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迫击炮具有结构简单、机动性强、发射速度快、杀伤力大、火力覆盖面积大及造价低等众多优势,是有效的压制性武器,并在各大战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可谓是'战绩显赫、功勋卓著'。据外媒报道:二战中,地面部队一半以上的伤亡都是由迫击炮的火力造成的。现代战场地形复杂,战机转瞬即逝,特别适合迫击炮这种'快、准、狠'的作战模式。

  • 标签: 迫击炮 轻量化
  • 简介:汽车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汽车的拥有量与日俱增,汽车对资源和能源的耗费量不断增长。汽车燃油带来的废气排放量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厉的环境保护法规的挑战。汽车的轻量化是现代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减重节能是汽车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一直在寻求各种轻量化材料并将其使用在汽车上,镁合金是这方面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汽车轻量化 镁合金 环境保护法规 废气排放量 轻量化材料 现代生活
  • 简介:汽车轻量化是解决汽车工业发展所遇到的能耗、排放和环保的三大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时轻量化还对改善汽车的动力性、一个国家能源战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而汽车轻量化的实施是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应用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没有对材料使用性能的深刻认识,没有轻量化材料的广泛深入的应用研究成果,没有各专业的协同配合和对轻量化后的各构件及整车性能的预测、制作工艺及性能的系统而全面的实验和评估,就不可能取得整车轻量化的效果,本文目的在于从国际上进行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研究和轻量化项目的成功范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项目的工作思路来论述开展汽车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 标签: 汽车轻量化 材料应用 轻量化材料 工业可持续发展 使用性能 研究成果
  • 简介:汽车轻起来,油耗降下来。一身铝合金“行头”的挂车是节能高手,却遭遇应用瓶颈。如何让丛林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铝制挂车获得政策支持,实现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组织的“高效节能全铝挂车产业化及示范应用调研会”上,国务院参事、有关专家细算节能减排、高效运输两笔账,为其开展示范应用建言献策。

  • 标签: 产业化 挂车 全铝 轻量化 示范应用 助推
  • 简介:研究了卧式行星磨中研磨体形状对矿渣的破碎速率、初始破碎分布函数和粒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实验所用研磨体为Ф20mm的钢球和Ф20mm×20mm的钢锻,物料为(-3.35+2.36)mm粒级的矿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研磨体对矿渣的粉磨遵循一级粉磨动力学方程,Ф20mm×20mm钢锻的破碎速率Si明显高于Ф20mm钢球的破碎速率;初步研究认为研磨体形状对初始破碎分布参数的影响较大;粉磨时间较短(3min以前),Ф20mm×20mm钢锻粉磨产品的筛下量高于Ф20mm钢球的筛下量,延长粉磨时间至4min,两种形状研磨体粉磨矿渣的不同粒级的筛下量相当。

  • 标签: 矿渣 研磨体形状 破碎速率 初始破碎分布函数 粒度分布
  • 简介:综合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损伤设计和合格审定中的两个关键参数(损伤尺寸参数和冲击能量截止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结构损伤阻抗较低时,可按损伤尺寸(采用冲击凹陷深度表征)确定损伤结构的剩余强度;当复合材料结构损伤阻抗较高时,可按冲击能量截止值确定损伤结构的剩余强度。为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合格审定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飞机结构 复合材料 损伤容限 设计参数
  • 简介:采用液态压铸技术,研究了压铸工艺参数对AM60B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为680℃、模具温度为180℃、压射速度为3.0m/s、压射比压为75MPa时,压铸镁合金AM60B可以获得组织均匀细小、表面光滑、缺陷极少的铸件。

  • 标签: AM60B合金 压铸 微观组织 工艺参数
  • 简介:研究了某可磨耗封严涂层在火焰喷涂过程中,送粉载气N2的变化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送粉载气N2流量增大,喷涂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涂层中的孔隙细小弥散,孔隙率降低,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升高,涂层中有氧化现象。

  • 标签: 可磨耗封严涂层 喷涂工艺 孔隙率
  • 简介: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水溶液体系中对钛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得到高度规整的TiO2纳米管阵列。主要研究了电解液pH值大小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管径及管长)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能形成TiO2纳米管;强碱性环境不利于TiO2纳米管的制备;在可制备TiO2纳米管的pH值范围内,管径和管长随pH值升高而减小。采用微孔模型对pH值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二氧化钛 纳米管 阳极氧化 PH值
  • 简介:对于一种自行设计成分的超高强度衬板用合金钢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对比优化后工艺及原有工艺的耐磨性,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热处理参数对硬度均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淬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影响最大。试验钢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50℃保温1.5h)油淬+(300℃保温2h)回火+空冷至室温。试验钢在热处理后获得了均匀的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抗拉强度达到1839MPa,屈服强度达到1631MPa,硬度达到50.1HRC,冲击韧性值达到11.9J/cm2,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性在任何冲击功条件下均高于原有工艺。

  • 标签: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超高强度 冲击磨料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