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自从诺贝尔奖得主Sanger1977年发明双脱氧DNA测序方法后,该测序法已独占商业性的DNA测序技术20年,虽然其不断改善的自动化操作已经大大加速了测序的速度,使科学家们能提前几年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序,并测出了另外几百种生物的基因组,但当前普遍使用的测序仪,一次只能读取1,000个左右的碱基,且DNA样品需要长时间的制备和分析,因而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革命性的技术革新:高速测序技术。本文综述了DNA高速测序技术及DNA高速测序仪器的进展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高速测序技术 DNA 高速测序仪器 基因组
  • 简介:目前大多数商品化的DNA测序仪的信号检测系统是基于CCD或PMT。基于CCD的系统需要对CCD进行制冷,其造价相对较高且灵敏度相对较低;基于PMT的系统使用机械扫描来实现多通道检测,其工作稳定性相对较低且工作的机械噪音大。本文提出了新型的DNA测序仪,它采用PMT共焦荧光系统,通过f-θ透镜和光学扫描来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在此新系统中采用标准双链DNA样品:pBR322/HaeIII(使用TO染料)进行了毛细管电泳实验,测得系统的检测限可达:1.1841×10-11mol/L。新型DNA测序仪的工作机械噪声相比基于机械扫描的系统要低得多,且工作稳定性和灵敏度也很高。此系统可应用于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毛细管阵列和多通道微芯片的电泳检测。

  • 标签: 多通道 光学扫描 荧光 共焦 DNA测序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创建了大规模细胞DNA转染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直接筛出具有影响细胞生长、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应用与开发价值。该研究日前获得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DNA转染 技术平台 细胞生长 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与开发
  • 简介:目的:研究并建立口腔细胞采集卡DNA分型快速检验模式,提高该类样本的DNA检验效率。方法:应用生物样本自动打孔仪小孔径多点取样,并使用DNATyperTM19试剂盒直接扩增检测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结果:获得了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的完整DNA分型,并且初检成功率高达98%。结论:建立的生物样本自动打孔仪小孔径多点取样结合使用DNATyperTM19试剂盒的方法能够用于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的批量化检验。

  • 标签: 自动打孔仪 口腔细胞采集卡样本 多点取样 批量化检验
  • 简介:从复杂生物基质中快速、高效地分离核酸是在获取各种实验的最佳起始原料的重要一步。磁性粒子为基础的操作流程提供了一个快速简单的解决方案,它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在获得纯净和完整的DNA或RNA时以最少的动手时间获得良好的重现性结果。因此,必须优化基于磁珠的纯化流程来达到最高质量与数量的核酸提取。本文介绍了一个自动化、高速、以磁性粒子为基础的纯化系统来实现理想的DNA纯化方案,并考察了不同搅拌速度组合,以及在洗脱步骤的加热效应对DNA纯化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 标签: DNA纯化 磁性粒子 纯化系统 基础 优化 核酸提取
  • 简介: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凝胶色谱图象进行分析从而获得DNA分子量和其它参数,构成了数字化凝胶色谱图象计算机系统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实验仪器构成、工作原理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发展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验给出了实验分析结果.

  • 标签: 凝胶色谱 电泳 计算机图像分析 DNA
  • 简介:本文应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研究了4种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槲皮素,桑色素,杨梅黄酮)分别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反应的热力学函数,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平面结构使得其B环穿透DNA螺旋结构,嵌入相邻碱基之间,具有B环邻二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与DNA分子形成氢键。

  • 标签: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 DNA 黄酮类化合物
  • 简介:欧洲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转换器,名为DNA制动器或分子发电机。科学家认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生物纳米技术制动器,它的研制成功为在活的生物有机体和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架设了桥梁。

  • 标签: 欧洲科学家 生物有机体 制动器 计算机 DNA 桥梁
  • 简介:北美的一位年轻科学家EthanClarkGarner因为有关细菌肌动蛋白样蛋白及细胞骨架DNA分离、组装和调节的研究,被提名为GE&《科学》年轻生命科学家奖的大奖获得者。这一包括2万5千美元的奖项是由GEHeahhcare公司和《科学》杂志共同资助的。

  • 标签: 生命科学家 DNA分离 分离机制 《科学》杂志 肌动蛋白 细胞骨架
  • 简介:本文从人工虫草菌丝的化学成分分析,功效及应用研究,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方面对人工虫草菌丝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人工虫草菌丝的化学成分与功效和冬虫夏草差不多,又易于用发酵法大量生产,可缓解冬虫夏草的供需矛盾,成为冬虫夏草的替代保健品。

  • 标签: 冬虫夏草 虫草菌丝体 研究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手性药物阿替洛尔制备合成的方法及其药理活性、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阿替洛尔手性分离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阿替洛尔 对映体 手性分离
  • 简介:目的研究针对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患者更有效的术前人工晶状屈光度计算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触式A型超声仪结合第2代理论公式对人工晶状屈光度进行计算。观察组采用非接触式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结合SRK/T公式对人工晶状屈光度进行计算。分别对比两组术前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术后3个月屈光度术前估计值与术后实际值差值情况、视力分布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不适主诉发生率。结果同一检测方式测量两组患者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以及角膜曲率均高于A型超声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屈光度术前估计值与术后实际值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接触式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器并联合SRK/T公式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测量及计算目标屈光度,测量误差较小,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非接触式光学相干生物测量 接触式A型超声
  • 简介:为了分析正常人血浆和尿液中苏氨酸四个异构的分布,用NBD—F作为荧光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手性固定相色谱分离、分析了苏氨酸的四个异构。在血浆中只有L—Thr存在;尿样中D—Thr为1.33±0.54nmol/L,D—allo—Thr为9.54±4.82nmol/L,L—Thr为186±97nmol/L,血浆和尿样中均未测出L—allo—Thr。

  • 标签: 苏氨酸异构体 二维色谱 手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