细胞 飞秒激光脉冲 机械刺激 药物刺激 Image
  • 简介:基于热作用下生物组织特性的理论,描述了最新的理论研究进展,介绍了将光学监测技术用于热致组织特性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典型的实验结果;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与损伤特性的关联;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对脱水量的依赖性;热作用下血液灌注的光学成像监测.将光电技术用于热作用过程中生物组织特性变化的监测,对进一步完善热疗理论、实现热疗的在体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标签: 热作用 生物组织特性 光学监测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损伤特性
  • 简介:为获得可见光波长范围的大角度减反射光学薄膜,采用电子束蒸发斜角蒸镀工艺,按照设计好的膜系,通过蒸镀一系列低折射率膜层,最终得到在380~780nm波长间,入射角0~70°,平均反射率低于1%的光学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斜角蒸镀工艺镀制出折射率从基底到空气的渐变多层膜结构以取得优良的减反射效果是可行的。

  • 标签: 可见光区 大入射角度 减反射薄膜 斜角蒸镀
  • 简介:2013年5月25-26日,第六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会议(The6thInternationalPhotonicsandOp—toElectronicsMeetings,POEM2013)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召开。开幕式上,美国光学学会的首席执行官ElizabethA.Rogan女士和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骆清铭教授到会致辞。4名本领域权威专家作全体大会报告,分别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及超高效光电学研究中心执行研究主任MartinGreen,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桂冠院士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生物医学光子学 成像技术 电子学会 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