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阐述了惠州抽水蓄电站A厂下平洞的主要地质构造及厂区控制性断层,分析了地质构造的水力联系及下平洞的主要地质构造的处理措施,探讨了高压隧洞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可以通过灌浆来处理地质构造和围岩薄弱部位。

  • 标签: 高压隧洞 断层 灌浆
  • 简介:惠州抽水蓄电站工程地下建筑物占了重要部分,地下洞室埋深最大达到420m左右,高压隧洞内水静水压力最大约630m,地下厂房规模长×宽×高=152m×21.5m×49.4m,场区的地应力特征对建筑物的布置及稳定关系重大。通过对场区地应力测试的布置介绍,对测量成果的合理整理、应用进行探讨,对类似工程的勘察布置、资料整理及运用有借鉴作用。

  • 标签: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洞室 地应力 围岩稳定
  • 简介:为了确定岩体在不同压力作用下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陕西镇安抽水蓄电站高压岔管、厂房端墙部位的岩体,专门做了钻孔高压压水试验。通过试验,取得了高压水头条件下岩体的透水性及透水规律,为设计在岔管和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稳定性、渗透性,制定厂房开挖支护措施和防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压压水试验 透水率Lu值 P-Q曲线
  • 简介:对恩施富硒茶叶中微量硒的原子荧光法测定的各种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选用微波消解法,硝酸-高氯酸消解法及艾斯卡烧结法均能将富硒茶叶中微量硒浸取出来,但以硝酸-高氯酸消解法最为简便,适用于日常例行分析。试验优化了原子荧光法测定微量硒的条件,其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微量分析要求,报出值用户十分满意。

  • 标签: 富硒茶叶 原子荧光法 微量硒
  • 简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测定湖泊水中的钾、钠离子含量。优化了负高压灯电流等仪器条件,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测定钾、钠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4μg/mL和0.03μg/mL。钾离子RSD值分别为1.46%、1.21%,钠离子RSD值分别为1.65%、0.66%。样品中钾的回收率为96.0%~103.5%,钠的回收率为95.8%~102.0%。对国家水标准物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标准值一致。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稳定。

  • 标签: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 湖泊水
  • 简介:研究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对锡的氢化物发生条件进行详细的实验,确定了锡最优氢化物发生条件;对仪器参数进行了条件实验,选择了最佳仪器工作条件。用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分析方法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满足规范要求,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5.2%,分析方法检出限达到0.11μg/g。

  • 标签: 土壤 原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武汉陆地水中痕量汞,并对检测条件及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了研究。500mg/L(Fe3+,Pb2+,Mn2+,Cu2+,Ca2+,Na+,K+,Mg2+)并不影响Hg的测定,在最佳条件下,汞的检出限为0.011,精确度为1.73%。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湖泊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

  • 标签: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 简介:湖北省竹溪地区的铌稀土矿多富集于正长岩、正长斑岩、次粗面岩等岩石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肉眼难以辨识。为了提高找矿效果,采用地面γ谱测量这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研究岩(矿)石放射性,以及钍钾、钍铀、铀钾比值等参数的特征,圈定了剖面内矿化有利地段,为后期找矿工作提供了靶区。

  • 标签: 铌稀土矿 正长岩 次粗面岩 Γ能谱测量 地球物理勘探 钍钾、钍铀比值
  • 简介:电站设备闸门安装主要难点是保证闸门同心度,通过测量专用控制网的建立,现场埋件数据的采集以及内业数据的处理,为安装提供了基础资料,解决了设备闸门现场重型地板安装、闸门支撑安装、闸门导轨的安装以及闸门的吊装就位各项工作。

  • 标签: 施工测量 设备闸门 核电站 安装
  • 简介:根据腾龙桥二级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勘察,通过对左岸滑坡勘察、计算、分析后认为,大坝位置布置在滑坡上游,并对滑坡进行处理,导流隧洞、厂房不宜布置在左岸。为工程布置、节约投资、工程安全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建议。

  • 标签: 腾龙桥二级水电站 蠕动变形体 滑坡 卸荷 抗滑桩
  • 简介:碳酸盐岩库区岩溶管道渗漏问题是可溶岩水库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关系到水库能否成库的关键所在,是成库条件的重点,也是库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难点。通过对盖下坝水电站库区右岸岩溶管道渗漏调查分析,客观地评价了水库右岸岩溶管道渗漏问题。

  • 标签: 岩溶 库区岩溶管道渗漏 岩溶系统 连通 径流模数
  • 简介:在柬埔寨达岱水电站场区遥感工程项目中,由于地质研究程度低,相关地质资料十分有限,加之现场地貌、地质、植被等条件的影响,常规的技术手段难以及时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问题。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DEM、先进的物理模型、彩色合成、数据融合、线性增强、多光谱图像复合处理等多种处理技术和方法,突出和增强了地层岩性和线性构造的相关信息,对场区工程地质信息的提取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达岱水电站 遥感 工程地质 图象处理 解译
  • 简介:陡滩口水电站坝基河床覆盖层,按其颗粒组成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的差异,由上至下分为四大层三个岩组,经多因素综合分析判断,含砾粉细砂为非震动液化层,粉质粘土层为高压缩性土层,其余两层含漂石、砂卵砾石层具强—较强透水性,存在渗漏问题,并且在水头差和渗透压力作用下,渗透稳定性较差,因此需做好防渗处理。

  • 标签: 覆盖层 岩组划分 工程特性 工程地质评价
  • 简介:彭水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弧形重力坝,最大坝高为116.5m,右岸布置地下式厂房,左岸为通航建筑物。坝址岩体为灰岩、白云岩及页岩,岩层间分布有较多的软弱夹层,它的性状、分布特征及抗剪强度影响枢纽建筑物的总体布置,且彭水水电站有较多的地下洞室,对洞室围岩稳定有较大影响,为此对软弱夹层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表明:软弱夹层的性状特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的控制。在地下水水循环条件较好的岩溶发育区和构造发育地段,软弱夹层较发育,且性状较差。各类软弱夹层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Ⅰ和Ⅱ类以SiO2和Al2O3为主,Ⅲ类则以CaO和MgO为主。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次为高岭石和蒙脱石。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受夹层厚度、物质成分、性状、起伏差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性大。

  • 标签: 彭水水电站 软弱夹层 性状特征 力学参数
  • 简介:柬埔寨柴阿润河水电站地处原始森林地区,通视条件差,给控制测量和数字化测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分别采用手持GPS机选点与放样定线方法以及电脑数字化测图方法,解决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的困难,使工程得到高效完成,对同类测绘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GPS 工程测量 数字化测图
  • 简介:麻日滑坡前缘发育3个次级滑体。根据河谷斜坡变形演化机制分析,利用数值模拟及刚体极限平衡计算分析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2#次级滑体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大,但失稳方量小于最小堵江方量,堵江可能性小;另外,对3个次级滑体分别进行涌浪分析和计算,推测涌浪到达坝址的最大涌浪高度。

  • 标签: 滑坡 稳定性 计算 影响程度 水电站
  • 简介:乌江银盘水电站为乌江干流开发的第11梯级,工程规模为大(2)型。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根据要求,银盘水电站需补充开展地震专题研究工作。通过对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研究,对区域性、近场区及场址区断层活动性的鉴定,对场地地震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得出了工程区未来可能遭受的地震地质灾害以滑坡、局部崩塌和岩溶塌陷为主,对工程影响不大的结论。乌江银盘水电站为汶川地震后首批进行防震抗震研究设计的水电站,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体系,为水电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地震 安全性评价 银盘水电站
  • 简介:某峡谷区水电站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41m,建坝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选择合适可行的建基面是工程需解决的重点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大坝建基岩体为薄层夹中厚层结晶灰岩及大理岩,在研究其溶蚀风化、卸荷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岩体完整程度等特征,对坝基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分类,结合大坝工程要求和各类岩体对不同坝高的适宜性,选择了该水电站特高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建基岩体以Ⅲ1A类、Ⅲ1B类岩体为主,合计约占90%以上。坝基稳定应力分析结果表明,Ⅲ类岩体经浅部基础加固、局部Ⅳ类岩体经掏挖置换混凝土等工程处理措施后,具备建设200m级特高混凝土重力坝的条件。

  • 标签: 建坝岩体 工程地质分类 建基面 特高混凝土重力坝
  • 简介: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电站厂房为岩溶地区修建的特大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问题较突出,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岩溶与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的块体等。从前期选址、布置到后期施工处理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工程地质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布置及处理方案。目前地下厂房已开挖完成,进入机组安装阶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岩溶涌水、涌泥以及规模较大的块体失稳现象,围岩的变形经过施工处理已基本收敛,从监测情况来看,围岩处理效果良好。

  • 标签: 构皮滩水电站 地下厂房 岩溶系统 围岩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