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先以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铝粉粒子进行预处理,使其接枝在粒子表面,然后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沉淀法,以较为廉价的硅酸盐为原料,在水相体系中对铝粉表面进行包覆SiO2处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添加量、硅酸盐浓度以及陈化时间对包覆后产物析氢量的影响。并运用SEM、IR和XRD等方法对包覆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在60℃碱性缓冲溶液A中12h内发气量小于1mL的铝粉颜料。

  • 标签: 铝粉 NA2SIO3 溶胶-凝胶法 偶联剂SiO2
  • 简介:精密零部件进行真空扩散连接时,主要的扩散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质量会有重要影响。以镜面无氧铜(Cu)为对象,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保温时间均为60min,则加热温度越高,其表面晶界越清晰,且粗糙度亦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当加热温度达到800℃,其晶粒粗化,部分大晶粒内部出现孪晶和滑移带,表面粗糙度增加了11.2nm。此外,若将加热温度控制为450℃,则保温时间越长,表面粗糙度越大,但当保温时间超过180min后,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量开始减小,然而最终会趋于稳定,为4.0nm左右。

  • 标签: 扩散连接 镜面Cu 表面粗糙度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氩气气氛下1750℃保温1h制备出ZrB2粉体,反应物ZrO2、B2O3和C物质的量比为1:1:10,其中ZrO2以凝胶形式加入,ZrO2凝胶通过NaBH4滴定ZrOCl2溶液制备,C分别以活性炭和炭纤维形式加入,聚乙二醇(PEG)作分散剂,乙醇作为混合介质。用XRD、SEM和EDS分析方法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活性炭作为还原剂制备的ZrB2,颗粒细小、均匀,平均粒径在80nm左右,粒子为球形;用炭纤维作为还原剂制备ZrB2粉体,由于炭纤维活性差,反应不彻底。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ZRO2 纳米ZrB2 碳热还原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S-H凝胶,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原材料钙硅比对C-S-H凝胶结构的影响。经过详尽的X衍射(XRD)核磁共振(NMR)分析表明,制备的样品都具备C-S-H凝胶的峰型特征;活性反应法相对于沉淀反应法制备的C-S-H凝胶层间距小、聚合度低;证实了C-S-H凝胶的层状结构,且层间距随钙硅比的增大而减小;Q^2/Q^1值直链平均长度随钙硅比的增大而减小。

  • 标签: C-S-H凝胶 凝胶结构 水热合成 插层反应
  • 简介:为了研究二醋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性能,采用静电纺丝技术,选择丙酮和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制备出直径分布均匀的SCA纳米纤维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及相关软件,分析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及形态;在静电纺电压为16kV、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1%、接收距离(C-SD)为12cm的条件下,纺出连续均匀的纳米纤维,其直径分布在200-300nm之间;对二醋酸纳米纤维膜进行透气性测试发现,纳米纤维膜的透气性中性定性滤纸的透气性相当。

  • 标签: 静电纺丝 二醋酸纤维素片 纳米纤维 透气性能
  • 简介: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出了氮化铜(Cu3N)薄膜,并研究了溅射参数对Cu3N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溅射功率和氮气分压的增加,氮化铜薄膜的择优取向由(111)方向向(100)方向改变。随着基底温度从70℃增加到200℃,薄膜从Cu3N相变为cu相。紫外可见光谱、四探针电阻仪等测试表明,当溅射功率从80W逐渐增加到120W时,薄膜的光学能隙从1.85eV减小到1.41eV,电阻率从1.45×10^2Ω·cm增加到2.99×10^3Ω·cm。

  • 标签: 氮化铜 溅射参数 物理性能
  • 简介:苯胺分子中的氨基-NH_2可高岭土层间氧原子或羟基—OH形成更强氢键,发生插入反应而"溶胀"。过硫酸铵引发苯胺原位聚合,成功制备了聚苯胺—高岭土纳米复合粉体。经粒度分析、SEM、XRD和导电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复合粉体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当高岭土含量达50wt.%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导率为:0.253S/cm。表观粒度高岭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分布变窄。由于层状高岭土的诱导作用,使聚苯胺的结晶度提高,聚苯胺高岭土之间不是简单的混合,存在氢键相互作用。高岭土层间受限环境和聚苯胺高岭土之间的氢键自组装,高岭土层间羟基—OH对聚苯胺有质子掺杂作用,使聚苯胺的结构性能发生了变化。

  • 标签: 高岭土 聚苯胺 电导率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 简介: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橡胶(CTBN)三乙醇胺反应,得到多端羟基橡胶,掺杂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胺氰酸酯(H12MDI)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加入系列聚乙二醇(PEG,Mn=2000)共聚合,得到一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等表征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掺杂不同纳米管不仅能提高聚氨酯型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可增强对溶剂饱和蒸汽气敏响应性能力。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气敏响应性
  • 简介:以硫酸和草酸溶液为电解液,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长程有序的纳米孔氧化铝(AAO)模板,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表征。通过研究不同的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浓度对AAO模板纳米孔形貌(孔径、孔间距、面密度和长程有序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浓度。

  • 标签: AAO模板 二次阳极氧化 纳米孔 氧化电压
  • 简介:钛粉作为钛粉末冶金的主要原料,其品质及生产成本限制了钛及钛合金粉末冶金的发展。综述了机械合金化法、氢化脱氢法(HDH)、雾化法、金属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制备钛粉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现状。新兴的生产技术有望降低钛粉生产成本,从而推动钛及钛合金粉末,台金的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

  • 标签: 钛粉 机械合金化 氢化脱氢法 雾化法 金属热还原法 熔盐电解法
  • 简介:分别以Ti和TiO2粉为钛源,石墨为碳源,结合机械合金化及高温烧结制备出TiC微粉。利用XRD、SEM对TiC的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以TiO2作为钛源可得到纯度较高且粒度为纳米级的TiC粉末。球磨过程中原料粉末不断细化,有助于相互扩散并加速烧结过程中TiC的生成。

  • 标签: TIC 纳米 机械合金化 烧结
  • 简介:利用自组装法在空气水界面制备了SiO2薄膜粒子,将所制薄膜粒子先后用AgNO3溶液Na2S2O3溶液浸泡,并充分曝光,形成了一种形状如“西瓜”的SiO2-Ag纳米复合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其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纳米Ag“瓜子”均匀地分散于SiO2“瓜瓤”颗粒中,形成的复合颗粒呈球形,粒径均匀。

  • 标签: 二氧化硅银 自组装 纳米复合粒子
  • 简介:制备出高质量纳米晶是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运用的首要问题.在有机溶剂中,利用一步法能够合成出较高结晶度的立方相Ga2O3纳米晶,对该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利用一步法获得的纳米晶具有单分散性,晶格条纹明显,平均直径为6nm.在光学性能方面,立方相Ga2O3纳米晶在紫外区域有较宽的吸收.此外,通过提高合成温度能够从紫外到蓝光范围内调节荧光光谱.

  • 标签: 立方相Ga2O3纳米晶 高结晶度 荧光 一步法
  • 简介:热喷涂粉末占热喷涂材料总用量的70%以上,热喷涂粉末的成分、分布、形貌和粒度因粉末制备方法而异。雾化法、熔融+破碎法、研磨+烧结法、球磨法、喷雾干燥法、包覆法和等离子体雾化法可用于制备热喷涂粉末,为了获得致密的球形热喷涂粉末,等离子体球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综述了热喷涂粉末的常用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先进的等离子体球化技术。

  • 标签: 热喷涂 粉末 制备 等离子体球化
  • 简介:阐明了双金属复合板的发展意义,并按两种金属的不同状态将双金属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分为3大类(固-固复合法、固-液复合法及液-液复合法)。介绍了层状金属复合板制造方法以及各种制造方法的特点,包括爆炸焊接法、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反向凝固、电磁连铸、钎焊热轧复合法、喷射沉积复合法、扩散焊接、离心铸造等。

  • 标签: 金属 层状复合板 制备技术
  • 简介:对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激光方法——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LICVD)、激光高温烧灼法、激光加热蒸发法、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激光诱导液-固界面法、激光气相合成法、飞秒激光法、激光聚集原子沉积法和激光脉冲沉积法(PLD)——作了简要介绍,并就一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纳米材料 制备 激光
  • 简介:碳化硅泡沫陶瓷具有气孔率高、热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作金属溶液过滤器、高温气体和离子交换过滤器、催化剂载体等。重点介绍了碳化硅泡沫陶瓷的种类,阐述了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影响碳化硅泡沫陶瓷产品性能的因素,展望了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碳化硅 泡沫陶瓷 有机泡沫浸渍法
  • 简介:采用水热法,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并在一定的焙烧温度条件下,成功地制得了单分散类球形CeO_2纳米粒子。用SEM、TEM及ICP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粒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00℃、焙烧温度为700℃下制备的纳米CeO_2粉末颗粒的粒径为55~65nm,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且呈类球形,纯度达到99.9%。

  • 标签: 水热法 真空冷冻干燥 二氧化铈纳米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