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一、主要应用领域本设备为一种实时在线印刷电路孔径孔数检测机(简称:PCB检孔机),用于印刷电路的生产过程中,高密度小孔径印刷电路孔径孔数的产品质量检测。通常这些高密度小孔径印刷电路孔径孔数的检测人工已经无法胜任。

  • 标签: 印刷电路板 小孔径 检测机 孔数 产品质量检测 实时在线
  • 简介:介绍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平板显示器件——场致发射显示及其优良的显示性能。三极结构具有低压调制的优点,而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更具有结构简单、发射均匀性好的优势。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成功地制作了后栅极场致发射显示,利用碳纳米管作为阴极材料,并对介质层厚度对器件的影响、老炼、发光均匀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场致发射显示板 三极结构 后栅极 碳纳米管
  • 简介:香港上市公司、环氧树脂线路重要供应商南兴集团公司将在大陆实施建厂增产的战略,并对原料成本和产品利润预期表示信心。虽然原油及贵金属价格上升,但由于玻璃纤维布及纸价下跌,故上半年的原材料成本与去年同期相近,并未受到油价上升影响,相信原材料价格高峰已过,

  • 标签: 线路板 香港 原材料价格 珠海 玻璃纤维布 原材料成本
  • 简介:TCL集团与韩国柔性环氧线路企业BHflcx公司合资建设的TCL比艾奇精密电路有限公司.在广东惠州正式开工建设。该公司由TCL占股5l%、BHflex公司占股49%,厂房而积达1.5万平方米,将成为全国大型柔性环氧线路基地。

  • 标签: 线路板 环氧 柔性 建设 惠州 TCL集团
  • 简介:使用造纸污泥为原料、木材纤维为增强材料、酚醛树脂(PF)为胶粘剂,制造木材纤维增强污泥纤维。木材纤维有2种增强方式,一种是置于污泥纤维的上下表面,另一种是混合加入污泥纤维。结果表明,木材纤维置于污泥纤维上下表面的效果好于木材纤维混合加入污泥纤维。增强方式及污泥纤维加入量对污泥纤维的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内结合强度(IB)、沸腾实验后内结合强度(IBb)、24h吸水厚度膨胀率(TS)等各项性能的影响显著。随木纤维量增加,材料的各项性能增强,在分层条件下当木纤维含量达到50%及以上时,各项力学性能才达到国家标准。

  • 标签: 造纸脱墨污泥 纤维板 木纤维
  • 简介:市场消息人士称,由于竞销,中国产硅锰(含65%锰)的现货价从2006年2月13日的625~650美元/mt日本到岸价降到了2月20日的620~650美元/mt到岸价。由于税制改革,绝大多数的报盘都早涨价了,但一些卖主却以很低的价位降价成交。

  • 标签: 硅锰 日本 税制改革 中国 美元 市场
  • 简介:以硅藻土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碳酸酐酶。对制备固定化酶过程中的pH值、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比游离酶高了5℃;最适反应pH值为6.0,比游离酶低了2个pH值单位。该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均高于游离酶。

  • 标签: 碳酸酐酶 固定化 硅藻土
  • 简介:以往对于印刷线路的制造有许多方法。但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1)在陶瓷、玻璃之类的无机绝缘基材上,以玻璃料为粘接剂,使用银、铂或钯系导体等,通过丝网印刷制成所需的电路,而后高温烧结固化,由此形成所谓厚膜混合集成电路。

  • 标签: 印刷线路板 环氧树脂油墨 制造 厚膜混合集成电路 组成物 单组分
  • 简介:利用共沉淀法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负载粒径为5nm的氧化锌颗粒,并研究了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衍生体比纯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甲基橙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石墨烯在衍生体中的含量为0.51wt.%时,获得的衍生体具有最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rain内能全部降解溶液中的甲基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贡献于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能有效阻止氧化锌纳米颗粒中光生电子和空穴对之间的复合。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锌 小尺寸纳米颗粒 光催化性能
  • 简介:在传统的纳米压痕实验中,常采用已知折减弹性模量的标准试样经过多组压痕实验的方法求得面积函数A.然而,这种常用的方式所求得的面积函数,在压痕接触深度非常的情形下会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针对玻氏压头,采用纳米压痕实验修正其在压深范围内的面积函数,然后通过修正后的面积函数,使其在压深范围内测量的材料硬度值接近于真实值.

  • 标签: 纳米压痕 玻氏压头 面积函数 硬度 小压深
  • 简介:氧化皮可保护合金免受各种腐蚀,然而美国能源部所属阿贡国家实验室(U.S.DepartmentofEnergy’s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铁和镍的纳米微粒网状物能导致装甲出现裂缝。

  • 标签: 纳米颗粒 腐蚀 合金 嵌入式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 简介:对于一种自行设计成分的超高强度衬用合金钢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对比优化后工艺及原有工艺的耐磨性,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热处理参数对硬度均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淬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影响最大。试验钢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50℃保温1.5h)油淬+(300℃保温2h)回火+空冷至室温。试验钢在热处理后获得了均匀的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抗拉强度达到1839MPa,屈服强度达到1631MPa,硬度达到50.1HRC,冲击韧性值达到11.9J/cm2,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性在任何冲击功条件下均高于原有工艺。

  • 标签: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超高强度 冲击磨料磨损
  • 简介:无机/无机核壳(记为“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介绍了无机/无机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的4种主要形式:金属/半导体、金属/金属、半导体/半导体和半导体/金属型.详细讨论了金属/半导体型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壳厚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同时评述了这些形式及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前景。

  • 标签: 核壳粒子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
  • 简介:采用微米级的碱碳酸镁作为原料,用一步烧结的方法制备铁电材料0.67Pb(Mg1/3Nb2/3)O3-0.33PbTiO3(PMNT)。经过1200℃烧结后,XRD测试没有发现烧绿石相。与传统的使用氧化镁为原料的两步烧结法相比,此方法方便。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此方法可以避免烧绿石相的原因。

  • 标签: 碱式碳酸镁 一步烧结 烧绿石相
  • 简介:采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同一种类中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改性剂,利用沉降性试验和透射电镜对改性纳米碱碳酸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其改性效果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纳米碱碳酸镁的分散及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存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纳米碱式碳酸镁 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