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 标签: 长毛对虾 越冬试验 亲虾 海区 性腺成熟 人工育苗
  • 简介:1月12日,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2018年会员大会暨对虾育种育苗技术研讨会举行。与会人员围绕破解发展瓶颈,谋划对虾苗种未来进行讨论。去年湛江进口亲虾超7.3万对湛江市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566公里,浅海滩涂广阔,港湾多,养殖对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湛江市 虾苗种 养殖户
  • 简介:1、什么叫做对虾健康养殖目前国内外对虾养殖专家及养殖户都认为针对虾病害的流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和途径,那就是进行高健康对虾养殖系统(HHSS)的建立或简称为对虾的健康养殖。该系统具体的措施是将健康亲虾的选育与健康虾苗的培育、养殖环境的综合调控、选用高效优质的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的建立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建立养殖的综合系列工程系统。

  • 标签: 健康养殖 对虾养殖 健康虾 虾病 亲虾 虾苗
  • 简介:中国对虾“黄海5号”(品种登记号:GS-01-008-2017)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选育。培育单位自2009年开始,利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每年度大规模、标准化构建全(半)同胞家系;以WSSV抗性、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等作为育种目标性状,利用VIE荧光染料标记家系个体,在混养条件下,开展WSSV感染、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性状测试试验,记录家系个体的抗WSSV存活时间、收获体重和养殖存活率等信息;性状测试结束后,建立遗传评估模型,利用BLUP方法评估家系和个体的性能差异;制定多性状选择指数选留优秀的家系和个体,参考亲缘关系制定配种方案,生产下一世代家系。

  • 标签: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对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WSSV感染 BLUP方法 目标性状
  • 简介:金桥对虾养殖场,是在浙江省平湖县水产养殖公司,县科委,金桥镇政府和上海水产大学等单位的支持和关心下,由金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勤余同志于1986年12月1日开始组阁对虾养殖场筹建组,聚集各方的人力和物力,在不到150天的时间里,就把250多亩的对虾养殖场建成投产了。对虾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平均亩产达到163.75公斤。这种高效率的建场经验,在江,浙一带是不多见的。

  • 标签: 对虾养殖 建成投产 公司 平湖 村党支部书记 物力
  • 简介:虾池经长时间的高强度养殖,底质逐年老化,水质条件下降,细菌丛生,生态环境恶化。以往治理水质、底质恶化的措施,一是养殖过程频繁、大量换水,二是收成后进行清淤。但是,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大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海区污染和水源不足已大大限制了换水的频率和数量,有时甚至出现无水可换的局面。

  • 标签: 换水 健康养殖技术 对虾 养殖过程 海区 收成
  • 简介:58.如何估算虾塘的虾数量(成活率)?(1)在放苗时采用网箱放养法,投苗时按该塘平均密度投苗于网箱中,进行定期抽重计数,如果没有敌害一般该池虾的成活率比网箱之成活率高10%左右。(2)用旋网进行取样抽查,在池中不同点多次抽样得出单位面积尾数乘以池塘面积再

  • 标签: 对虾 健康养殖 投饵 pH值调节 蓄水池 病害防治
  • 简介: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对虾增、养殖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台湾和厄瓜多尔,年产量分别达15,000吨和30,000吨,远远地超过了日本。出现这种爆炸性产量,可以说是对虾养殖迅猛崛起的结果,这种趋势尚有波及世界各国之倾向。

  • 标签: 对虾养殖 饵料 年产量 养殖业 厄瓜多尔 发展
  • 简介:土塘养殖斑节对虾75天左右,对虾出现游塘,下午4~5点时游塘特别明显,初始出现黄鳃,而后部分转为黑鳃,该如何处理呢?此类鳃病应该是细菌引起,检查是否有纤毛虫,若没有纤毛虫,可直接泼两次碘制剂,使用碘制剂处理简单,直接且效果好。如不用碘治疗,可以采用改底产品改善池塘底部,再补充光合菌调节改善水质,添加维C稳定虾,减少虾抗应激。养殖环境和虾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氟苯尼考伴料投喂一次,再减料2餐,观察对虾情况。

  • 标签: 斑节对虾 鳃病 防治 养殖环境 碘制剂 氟苯尼考
  • 简介:斑节对虾(Penaeus,mortodortFabricitts)俗称草虾,是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已作为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并且在高密度和较完善的养殖条件下取得很高的产量。我国大陆养殖斑节对虾起步较晚,近两年才开始较大面积养殖。为了探索斑节对虾在本地区池塘条件下养殖的可行性和高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本试验。

  • 标签: 斑节对虾 高产试验 养殖条件 大面积养殖 养殖对象 对虾养殖
  • 简介:今年3、4月份,我队从红湾、沙角等地捕回亲虾,经过粗选后,暂养子网箱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很易引起亲虾在运输途中产卵或退化,因此对选择后的亲虾采取以下方法取得受精卵:(1)加温或降温刺激;(2)适当增加营养,投喂亲虾喜食的新鲜蟹肉、泥蚶、虾肉等.对虾产卵量很大,

  • 标签: 亲虾 对虾 产卵量 人工育苗 暂养 投喂
  • 简介:总的来讲,南美白对虾病害的发生,有其明显的特征,从当年苗种、水质生态因子的变化和气候特点,可以总结对虾发病和防治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而这也往往考验一个技术从业者的经验及应变能力。通过对今年的对虾养殖和病害防治观察实践,可以较全面地总结一套有效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理论。

  • 标签: 虾病 南美白对虾 病害防治 生态因子 综合防治 气候特点
  • 简介:高温季节天气炎热、光照强、水质差、各种病菌大量繁殖,是养殖上疾病发生的高峰期,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在夏季水温32℃左右的高温季节,也是生长的旺季。如何确保高温季节对虾健康、旺盛生长,科学管理是关键。为了克服养殖难关,争取获得稳产高效,高温季节应掌握以下的关键技术: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高温季节 疾病发生 斑节对虾 科学管理 高峰期
  • 简介:2003年巩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调整养殖殖结构,在巩义市黄河渔业公司推广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推广面积60亩,投放虾苗610万尾。自4月20日投放至8月18日捕捞,共生产商品虾9000公斤,平均规格12厘米,达到了盐碱水域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目的。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淡化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虾苗投放
  • 简介:根据众多养虾工作者的反映,控制好虾池水色,是防止对虾应激发病的关键,而培养保持好水色则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水色是池塘浮游生物组成的反映,也是池塘水质环境的综合反映。水体呈绿色已证明是养虾的最佳水色,因此在虾池中如何培养以单细胞绿藻为主组成的水体,是预防虾病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96年8月8日至11月10日在阳西县溪头镇远大养虾场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试验。

  • 标签: 对虾 池塘养殖 水色 水质调节 病害防治
  • 简介:病原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症状感染时体色发白,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症状,体表有不规则黑斑,则可初步断定患有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流行情况凡纳滨对虾目前是主要易感种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均可感染,养殖在海水和低盐度的咸淡水中的幼虾和半成虾最容易受到感染。该病发病缓慢,累计死亡率高达70%,引起病发的原因可能与养殖过程中温度、盐度过高或过低、撒网捕虾或投喂劣质饲料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肌肉坏死病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 养殖过程 肌肉组织 流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