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位于美国罗利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材料研究员调整了一项可以在一天内精确控制量子点纳米棒上的硅涂层生长的技术,是现有技术速度的21倍。除了节约时间外,其优势还在于使量子点更不易于失效,保持其优异的光学性能。

  • 标签: 量子点 纳米棒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工艺 优化 涂层生长
  • 简介:针对Φ125mmZQQTB中锰合金铸铁磨球的铸造工艺,利用华铸CAE模拟软件对磨球的浇注凝固过程中流动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Φ125中锰合金铸铁磨球在铸造中可能产生的缺陷位置,并对磨球内部产生缩孔、缩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上铁模及砂套,缩短内浇道尺寸等对浇注系统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并对浇冒系统优化前、后的铸造方案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浇冒系统实现了顺序凝固,缩孔缺陷从磨球内部转移到了冒口内,模拟结果与实际浇注结果相符。

  • 标签: 华铸CAE 数值模拟 凝固过程 温度场 补缩
  • 简介:为提供具有良好固沙植生能力的固沙材料,有效控制土地沙漠化,在石膏基固沙复合材料基础上,配以有机肥、秸秆、黑土辅助材料,优化植物相容性的石膏基固沙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掺为6%、秸秆掺量为6%、黑土掺量为15%时,该材料性能最佳,并与植物相容性良好,此时固沙植生材料抗压强度为1.63MPa,保水率为71.70%,孔隙率为50.59%,出苗率为98.00%。该固沙材料制备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与植物相容性效果显著。这为青海湖周边沙化地区提供有效的固沙植生材料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膏基固沙材料 植物相容性 出苗率
  • 简介:日前,由哈尔滨商业大学梁金钟教授承担的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微生物发酵法玉米生产高分子聚合物(γ—PGA)的中试研究”在哈尔滨通过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邓子新院士认为,该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以玉米为原料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高分子聚合物的发酵工艺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高分子聚合物 哈尔滨商业大学 合成 科技攻关项目 专家鉴定
  • 简介:金融风暴袭击全球,中国的有机硅下游部分产品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主营有机硅业务的跨国公司也因其产品的量大面广而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不仅业绩下降,而且有的不得不宣布裁员。如美国迈图新材料公司在2008年裁了250名员工后,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再裁员100名,还要削减高管薪酬的10%。德国瓦克公司预测2009年销售额难超2008年,电子材料、有机硅及聚合物这3个部的发展将变得艰难。道康宁也宣布要在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裁员800人,为了张家港硅氧烷项目的建设,于2009年4月初在上海签署了向中国和日本银行贷款的协议。

  • 标签: 有机硅行业 下游产品 中国 生产工艺 开发 单体
  • 简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主校区的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用于生产以前不相容的材料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也可以降低许多类型制造的能量成本。称为冷烧结工艺(csP)的低温方法比传统方法使用明显更少的能量,并且可以在15min内将一些材料致密化超过95%的理论密度。

  • 标签: 复合材料 烧结工艺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传统方法 理论密度 化合物
  • 简介: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并且利用SHS技术在普碳钢材表面合成了厚为l0mm的Al2O3/Fe表面梯度复合层,通过理化手段测试出复合材料的成分呈梯度变化,金属陶瓷连接陶瓷层与基体钢表面,陶瓷与普碳钢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不易剥离。同时还探索了各添加剂元素对金属陶瓷结合等性能的影响规律。

  • 标签: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复合材料 金属陶瓷 AL2O3
  • 简介:钛粉作为钛粉末冶金的主要原料,其品质及生产成本限制了钛及钛合金粉末冶金的发展。综述了机械合金化法、氢化脱氢法(HDH)、雾化法、金属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制备钛粉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现状。新兴的生产技术有望降低钛粉生产成本,从而推动钛及钛合金粉末,台金的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

  • 标签: 钛粉 机械合金化 氢化脱氢法 雾化法 金属热还原法 熔盐电解法
  • 简介:亚特兰大GeorgiaTech公司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先进技术,该项技术可把目前铸造工艺的流程缩短,对铸造的部件进行下一步加工时有更高的效率且更具成本-效益。GeorgeWWoodruff机械工程学院的SusanDas教授研发了一种全数字方法,允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直接制造部件。投资的重点是铸造和用CAD设计来制造陶瓷模具。

  • 标签: 铸造工艺 金属部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直接制造 成本-效益
  • 简介:<正>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片状材料,因物理化学性质独特,已经在许多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许多可以预见的应用都需要经过复杂且昂贵的处理才能实现,增加了走向应用的难度。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简单、廉价的处理方法,有望

  • 标签: 石墨烯 低温退火 片状材料 伯克利 碳原子 处理方法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纯铜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电镀、热扩渗、气相沉积、热喷涂、激光熔覆技术在纯铜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些表面改性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比较其工艺特点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纯铜 表面改性 表面涂层
  • 简介:利用球磨机——气流粉碎机复合加工工艺对电气石进行超细粉碎。将原矿电气石进行鄂式破碎至40μm,然后用周期式搅拌球磨机湿法粉碎,料浆干燥后采用扁平式气流粉碎机进行收尾工艺处理,腔内气源压力以0.7~0.9MPa为宜,进口压力设定为0.5MPa左右,保持此压差值可提高破碎效率。

  • 标签: 电气石 周期式搅拌球磨机 扁平式气流粉碎机
  • 简介:“纳米层状组织研究的最新突破,可能会推动工程应用,展现出诱人的前景。”在召开的二十九次中国科技论坛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秀艳如是说。通过一种简单的办法,金属材料可拥有性能优异的表面。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果,发表在了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标签: 纳米金属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工艺 中国科学家 层状组织 中国科技
  • 简介:钛酸钡因具有高介电常数、压电铁电性及正温度系数等优异性能而成为重要的陶瓷材料。烧结工艺对钛酸钡陶瓷的致密化与显微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钛酸钡陶瓷存在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较大、介电损耗高、击穿场强低、本身存在薄层时吸收强度弱和带宽窄等缺点,常常通过掺杂改性来提高钛酸钡陶瓷的性能,而不同掺杂材料对钛酸钡陶瓷的影响各异。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钛酸钡陶瓷烧结工艺和掺杂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并列举了钛酸钡陶瓷的主要应用场合。钛酸钡陶瓷应用前景广阔,进一步研究更优良的钛酸钡陶瓷烧结工艺及掺杂工艺意义重大。

  • 标签: 钛酸钡陶瓷 高性能 烧结工艺 掺杂工艺
  • 简介:文章主要介绍了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以及气相法纳米合成装置的设计与组装。在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原理基础上,以反应原理简单、可调可控为原则,设计组装了气相纳米合成装置,并研究了其工艺

  • 标签: 纳米材料 气相法 工艺
  • 简介:据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炉法磷酸新工艺已在北京通过该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50m3工业化实验项目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这一新工艺可直接使用中、低品位磷矿,一旦实现工业化应用,将大大缓解国内优质磷、硫资源紧张的状况。

  • 标签: 高炉法 工艺 磷酸 工业化应用 开发 低品位磷矿
  • 简介:连续剪切变形工艺作为有效的超细晶材料制备工艺已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等通道挤压工艺发展起来的连续剪切变形工艺,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工艺特征,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期为连续剪切变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基础。

  • 标签: 连续剪切变形 等通道挤压 超细晶 织构
  • 简介: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不同条件下丙三醇降解聚酯PET对得到中等分子量PET降解产物结构和纯度的影响,并用端基分析法测试表征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的PET产物的环氧值和平均分子量。通过分析和对比,得出PET降解产物的结构性能和中等分子量PET降解最佳工艺(温度在280℃附近,催化剂Zn(Ac)2·2H2O占PET质量的1%,物料配比丙三醇用量是废弃PET质量的3.5倍左右,醇解时间3.Oh左右;醇解产物的环氧值(EV)可达0.336,平均分子量(M)降为297)。

  • 标签: 废弃聚酯 丙三醇 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