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贾久满等,选择体重15b左右三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分仔猪(15-30kg)、中猪(30-60kg)2个阶段进行试验.对照组日粮为基础日粮加无机微量元素(铁、铜、锰、锌),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加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铁、铜、锰、锌),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为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试验期间在第七、十四、二十一和二十八天定期采集猪只粪便,冻干后密闭保存,进行粪便中铁、铜、锰、锌测定,同时对猪只称重进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猪日粮中用低剂量的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代替高剂量无机微量元素,可使仔猪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有降低趋势,其中铜的排泄量降低63.1%(P(0101),锌降低12.2%,锰降低8.4%(P〈0.05),铁降低6.8%(P〉0.05).中猪铜、锌、

  • 标签: 微量元素含量 三元杂交仔猪 氨基酸螯合 无机微量元素 生产性能测定 基础日粮
  • 简介:宁波市鄞州区畜牧业技术服务站孙时军等,选择18头(其中杜洛克6头、大约克6头、长白6头)年龄1年左右.健康无病、同品系体重相近的种公猪,分成6组,每组9头。采用2×2复拉丁方试验计,即2个处理,2个试验期,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 标签: 有机微量元素 精液质量 种猪 畜牧业技术 试验期 服务站
  • 简介:我区在1958年从越南引进非洲鲫鱼,经过长期的饲养观察,证明非洲卿龟是一种淡水养殖的优良高产品种,但非渊鲫鱼抗寒力差,水温降到13℃时,就会被冻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4年和1975年,我室采用1—1.5%盐水,放入7平方米,水深10—60厘米,无底泥,无挡风屏障的水泥池中,让非洲鲫鱼在盐水环境中自然越冬,取得了良好为效果。

  • 标签: 越冬 鲫鱼 平方米 抗寒力 高产品种 水泥池
  • 简介:本文通过优化泥鳅催产药物配方、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反冲式流水孵化方式,研究了本地泥鳅产卵和孵化技术。结果表明:催产药物(LRH-A2)4μg/kg、(DOM)2.0mg/kg和(HCG)400IU/kg,三者混合注射。将亲鱼放入产卵网箱,自然产卵。药物效应时间10-14h,催产后18h,将亲鱼移出,收集受精卵,采用反冲式微流水孵化桶孵化。孵化水温24℃-26℃,鱼胚胎发育30-35h出膜。采用本方法,催产率为91.0%,受精率为95.3%,孵化率为89.9%;产后亲鱼存活率为90%,同比人工受精存活率提高了50%。

  • 标签: 泥鳅 人工催产 自然受精 繁殖
  • 简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我厂水族背景画系列产品现有单面的和双面的水族背景画,9种尺寸规格,60个画面,240个品种,欢迎国内外客户与我厂洽谈业务,我们真诚愿与广大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开创水族用品事业美好未来。

  • 标签: 水族 用品 有限 自然 武汉 尺寸规格
  • 简介:1漓江概述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条青罗带,至全球华人的骄傲。秀丽的漓江黄金水道,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灵魂,是桂林人、广西人乃犹如一幅百里画卷,韵美无穷。

  • 标签: 漓江 水质调查 自然地理 黄金水道 桂林山水 桂林人
  • 简介:本文报道了红笛鲷在室内大量自然产卵及在渔排网箱催产产卵的试验结果。2000至2003年每年使用50-60尾体重2.0-4.5kg的红笛鲷作为亲鱼,通过强化培育实现自然产卵,以及使用激素催产产卵,平均每年获得红笛鲷上浮卵6915×10^4粒,其中自然产卵6123×10^4粒,平均上浮卵率79.1%;催产获得上浮卵792×10^4粒,平均上浮卵率44.2%。

  • 标签: 自然产卵 强化培育 人工催产 亲鱼 网箱 试验结果
  • 简介:<正>2013年三门峡市认真执行《渔业法》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渔业资源保护,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切实保护黄河中游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保护渔业种质资源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陕西省潼关县东入河南进入三门峡市境内,流经灵宝、陕县、湖滨、渑池四个县(市)区,在三门峡市境内全长225公里。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三门峡水库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

  • 标签: 渔业资源保护 水产种质资源 人与自然 种质资源保护区 陕西省潼关县 保护区管理
  • 简介: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李瑜鑫等,选用24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头,在基础饲粮和其它相同条件下.给两组分别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和高铜添加剂,进行为期150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Ⅱ组全划平均每增重分别为81.75和76.32(P〈0.01),平均日增重545g和509g(P〈O.05).

  • 标签: 微量元素添加剂 平均日增重 生长育肥猪 配制 饲养试验 高铜添加剂
  • 简介:1981年三重县在的矢湾采用对虾进行放流技术开发调查时发现,7~8月开始放流种苗,在越冬后5月份回捕的个体长度达12~15厘米。

  • 标签: 放流 对虾 越冬期 回捕 自然死亡 种苗
  • 简介: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侧、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总面积46864.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是环北部湾建区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海洋生物资源,是维持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重要的生态作用。

  • 标签: 海洋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海洋生物资源 机制 海洋生态系统 雷州半岛
  • 简介: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威远、达州等地广大农户常用养猪饲料及日粮结构的实地调查,并采集当地常用养猪饲料样品和土壤样样品92个,对其中的铁、铜、锰、锌、硒、碘、钴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根据测定值对农户常用养猪日粮进行概算,并与“中国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个地区的两种日粮类型普遍缺乏锌元素,部分地区硒元素缺乏;而铁、铜、锰、碘元素含量均超过标准几倍至数十倍。饲料和土壤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特点。

  • 标签: 养猪日粮 微量元素 盈缺分析
  • 简介:水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顶级生物群落鱼类是其代表生物,鱼类种群的丰盛与兴衰,提示该水域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广西江河渔业自然资源已近30年没有进行综合的科学考察了.

  • 标签: 自然资源调查 水生态系统 漓江 水域生态环境 生物资源 渔业资源
  • 简介:选用24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在基础饲粮和其它相同条件下,给2组分别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和高铜添加剂,进行为期15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Ⅱ组全期平均头增重分别为8175kg和76.32k(P〈0.01),平均日增重545g和509g(P〈0.05);试验Ⅰ组比Ⅱ组少消耗饲料603kg,每公斤增重少耗料0.3k,相对节约饲料8.82%;试验Ⅰ组与Ⅱ组饲料费占生产成本分别为75.81%、76.24%,每头猪多收入74.49元,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添加剂 长育肥猪 配制 增重饲料效率
  • 简介:2008年4~5月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极北鲵的产卵场所和产卵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极北鲵适宜在水深为10~70cm、多枯草的沼泽区域产卵;多数极北鲵产出2条胶囊质的卵袋(占79.3%),少数只产1条卵袋(占12.1%)或3条卵袋(8.6%);每个卵袋内含有受精卵数为23~98(M=64.3)个;极北鲵产卵时的水温为4~19.5℃,产卵时间为4月15日到23日,产卵期9d,产卵的高峰期在4月17日到20日,为4d;极北鲵在产卵时对水深有一定的选择性,卵袋主要集中分布在11~40cm的水深范围之内;极北鲵的休眠洞穴都在水田的田埂和沼泽沿岸及路边等离水较近的地方。通过室内孵化试验(水温9~23℃、水深10cm)发现极北鲵卵袋的室内孵化率为87.81%。研究发现极北鲵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分布区为龙王庙核心区和稻田区域。而集中分布区为龙王庙核心区内。

  • 标签: 极北鲵 兴凯湖 卵袋
  • 简介:由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委托广西水产研究所完成申报材料的广西凌云洞穴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于2007年9月18日在南宁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主持的自治区级评审。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建设项目 洞穴鱼类 自治区 区级 评审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的发达通畅,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外来水生物种正逐渐增多。外来物种虽部分丰富了东莞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些外来水生动物如果在江河中迅猛繁殖建立自己的种群将成为入侵物种,会使本地的物种面临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 标签: 外来物种 水生动物 东莞市 自然水域 水产养殖业 水生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