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筒式电热蒸馏水是一种常用的制作蒸馏水设备,因为它结构简单,价格低,所以被相关单位广泛使用。但是它在使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大,不能停水等缺点,因此利用二次供水方式加以改造,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安全可靠的作用。

  • 标签: 筒式电热蒸馏水器 节水 安全 二次供水
  • 简介: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消息:在收悉岛津公司《镍-63用于相色谱仪的豁免申请》后,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的有关规定和专家审查意见,经研究认为,岛津公司进口的电子俘获检测(ECD,型号分别为:ECD-2010、ECD-9)中镍-63放射源的活度不大于3.7E+8Bq/台,虽为V类放射源,但由于其活度很低,且制造工艺具有固有安全性,对环境、公众和工作人员的影响很小。因此,环保总局同意对上述型号电子俘获检测(ECD)中镍-63放射源实行豁免管理。

  • 标签: 电子俘获检测器 气相色谱仪 岛津公司 国家环保总局 固有安全性 放射性同位素
  • 简介:第一章分离方法介绍1.1高速逆流色谱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由美国国家医学院YioehiroIto博士于1982年首先开始的。当仪器工作时互不相容的两相溶剂在绕成线圈的聚四氟乙烯管内具有单向性流体动力平衡性质。在聚四氟乙烯管内做高速行星运转时,如用其中一相溶剂做固定相,

  • 标签: 分离方法 分析化学 高速逆流色谱 聚四氟乙烯 物质 两相溶剂
  • 简介:以微米级内径的纤维作为色谱填料的研究已经活跃了很多年,但是由于重现性较差和填充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使其商品化过程大大延缓。近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聚合纤维材料可以克服已有的许多缺陷,有望作为新一代的色谱固定相。

  • 标签: 聚合纤维 液相分离 毛细管 平台 通道 色谱固定相
  • 简介:本文介绍了相色谱的联用技术,以及在食品分析、农药残留分析、药物分析、石油化工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气相色谱 联用技术 应用
  • 简介:本文采用分散和差速分离法从湘江江岸的土样中分离得到36株放线菌,使用琼脂移块法测定了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根霉和黑曲霉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共有17个菌株对这些指示菌有拮抗作用,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基本上都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基本上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然后通过研究菌落形态、菌丝和孢子丝观察、细胞壁的化学组分分析和16SrRNA基因序列对抗菌谱较广的3—2菌株进行了鉴定,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fradiae的一个菌株。关键词放线菌,抗菌活性,分离,鉴定

  • 标签: 放线菌 抗菌活性 分离 鉴定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引起广泛重视。常用的治疗药物以降低血脂、抗氧化以及血小板聚集为主。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新型药物已陆续上市,如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抑制剂、微粒体转运蛋白抑制剂以及基因治疗药物等。此外,一系列具有血脂调节功能的新型药物目前已处于临床二期或三期的研究当中。本文对目前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调血脂类药物
  • 简介:北美的一位年轻科学家EthanClarkGarner因为有关细菌肌动蛋白样蛋白及细胞骨架DNA分离、组装和调节的研究,被提名为GE&《科学》年轻生命科学家奖的大奖获得者。这一包括2万5千美元的奖项是由GEHeahhcare公司和《科学》杂志共同资助的。

  • 标签: 生命科学家 DNA分离 分离机制 《科学》杂志 肌动蛋白 细胞骨架
  • 简介:苦瓜籽含有许多具有HIV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例如α-苦瓜素,β-苦瓜素和MAP30,它们还分别具有堕胎、抗肿瘤活性、乙肝病毒活性等。本文从结构、功能、HIV分子机制、与其它病毒作用、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MAP30蛋白的研究,并根据现有的聚乙二醇修饰方法对MAP30修饰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核糖体失活蛋白苦瓜素 MAP30 人免疫缺陷病毒 聚乙二醇
  • 简介: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泵的单向阀要承受反复的机械强度压力,故容易发生故障。由于外部漏液会导致泵压明显下降,所以这种情况很容易诊断,然而遗憾的是,泵内部连接的漏液却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此时不会有一个明显的压力下降,所以HPLC软件程序中的诊断算法也无法识别。本文讨论了一个测试发现单向阀隐藏故障并清除故障的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性能测试 单向阀 泵压 功能 出口
  • 简介: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那曲唑浓度的方法.方法:用相色谱-电子捕获法分离分析阿那曲唑和内标物(地西泮),采用50%苯基甲基础酮毛细管柱(30m×0.53mm,0.5μm),以高纯氮(99.999%)为载,压力为170kPa,尾吹为60mL·min.进样口温度为260℃,炉温为220℃.63Ni电子捕获测,检测温度为260℃.血样在碱性条件下,用甲基叔丁醚1次提取.结果:血药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325~106μg·L-1.低、中、高血药浓度(5.3,21.2,53.0μ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8%,87.0%,78.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20名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阿那曲唑2mg后,0.33~132h内血药浓度在2.8~53.2μg·L-1的范围内.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阿那曲唑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 人血浆 阿那曲唑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 简介:建立了面包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毛细管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法采用WBI进样口,毛细管色谱柱J&WDB1701(中等极性30m×0.53mm×1μm),FID检测进行检测。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流速:10mL/min,柱室温度:150℃恒温,检测温度:250℃,样品用硫酸溶液酸化无水乙醇定容后直接进样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5%,RSD小于3.O%,线性范围为20μg/mL一400μg/mL。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面包 脱氢乙酸
  • 简介:植酸酶做为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细胞中,分解植酸磷,降低磷的排放量。文章综述了植酸酶的分类、理化性质、作用机理、菌种选育,并着重讨论了近年来植酸酶基因工程改造等问题。

  • 标签: 植酸酶 基因工程 微生物细胞 菌种
  • 简介:为了分析正常人血浆和尿液中苏氨酸四个异构体的分布,用NBD—F作为荧光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手性固定相色谱分离、分析了苏氨酸的四个异构体。在血浆中只有L—Thr存在;尿样中D—Thr为1.33±0.54nmol/L,D—allo—Thr为9.54±4.82nmol/L,L—Thr为186±97nmol/L,血浆和尿样中均未测出L—allo—Thr。

  • 标签: 苏氨酸异构体 二维色谱 手性分离
  • 简介:本文研究建立了烤鱼片中甲基汞含量的EI源气质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经过处理后,经甲苯提取,并注入气质联用仪中进行检测。经中等极性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源(EI)离子化,以及sim方式对样品中的甲基汞含量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n=6),平均回收率大于80%,线性范围为0.05-1μg/mL,最低检出限为0.0016μg/mL。

  • 标签: 气质联用 虾酱 甲基汞
  • 简介:在今年的2004PITTCON展会上,总部设于美国新泽西州的Haber有限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基于带电分子推进分离法(EMP)的分析仪器——EMP15D/A。EMP技术是由该公司的创始人NormanHaber先生最先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色谱、电泳等分析方法不同的是,EMP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更快的分析速度。它对于不同分子的分离机理是基于一个电化

  • 标签: 带电分子推进分离法 分析仪器 EMP Haber有限公司 电化学
  • 简介:介绍了无线智能生命信息传感节点和网络的概念,从数据采集和计算、数据传输、硬件及软件方面对无线生命信息传感节点和网络的节能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无线传感器网络 智能节点 低功耗 生命信息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STC89C52RC单片机控制的微波加热温度智能控制系统,主要阐述构成该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电路组成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采用增量式PID算法处理微波加热的温度,该加热系统方便、高效、温度分布均匀,可以满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实验室科研等有关恒温加热要求。

  • 标签: 微波加热器 温度控制 智能PID 硬件及软件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的从膨胀液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分离方法。方法:收集含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膨胀液,然后从膨胀液中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干性标记物,细胞生长曲线比较新方法与运用传统方法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其向成骨,成软骨及成脂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从膨胀液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分离自膨胀液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虽然低于与等体积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但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增殖速度快,生长至第8天时,密度基本等同于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CD73,CD90,CD105,CD45,CD34,CD11b,CD19,HLA—DR表达测定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细胞率与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相近。多向诱导分化结果显示从膨胀液中分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脂、成骨和成软骨三向分化。结论:新方法分离的细胞确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符合国际干细胞协会规定的定义标准。

  • 标签: 膨胀液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