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有色金属产品的消费量也持续增加。由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品资源短缺,导致国内供应不足,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而且依赖度逐渐提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标签: 有色金属工业 原料 进口贸易 氧化铝 进口量
  • 简介: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纺织工程学会、天津工业大学“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功能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于今年5月27日在北京顺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及流通领域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功能性纺织品 纳米技术 第六届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生产力促进中心 纺织工程学会
  • 简介:一种不需辅助能源激发,具有产生负离子、远红外线、抗菌、消臭能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环保多功能材料活化素,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技术成果鉴定。专家认定:该项目在原材料选用、优化配比和应用中不需要外加能源激发等方面具有创造,技术产品属国内首创,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新型环保功能材料活化素是北京六和丰科技公司

  • 标签: 环保功能材料 活化素 技术指标 节能技术
  • 简介: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组建以来.受到了河北省有关部门及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实验室领导与全体科研人员一道将实验室的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以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材料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提高,为河北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撑和高层次人才。实验室于2003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联合验收小组的评估验收。

  • 标签: 重点实验室 功能材料 河北省 2003年12月 重点学科建设 2001年
  • 简介:从有关方面获悉,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00年开始组建以来,充分利用依托单位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地位、作用与影响,通过沟通信息集散渠道,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开展广泛学术交流,实施人才培训培养,大大加强了业内各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有效地推进了我国仪表功能材料行业

  • 标签: 《功能材料》 材料产业 期刊 信息化建设 技术创新
  • 简介:新材料是社会发展的前沿支柱产业之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无不与新材料的发现息息相关。然而,在浩瀚无尽的物质世界中,传统的“炒菜式”材料发现方法周期长、费时费力与快速发现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的要求已越来越不相适应。过去10多年来,组合化学使制药工业发现新化合物的方法产生了革命的变革,并彻底改变了开发新药的方法。现在,材料学家正在用类似的方法来加速发现新材料的进程。这种革命的新材料发现方法——材料芯片技术,正在世界范

  • 标签: 发现新 新材料 材料芯片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和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非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和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的摩擦系数μ和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近年来,基于超支化聚合物(尤其是聚酯)的新型抗冲改性剂已有相关报道。由羟基、羰基以及环氧封端的超支化聚酯可以制备低黏度的共混物。加入少量这些聚酯就足以极大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而不降低其强度以及玻璃化温度。超支化聚合物(HBP)的重要特征是其支化重复单元的极高支化度,以及聚合物核壳结构表面带有的大量功能端基。由于高度支化的结构阻止了链缠结的发生,超支化聚合物通常在熔融态或溶液中显示出较低的黏度。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主要受数目众多的端基影响,因此进行端基改性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超支化聚合物。

  • 标签: 超支化聚合物 增韧环氧树脂 嵌段共聚醚 核壳 反应性 超支化聚酯
  • 简介:刚化学方法在水性和无水介质中合成聚(2-氯苯胺)(P2ClAn)、聚呋喃(PFu)传导均聚物及复合物并研究丁艇性能。聚合物及其复合物的特征通过了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吸收光谱、热重分析、示差扫描址热法、扫描电镜、磁化率、电导牢测试。研究发现PFu/P2ClAn复合物的热稳定性比P2ClAn/PFu复合物和各自均聚物的要好。按照Gouy等级测试的方法,均聚物及其复合物的传导机理本质上是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研究发现复合物电导率和磁化率值的大小受其客体聚合物含量的影响。P2CLAn/PFu(ω(PFu)=55.8%)电导率为3.21×10^-3S/CM,比各自聚合物的要高(σPFu=1.44×10^-5/CM,σP2CIAn=1.32×10^-5S/CM)。改变复合物合成顺序可以改变电导率、形态特征和热性能。

  • 标签: 复合物 传导性聚合物 共轭高分子 电导率 热性能
  • 简介: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时东霞、季威等人在纳米量子结构可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在对功能纳米分子体系进行的系统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上进一步研究了烷烃侧链对芳香烃衍生物在贵金属表面的生长与结构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无功能特性的烷烃侧链可对整个分子纳米体系的结构与性质进行调控,这拓展了人们对有机功能分子纳米体系的控制能力,发展了有机功能分子在固体表面生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96,226101(2006))上。

  • 标签: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纳米量子结构 理论研究 可控性 实验 芳香烃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