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用紫外分光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菌液浓度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东北三省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H、J和L)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基中,培养0、3、6、9、12,及24h取样,每个样品5个平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入=600nm)测定菌液OD值,同步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建立起H、J和L菌株OD值与CFU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34.34x+5.5206;y=135.86x+3.1397和v:142.87x一3.7068。测定结果表明:当OD值为1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4×107CFU·mL-1。采用紫外风光光法测定菌液浓度时,应注意菌液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嗜水气单胞菌 浓度
  • 简介:2016年5、9和10月,在东经121°37·46″和北纬40°58′56″采样,用流动注射分光法监测辽宁大凌河水中六价铬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酸性样品中,六价铬与二笨卡巴肼形成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50nm处。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50mg/L(r〉0.999),检出限为O.0022mg/L,在0.05mg/L和0.50mg/L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和0.5%,相对误差为0.0%和0.2%,加标回收率为98.8%-100.9%,测定速率为30样m。本方法操作简单,溶剂数量少,干扰因素少,人工误差小,分析效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稳定性好。

  • 标签: 流动分析 大凌河 六价铬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molecule)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1,2].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偶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FISH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探针能长期保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不但能显示中期分裂相,还能显示于间期核.同时在荧光原位杂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染色质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探针 染色体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染色体上物理定位DNA序列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如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文库的单拷贝基因的定位、核糖体基因和组蛋白基因等中度重复序列的定位、着丝粒特异序列和性别特异序列等高度重复序列的定位以及其他重复序列的定位等,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定位、性染色体鉴定及种间杂交等遗传学问题,并展望了此技术在定位鱼类经济性状相关标记或基因、性别相关标记或基因及种特异染色体标记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鱼类 基因定位
  • 简介:砷是一种至癌至畸的有毒元素.砷在水生生物体内有很强的浓集能力,可浓缩水体中的砷高达3300倍,所以对水体中砷含量的控制应十分严格,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最高浓度限量为0.05mg/L.以往水体中砷含量的测定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和砷斑法,前种方法操作烦琐,而后者检测限高.目前还有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但该法所需仪器复杂、昂贵,不宜普遍采用.本文采用了装有气动进样装置的原子荧光分光法,以KBH4为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砷,并进行了有关测定条件的实验和研究.此法检测限为0.1ug/L,平均标准偏差为3.6%,回收率为96%-108%.通过标准样品及实际监测表明,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环境水样中痕量砷的分析测试.

  • 标签: 中的痕量 原子荧光法测定 发生原子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