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养殖经验,总结了黄颡鱼不同养殖模式下成鱼养殖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 标签: 黄颡鱼 成鱼 养殖 技术
  • 简介:利用沼液(渣)作为饲料添加剂喂猪,是生猪生产中一项较新的饲养技术,已在全国许多建沼气池的猪场得到运用,并产生了明显效果,节约了饲料,加快了增重,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沼液喂猪 技术要点 饲料添加剂 饲养技术 生猪生产 饲养周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澎泽鲫是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选育的优良鲫鱼新品种,它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抗病力强,耐低氧、生长快、食性广等优点,是当前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效益的优良品种。根据美国大豆协会驻中国北京办事处水产专家H·R·Schmittou博士在中国倡导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远优于每个体积在100m3以上的大网箱”理论,按照信阳……

  • 标签: 小网箱养殖 澎泽鲫 网箱设置 鱼种放养 颗粒饲料 日常管理
  • 简介:月鳢俗称七星鱼、花星鱼、点称鱼、张公鱼。月鳢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补血养颜,补精益寿之功效,是两广的特有珍稀经济鱼类,野生条件下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近年来捕捉过度,已造成了资源量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发展月鳢的人工养殖大有可为。

  • 标签: 月鳢 养殖技术 经济鱼类 成活率 生长 野生
  • 简介:虾池经长时间的高强度养殖,底质逐年老化,水质条件下降,细菌丛生,生态环境恶化。以往治理水质、底质恶化的措施,一是养殖过程频繁、大量换水,二是收成后进行清淤。但是,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大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海区污染和水源不足已大大限制了换水的频率和数量,有时甚至出现无水可换的局面。

  • 标签: 换水 健康养殖技术 对虾 养殖过程 海区 收成
  • 简介:立秋过后,水温渐降,此时正值鱼类长膘季节,因此,抓住秋后管理这一关键时期,对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大有好处。1、强化投饵。秋季由于水温明显下降,一般在20℃左右,鱼类开始长膘,积累能量供越冬消耗,因此对饵料需求量增大,早秋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如水草、嫩旱草、菜叶、以及农作物嫩茎叶等,日投量为每100公斤草食性鱼类投喂50—80公斤,青饲料必须无毒无腐烂。到了晚秋由于气温低,青饲料渐缺,这时应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直至以精饲料为

  • 标签: 鱼池 秋季 管理技术 强化投饵 增施肥料
  • 简介:大菱鲆是欧洲名贵的经济鱼种,它适应低水温环境、生长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胶质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养殖业者和消费者的喜爱。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一项支柱产业。但是由于产业发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参羞不齐,目前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养殖疾病增多、用药不规范、甚至有少数单位滥用违禁药物等问题,以至于出现不合格商品鱼上市的现象。由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大菱鲆生产与销售的瓶颈。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大菱鲆 水产品药物残留 北方沿海 支柱产业 经济鱼种
  • 简介:水库是我县重要的养殖水域资源。近年来我县水库养殖产量、效益有较大提高,但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探讨了(二)型以上水库水产品出现质量安全的原因;实施高产、高效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步提升等养殖技术措施,引导水库养殖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 标签: 山区小(二)型水库 无公害养殖
  • 简介:太平洋大比目鱼与大西洋大比目鱼相似,而且有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应该属于同一个品种。它们是所有鲆鲽鱼类中个体最大的品种,也是海洋鱼类中个体最大的品种之一,可以生长到27米(9英尺)长。曾经记录到的最重的个体体重达到318公斤(700磅).而且达到227公斤(500磅)的也有多次记载。

  • 标签: 比目鱼 品种类型 个体体重 生长发育
  • 简介:夏邑城湖养鱼水面1200亩,平均水深2.0米,属小型富营养湖泊。1988年以前,粗放粗养,平均亩产不足50公斤。1989年开始以施肥为主的养鱼高产试验,当年亩产达到122公斤。1990—1992年又连续两次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亩产达到192公斤,亩纯效益300元以上。近几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200公斤左右,在施肥养鱼技术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湖泊养鱼 鱼种投放 施肥 水质管理 捕捞
  • 简介:乌鳢,又名乌鱼、黑鱼,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除瘀生新、滋补调养之功效,被视为“鱼中珍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保证水产品质量已提到了渔业生产的重要日程。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乌鳢亲鱼池塘培育的一些技术要点,从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亲鱼放养和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加以浅述。

  • 标签: 亲鱼选择 培育技术 乌鳢 水产品质量 饲养管理技术 渔业生产
  • 简介: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优鲫鱼品种,也是适合稻田养殖的名优鲫鱼品种之一。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推广稻田养殖方正银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吉兴乡-农户利用30亩稻田放养方正银鲫夏花1.2万尾,平均亩放400尾。

  • 标签: 方正银鲫 稻田养殖 技术 黑龙江省 双凤水库 稻田放养
  • 简介:怀头学名六须鲶,在分类上属于鲶形目,鲶科、是我国北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的肉食性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kg.它生长快、易饲养、适应性强、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货源少、天然鱼产量很低,是当前养鱼致富首选的优良品种.

  • 标签: 养殖技术 怀头鱼 技术要点
  • 简介:近两年,黑龙江省鲤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市场低迷,导致养殖户效益不佳,甚至亏损。因河蟹市场行情好,养殖效益高,就成为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对象之一。河蟹在黑龙江省推广养殖二十余年,已取得显著成效,以下介绍其在北方高寒地区养殖技术要点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养殖技术 河蟹 养殖品种结构 黑龙江省 养殖效益
  • 简介:一、池塘单养1、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利于水草、螺、蚌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cm。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 标签: 养殖技术 河蟹 成蟹 池塘单养 生长繁殖 天然饲料
  • 简介: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兴起一股养殖观赏鱼热潮,锦鲤被誉为“水中活宝石”,在观赏鱼家族中品位较高,极具观赏价值。嘉应锦鲤则是锦鲤中的精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梅州市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利用杂交育种选育方法培育出的锦鲤新品种,其鳍条较长、花色多样等显著特色而在国际流行锦鲤品种中独树一帜,倍受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现简单介绍一下嘉应锦鲤的成鱼养殖技术。一、池塘条件嘉应锦鲤成鱼养殖池塘最好选择东西走向,背风向阳,水源条件具备微循环流水地方,水源水质以偏碱性的山溪水为好,因为山溪水含矿物质较多,有利于成鱼养殖过程自然界中矿物质的自然补充,养成的锦鲤比一般水质养成的颜色要鲜艳,对比色更明显,池塘底质以沙泥底质为佳,池塘深度1.8-2.3米,面积3-5亩较好(有利于锦鲤的筛选和起捕),池塘还应配备增氧设施以预防养殖过程锦鲤缺氧时可采取应急措施,在养殖前还应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培肥水质为投放鱼种做好准备。二、鱼种的挑选进行嘉应锦鲤的养殖时,鱼种的挑选相当重要,首先从鱼苗种质方面严格把关,要选择体质健壮、颜色鲜艳、种质纯正的嘉应锦鲤鱼苗(鱼苗阶段其尾鳍长应超过其体长的1/2),体稍侧扁,游动迅速,鳞片、鳍...

  • 标签: 养殖技术 嘉应锦鲤 成鱼养殖
  • 简介:鱼苗由于身体纤弱.鱼苗下塘时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失败。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供参考。

  • 标签: 鱼苗下塘 培育技术 养殖过程 下塘技术 水温 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