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了德国JRS、国产某BH及新型絮状木质纤维,通过谢伦堡沥青析漏、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水稳定性、渗水系数及构造深度等试验,研究木质纤维性能对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易于分散、低含水率、高吸油率、惰性大、动弹模高的木质纤维有利于增强SMA的性能

  • 标签: 木质纤维 沥青混凝土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 简介:选用普通石英砂为骨料,加入水玻璃作为粘结剂,采用颗粒堆积并添加造孔剂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可用于污水处理的多孔陶瓷滤球。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造孔剂的含量和骨料颗粒大小对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观察了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并初步研究了烧结动力学问题,探讨了烧结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烧结理论和烧结模型。

  • 标签: 多孔陶瓷 颗粒堆积法 烧结动力学
  • 简介:采用改变Zn、Sn、NaCl含量的方式,借助机械球磨法制备了Al、Zn、Sn与NaCl有机结合的Al-Zn-Sn-NaCl材料,研究了Zn、Sn、NaCl掺杂对铝合金与水反应水解制氢的制氢速度的影响,并对其组织结构以及反应产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Zn、Sn的加入有利于该系列合金化学活性的提高,尤其是Al+7%Zn+7%Sn+20%NaCl(质量分数)材料,氢气产量为336mL/g,产氢速率为11.2mL/(min·g)。

  • 标签: 铝合金 制氢 机械球磨
  • 简介:美国Brown大学的化学家宣布开发出燃料电池性能更好的钯(Pd)纳米催化剂,其活性表面积比常规的钯颗粒要大约40%,并且纳米颗粒保持原封不动的4倍长度。该成果已发布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上。钯已被研究用作燃料电池铂的替代品,钯源较丰富且价格低得多。然而,研究人员遇到的困难是创建有足够活性表面积、能使燃料电池中催化剂达到高效的钯纳米颗粒,

  • 标签: 美国化学学会 纳米催化剂 燃料电池 性能 开发 活性表面积
  • 简介:对圆珠笔头新型高铬硫系铁素体易切削不锈铜冷拉线材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易切削相为MnS、Pb及其与Te形成的复合夹杂物,均呈细小球状或椭球形沿拉拔方向断续、串链状分布。MnS夹杂物大小横向约1μm,纵向约10μm。钢中Cr、Mo的碳化物对改善MnS夹杂物形态有显著作用。该钢成品线材基体组织为细小铁素体晶粒,晶粒度约为10级,力学性能与进口同类钢线材相近,作为替代进口材料,其用于制造圆珠笔头,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能满足生产加工和使用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 标签: 易切削不锈钢 MnS夹杂物 圆珠笔头材料 化学成分
  • 简介:综述了高性能/高温聚合物的定义和进展,影响因素,应用,市场和结构设计。在众多高性能/高温聚合物中,最普通的系列是由聚酰亚胺、聚芳醚和端苯乙炔基低聚物构成的,其证实了聚合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常用来表明如何可依据综合性能进行聚合物设计。2000年世界高性能聚合物市场消费为206.7t消售额43.6亿$其中聚酰亚胺为39.82消售额10.7亿$(占24%美元值)。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市场可预计将显著增长。

  • 标签: 高性能/高温聚合物 聚酰亚胺 聚芳醚 苯乙炔端基齐聚物 化学结构 性能
  • 简介:对于一种自行设计成分的超高强度衬板合金钢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对比优化后工艺及原有工艺的耐磨性,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热处理参数对硬度均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淬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影响最大。试验钢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50℃保温1.5h)油淬+(300℃保温2h)回火+空冷至室温。试验钢在热处理后获得了均匀的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抗拉强度达到1839MPa,屈服强度达到1631MPa,硬度达到50.1HRC,冲击韧性值达到11.9J/cm2,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性在任何冲击功条件下均高于原有工艺。

  • 标签: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超高强度 冲击磨料磨损
  • 简介:由AralditeGY250(DGEBA,双官能团)和AralditeEPN1138(酚醛环氧,多官能团)同二酰亚胺二酸2,2-双[4-(4-偏苯三酸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DIDA-V)固化而得到环氧.酰亚胺树脂,并研究了其在室温、100℃和150℃下对不锈钢的粘接剪切强度。同时还研究了溶剂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发现加入四氢呋喃(THF)可以获得最佳的浸润效果。当使用THF作为溶剂时,在室温下,粘接强度随着酰亚胺含量的提高而提高,高温下也有同样趋势。GY250体系室温粘接强度为20.8—23.5MPa,150℃时粘接强度为室温时强度的45%.58%。而EPN1138体系在室温下粘接强度为14.3—20.3MPa,其在150℃时粘接强度增高,增幅为室温1%-26%。无论是GY250还是EPN1138体系,低于370℃温度时均稳定,氮气气氛中800℃时残重分别为27%-31%和33%-41%。从热稳定性和升温时室温粘接强度的保留率来看,EPN1138体系均好于GY250体系。这可能是因为前者交联度更高的缘故。

  • 标签: 胺树脂 性能研究 粘接性能 环氧 粘接强度 双官能团
  • 简介:新研究表明,棕色遁蛛使用特殊的微观缠绕技巧,使得它们的蛛丝要比其他蜘蛛的蛛丝强度更高。该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与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威廉玛丽学院的科学家们共同进行。通过对蛛形纲动物进行观察,该团队发现,与其他产生圆棒状蛛丝的蜘蛛不同,遁蛛的蛛丝薄而平整。这一结构差异是蛛丝强度的关键,

  • 标签: 材料性能 纤维增强 人工 英国牛津大学 威廉斯堡 蛛丝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立方晶系尖晶石型镍基铁氧体微粉Ni0.5M0.5Fe2O4(M=Zn、Mn、Cu),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粉末的结构、形貌、磁性以及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种粉末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76.0、59.4和54.4emu·g-1。在2—11GHz范围内,Ni0.5M0.5Fe2O4的电磁损耗角正切值tgδ随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Ni0.5M0.5Fe2O4和Ni0.5M0.5Fe2O4的tgδ随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Ni0.5M0.5Fe2O4 磁性能 介电性能
  • 简介:一种通过糖发酵的办法,胡萝卜来制造生物燃料乙醇(俗称酒精)的新技术,最近由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和阿根廷利托瑞尔国立大学的科学家研发成功。该项成果的研究报告,刊登在最近出版的英国《生物资源技术》杂志上。

  • 标签: 生物燃料乙醇 胡萝卜 制造 国立大学 远程教育 生物资源
  • 简介:双马来酰亚胺是一类较新的热固性聚合物,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例如在升高温度和湿润环境下的优良的物理性能保持性。在非常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几乎恒定的电性能以及不自燃性能。已成为热固性聚酰亚胺的主导类型产品。优异的可加工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已使它在先进复合材料和电子电器产品中成为大路产品。

  • 标签: 双马来酰亚胺 热固性聚合物 可加工性 热性能 力学性能
  • 简介:柏林夏里物医院的科学家打算极其微小的铁粒子帮助癌症患者治疗疾病。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将试验这些纳米微粒来治疗恶性脑瘤,即所渭的成胶质细胞瘤。

  • 标签: 柏林夏里物医院 铁粒子 纳米微粒 癌细胞
  • 简介:对一种需要通过连铸和轧制过程生产的新型热轧硅钢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其高温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为该钢种的生产及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Gleeble-1500D热模拟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轧硅钢的强度下降,塑性及韧性有所提高。测试钢样在800℃以上,屈服强度降到50MPa以下,铸坯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热膨胀性能测试表明新型热轧硅钢在传统的连铸二冷中温区基本不存在低延性区。

  • 标签: 热轧硅钢 强度极限 断面收缩率 热膨胀
  • 简介:镁合金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工程材料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稀土改善了镁合金材料物理及化学方面的性能,使镁合金材料更好地应用于各领域当中。简述了稀土镁合金的应用。展望了稀土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标签: 镁合金 稀土 发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