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对材料研究逐渐深入,材料制备和材料分析方法越来越重要,并且一些材料重要物理性质是开展相关研究基础。由于一些材料熔点高、难熔化,同时,传统手段无法避免容器壁污染,或者无法真空条件进行试验避免气体污染,或者由于实验性质原因只能测量特定材料,这些方法很难测量材料高温下过热过冷阶段热物理性质。系统介绍了静电悬浮技术,这是一种新型实现过冷方式,可以达到高温下对材料热物理性质进行测量目的。静电悬浮技术使样品两极板间悬浮,悬浮状态下采用激光对样品进行加热,使材料达到高温熔化,同时进行热物性测量。对比了几种实现测量典型热物理性质方法,了解静电悬浮优势,并详细地介绍了静电悬浮技术对材料熔体密度、热膨胀系数、表面张力和粘度系数以及比热测量。

  • 标签: 静电悬浮 热物性测量 密度 热膨胀系数 表面张力 粘度系数
  • 简介:介绍了微波辐照作用机理,综述了近年来聚合及其复合材料微波固化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微波固化与热固化作用对比、影响微波固化速率因素以及微波固化对材料结构、性能影响,简要介绍了其他聚合及其复合材料微波辐照固化研究,最后探讨了微波辐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微波辐照技术 微波热效应 环氧树脂 材料结构
  • 简介:对于一种自行设计成分超高强度衬板用合金钢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影响。通过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对比优化工艺及原有工艺耐磨性,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耐磨性影响。结果表明,各热处理参数对硬度均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对试验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淬火温度对试验钢冲击韧性影响最大。试验钢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50℃保温1.5h)油淬+(300℃保温2h)回火+空冷至室温。试验钢处理获得了均匀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抗拉强度达到1839MPa,屈服强度达到1631MPa,硬度达到50.1HRC,冲击韧性值达到11.9J/cm2,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性在任何冲击功条件下均高于原有工艺。

  • 标签: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超高强度 冲击磨料磨损
  • 简介:我国正式发布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该标准奠定了我国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国际领先地位,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和标准垄断。

  • 标签: 标准发布 材料技术 垄断 科技 欧美 国家标准
  • 简介:利用水热法制备了Cr3+-Yb3+-Er3+共掺杂NaYF4微管。980nm红外激光激发下,微管产生了强可见转换荧光。相比于Yb3+-Er3+共掺NaYF4微棒,微管绿光和红光强度分别提高30倍及20倍。转换荧光增强原因被归结为Cr3+掺入引起稀土离子周围晶体场对称性减弱。对微管生长过程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上转换荧光 微管 水热法 稀土
  • 简介:广州地区出土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为筛选最佳加固材料,选取水性丙烯酸乳液、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丙烯酸清漆、水性聚氨酯分散液、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共7类8种加固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对比粘结性、渗透性、颜色变化、耐酸碱、成膜性、耐水性等7项性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B48N是目前最适合广州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加固材料。

  • 标签: 脆弱青铜器 加固 粘结性 渗透性 颜色变化 耐酸碱
  • 简介:介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结构可调、水热稳定性好和独特吸附性能,烟草行业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总结了介孔材料分类、合成以及卷烟中选择性吸附特定物质应用及相应吸附机理,展望了介孔材料目前卷烟中应用研究方向。

  • 标签: 介孔材料 卷烟 选择性吸附
  • 简介:钛用于自行车和轮椅车架是80年代中期形成,钛应用发展极快,但正当这些小市场开始成热时,在世界范围内钛应用进程减慢。

  • 标签: 自行车行业 世界范围 应用
  • 简介:利用强度测试、元素分析、XRD和SEM分析研究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得到KD-Ⅰ和KD-Ⅱ两种连续碳化硅纤维1000-1500℃空气中保温1h结构和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升高,两种纤维氧含量增加,而强度出现了下降;当温度超过1400℃时,出现了α-方石英结晶态二氧化硅,氧化层和内部纤维界面附近出现了裂纹。与KD-Ⅰ相比,空气中热处理1hKD-Ⅱ表现出更好抗氧化性能,这是因为KD-Ⅱ纤维氧化层中气孔较少,对内部未氧化碳化硅纤维保护效果更好。

  • 标签: KD-Ⅰ碳化硅纤维 KD-Ⅱ碳化硅纤维 氧化 微观结构 拉伸强度
  • 简介:创新潜存着一种“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理念。新材料层出不穷,常常让人们意想不到,很早以前出现记忆合金让人们似乎感受到了金属奇妙。液态金属诞生让人们新奇,石墨烯问世给了世界以神奇,新材料就是不断创新中出奇制胜。

  • 标签: 新材料 世界 液态金属 记忆合金
  • 简介:麻省理工学院衍生公司LiquiGlide非粘接涂层获得挪威消费产品生产商Orkla公司许可,将在欧洲销售沙拉酱产品中得到应用。该技术2009年开发成功。这种液体浸渍涂层可作为表面和粘性液体之间下滑障碍,例如将涂层用于调料瓶壁上,可以使调料能完全流出。

  • 标签: 浸渍涂层 沙拉酱 产品 应用 销售 欧洲
  • 简介:对Fe-C-Mn系TWIP钢进行室温拉伸实验来测试力学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金相组织进行观察,使用SEM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观察。通过透射电镜对变形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Fe-C-Mn系TWIP钢表现出优异力学性能,延伸率为47.14%,抗拉强度达到927MPa,强塑积达到43700MPa·%。室温下完全为奥氏体组织,在拉伸孪晶数量明显增加。实验样钢中既包含了TRIP效应,又包含了TWIP效应,并且还有马氏体效应共同作用。

  • 标签: TEM TWIP 孪生 显微组织
  • 简介:由哥伦比亚大学JamesHone团队博士YongDuckKim领导,由来自首尔国立大学和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团队第一次展示了用石墨烯作为灯丝集成可见光源。他们将石墨烯薄片贴在金属电极悬挂在基板之上,然后对灯丝通电使其发热。

  • 标签: 石墨 发光 灯泡 世界 哥伦比亚大学 科学研究院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以Ni(Ac)2、La(NO3)3为前驱原料,以乙醇和乙二醇甲醚为溶剂,以丙烯酸为稳定剂,乙酰丙酮(AcAc)为化学修饰剂制备了感光性LNO溶胶。通过其溶胶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感光性LNO溶胶紫外感光机理,并运用溶胶-凝胶直接感光法制备出LNO薄膜微细图形。

  • 标签: 镍酸镧薄膜 微细加工 溶胶-凝胶直接感光法 微细图形
  • 简介:以含有7个羟基乙酰化β-环糊精为引发剂,开环聚合4-氨基甲酸苄酯-ε-己内酯(CABCL)单体,得到星形七臂官能化聚己内酯(CDSPCABCL)。并使用酸脱法与钯碳氢解法对CDSPCABCL甲酸苄酯保护基脱保护,得到星形聚氨基己内酯(CDPACL)。同时,探索了投料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CDSPCABCL聚合度影响,以及酸脱法酸倍数与反应时间、钯碳氢解法反应时间对CDPACL断链率与脱保护率影响。通过1HNMR、GPC、FT-IR与TGA表征各步骤产物。最后通过CDPACL氨基与生物素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生物素化星形聚己内酯,其癌细胞靶向、生物探针等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星形聚合物 环糊精 官能化聚己内酯 生物素
  • 简介:欧洲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可以弯曲和拉伸到原来四倍长导电轨道,可以用于人造皮肤、衣物和身体传感器连接。导电轨道通常很难印一个名牌。但是,最近EPFL研究发现:他们已经制备出一种灵活橡胶,该橡胶可以向四面八方拉伸到原来四倍长度。这种材料可以拉伸一百万次而不开裂,也不影响其电导率性能。

  • 标签: 人造皮肤 导电轨 液态金属 实验室负责人 液膜 水滴状
  • 简介:日本福冈县一家名为Tungsten公司号称生产出了全世界最硬金属,任何钻头都无法在其上面打孔。研究者一块20mm厚方形金属,采用超硬合金钻头和金刚石钻,改变不同切削方式对其硬度进行测试,经过六轮PK,金属表面虽有不同程度损伤,但是这种金属的确未尝败果。

  • 标签: 金属表面 世界 生产 日本 TUNGSTEN 合金钻头
  • 简介:近日,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西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科学家首次创造出了具有单层平面原子结构二维硼——“硼墨烯”(Borphene),这是际石墨烯之后又加入“烯”字家庭新成员。近期出版《科学》杂志收录了相关研究。

  • 标签: 解读 《科学》杂志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原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