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首先介绍了数字地图制图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然后对数字地图制图工艺流程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详细讨论了数字地图点、线、画图形元素的制图综合方法。

  • 标签: 数字地图制图 制图综合 线
  • 简介:根据秭归县幅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于地质灾害现状,选取评价区内致灾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地质灾害发性分区定量评价,将秭归县幅地质灾害发性划分为3个区,即高发区、中发区和低发区,为当地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 标签: 秭归县幅 地质灾害 因子 信息量模型 易发性
  • 简介: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地形图的特点从程序的编制到数据采集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建立数字地形图;由通用绘图软件包AutoCAD通过符号、线型设计及特殊地物地貌采集程序的编制,使之成为适合于专业绘图的软件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编绘;采集原图及各种比例尺编绘图的修测、补测。

  • 标签: 数字化 机助制图 AUTOCAD
  • 简介:区域地质灾害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区域地质灾害发性评价方法,在枣阳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ArcGIS技术结合加权信息量模型方法完成枣阳市地质灾害的发性评价区域。研究结果为不易发区1743.7km^2,占全县面积的53.12%;低发区1315.72km^2,占40.15%;中发区126.18km^2,占3.85%;高发区91.36km^2,占2.79%。高发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侵蚀、断裂附近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域。通过实例探索研究,地质灾害发性评价由定性评价上升到定量评价。

  • 标签: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加权信息量模型 ARCGIS 枣阳市
  • 简介: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设区市数字城市建设的补充和应用扩展,为县政府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为此,文章以数字古田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为例,对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现以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 数字古田 示范应用
  • 简介:大力发展数字制图和彩色印刷产业何志文地矿部地调局数字制图和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常规地图生产程序,导致了地图生产的历史变革。同时也引起各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地矿部今年八月中旬,由部科技司和部筹备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图形图象数字化产业高级研讨会...

  • 标签: 数字制图技术 彩色印刷 地理信息系统 彩色印前系统 图形图象 计算机直接制版
  • 简介:本文比较了不同比例尺地形图表示的异同点,介绍了利用数字化地形图进行地图编绘的原则、方法和要求等。

  • 标签: 地形图 数字化 编绘
  • 简介:建立数字地模时,三角网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但局部仍会出现错误。为此总结了几种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其不合理性。

  • 标签: 三角网 等高线 数字地面模型 曲线
  • 简介:准确地掌握城市部件的内容、数量、状态、位置、属性,是实施有效城市管理的前提。为此,根据郑州市1∶500航测内外业及城市部件调查项目中的实践经验,对城市部件调查中的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部件属性的录入、输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城市部件 调查 属性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