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呼兰县渔业生产开发公司许卜渔场从1991年开始每年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购入高寒鲤鱼水花150万尾,以肥水下池发塘,经过10~15天培育,出池3.3cm以上规格夏花120万尾。几年来水花发塘成活率达80%以上,除自用以外,大部分外销。本场鱼种培育亩放高寒鲤鱼夏花3500尾,搭配花、白鲢、草鱼夏花1600尾,在无增氧设备的情况下,以驯化养鱼方式饲养,培驯大规格鲤鱼鱼种,鱼种出池规格达100~150g,平均规格为120g。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寒鲤 鱼种培育 大规格 颗粒饵料 草鱼夏花 饵料系数
  • 简介:近两年,黑龙江省鲤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市场低迷,导致养殖户效益不佳,甚至亏损。因河蟹市场行情好,养殖效益高,就成为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对象之一。河蟹在黑龙江省推广养殖二十余年,已取得显著成效,以下介绍其在北方高寒地区养殖技术要点。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养殖技术 河蟹 养殖品种结构 黑龙江省 养殖效益
  • 简介:几年来,高寒地区的渔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自然因素、市场低迷等都使高寒地区的鱼类养殖受到影响,所以如何实现高寒地区商品鱼养殖增效很有必要,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 标签: 高寒地区 商品鱼养殖 增效措施
  • 简介:黑河市前拉腰子渔场是1985年建成的,拥有水面140亩,1998年我承包了全部渔池,并利用54亩池塘进行了驯化养鱼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的主要做法是:利用常规池塘,集中驯饲,降低饲料系数,达到高产、高效。

  • 标签: 高寒地区 池塘养鱼 驯养 苗种放养 饲料投喂 疾病防治
  • 简介:黄颡鱼,俗称嘎牙子,是深受北方地区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欢迎的名优鱼类.近些年来,随着北方高寒地区黄颡鱼鱼种生产量的大幅增加,过去那种和其它鱼类混合放养越冬的方法已适应不了黄颡鱼生产需要,其主要问题是黄颡鱼鱼种出池困难,且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较低,亟需对越冬方法进行改进.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越冬试验 黄颡鱼 鱼种 养殖成活率 名优鱼类
  • 简介:一、技术概念及功能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殖水产品,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最大地提高稻田产出,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 标签: 种养技术 稻田 高寒地区 农民增收 养殖水产品 浅水环境
  • 简介:本文探讨了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夏季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85%(单养)和65%(混养),6-8月生长速度较好,混养比单养生长速度快,冰下可以安全越冬.

  • 标签: 养殖技术 蓝鳃太阳鱼 高寒地区 养殖成活率 温养 单养
  • 简介:本文以北方几种养殖鲤鱼为对象,根据鱼类性腺发育生理学,通过对不同时间、催产药物剂量的调整和生态条件(产卵池水体、水位变化及产卵池水温)的调节,了解对鲤鱼催产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以上几种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鲤鱼亲鱼的催产率。为今后的渔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催产药物剂量 生态条件 催产率 鲤鱼 人工催产
  • 简介:鲤鱼易养殖、单产高,为北方高寒地区养殖的大宗淡水鱼类,产量位居第一位,约占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近十年来,鲤鱼商品鱼市场行情持续不景气,养殖经济效益不佳,有些养殖户甚至还要赔钱,严重挫伤了广大养殖户的养殖热情。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池塘养殖 增效技术 鲤鱼 淡水鱼类 市场行情
  • 简介:近年来,佳木斯市郊区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及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重点推广“稻蟹共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稻田 操作要点 生产技术 高寒地区 共作 农技推广体系
  • 简介:高寒鲤体色为青灰色,全鳞,体纺缍形、二龄鱼的体长/体高比值为2.55,体长/头长比值为3.3,尾柄长/尾柄高比值为0.91,空壳重/体重的指数为87.3%,食肉率为66.2%.生长快,产量比黑龙江野鲤高50%以上。抗寒能力较强,自然越冬成活率:一、二龄鱼都在95%以上,是三北地区养殖的优良鲤鱼品种。

  • 标签: 高寒鲤 形态学 生长 抗寒
  • 简介:  山区在确保排灌方便,保持水深1.5m以上的池塘养鱼,如何达到高值高产?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经验如下:①品种搭配要科学;②水质管理要适当;③饲料投喂要合理;④鱼病防治要及时;⑤捕捞上市要适时.注意了上述几个问题,养殖户都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养殖技术 山区池塘 池塘养殖
  • 简介:文中介绍秦岭大鲵繁育基地的亲鲵人工繁殖技术。三年间连续催情32组,自然交配产卵雌鲵27尾,共获卵14000粒,并连年孵化出苗。其中,产空卵带亲鲵5尾,催繁成功率为84.4%。每年7月下旬至8月底性腺发育成熟为最佳催情期;交配产卵池要彻底清池,严控给水流量与水深;以及亲鲵繁殖与护卵行为等系列要素。

  • 标签: 人工繁殖技术 秦岭山区 大鲵 性腺发育成熟 交配产卵 繁育基地
  • 简介:早期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修筑了一种小型蓄水工程,用来积聚附近的雨水、泉水,形成了山区塘坝池塘。随着生态健康养殖观念的深入,这些塘坝类池塘的养殖户依托优质无污染的山水资源,采取了一整套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措施,如:定期使用生物改底剂改良池塘底质,少用杀虫剂和消毒剂;使用藻肥和菌肥来肥水,不用化肥来肥水;定期使用内服药来进行防病治病等。养殖出的商品鱼规格普遍达到1.5kg/尾,全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每亩增产200kg,每亩增收1000元,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养殖方法。

  • 标签: 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山区池塘 生态型 无公害水产品 蓄水工程 丘陵地区
  • 简介:2002年4月10日~2002年10月15日在方正县选择浅山区塘坝进行方正银鲫养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浅山区塘坝进行方正银鲫为主的养殖是可行的,经170d的养殖,方正银鲫由放养时的100g到出池时250g,亩利润为1233.4元,同时,搭配大规格鲢鳙鱼,可取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

  • 标签: 浅山区 塘坝养殖 方正银鲫 可行性 苗种放养 饲养管理
  • 简介:水库是我县重要的养殖水域资源。近年来我县水库养殖产量、效益有较大提高,但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探讨了小(二)型以上水库水产品出现质量安全的原因;实施高产、高效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步提升等养殖技术措施,引导水库养殖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 标签: 山区小(二)型水库 无公害养殖
  • 简介:山区凼仔养鱼是一种流水养鱼类型,它是利用山泉水、山塘水库水和江河溪涧水等水资源,因地制宜地修建一些小面积鱼池(即凼仔),并使鱼池有不断的水流,进行较高密度的养鱼生产.实践证明,凼仔养鱼是充分利用山区的水资源,解决山区人民吃鱼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流水养鱼 鱼池 山区 阳春 养鱼生产 山塘
  • 简介:通过调查我县当地气候环境、冷水资源情况和冷水性虹鳟鱼类养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养殖生产发展对策。

  • 标签: 冷水鱼类 养殖 对策
  • 简介:池沼公鱼(HypomesusOlidusPallas)是一种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杂食性、冷水性小型洄游性鱼类.繁殖力强,生命周期短。一龄性成熟。自然繁殖,速快形成种群,在人工移植驯化形成群体后.可一劳永逸地获得渔产品,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出口内销供不应求,增殖见效快,效果好,是水库渔业优良的小型增殖鱼类,也是最经济的渔业经营对象。

  • 标签: 池沼公鱼 增殖试验 水库移植 鱼类 自然繁殖 人工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