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原产于北美洲西部的北太平洋沿岸的山间溪流,早在19世纪即开始人工养殖,至今已有200余年养殖历史,现已成为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冷水性鱼类之一。黑龙江省是我国养殖虹鳟历史最早的省份,已有60余年历史,

  • 标签: 增殖试验 虹鳟 世界粮农组织 水面 人工养殖 养殖历史
  • 简介:池沼公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繁殖力强,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出口创汇.该鱼移植技术易掌握,增殖见效快,投入低,是大水面理想的增殖对象.1984年我省从辽宁引进池沼公鱼在镜白湖等水域有一定的产量.近两年位于镜泊湖下游的莲花湖加大了增殖池沼公鱼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我省名特优鱼类的发展,促进我省大中型水域的开发,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今年起加大了池沼公鱼移植增殖力度,将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列入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池沼公鱼 移植 增殖 生物学 公鱼 海洋鱼类
  • 简介:自1985年以来,在广东沿岸十多个港湾、河口海区,已人工放流对虾苗8亿多尾,其中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的2.5亿多尾。1989年前全省共放流虾苗5亿多尾,其中3厘米以上有7千多尾(见表1).现就广东海区对虾资源增殖的效益怍如下分析。

  • 标签: 对虾 东海区 人工放流 虾苗 标粗 效益分析
  • 简介:地处台山市东海岸的都斛镇崖门口一带,是盛产蓝蛤(俗称米蚬)的天然海区,年产蓝蛤数千吨。近年来通过护养增殖的管理,保持了高产稳产的良好势头。为了使蓝蛤资源遍布台山市沿海各海区,并形成群体生产力。1993年11月6—7日,台山渔政管理站组织了15艘渔船,在东海岸捕捞蓝蛤109吨向西海岸的广海湾、

  • 标签: 海区 高产稳产 群体生产力 捕捞 增殖 护养
  • 简介: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都认识到我国的渔业资源已经越来越匮乏,水里的鱼越捞越少,因此,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增加和保护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其中,在海洋及江河湖泊放流各种水产苗种,已经成为最普遍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增加渔业资源量的手段,尤其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全国三大海区都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

  • 标签: 渔业资源 放流工作 增殖放流 水产苗种 生态环境 沿海地区
  • 简介:太湖新银鱼是栖息于大中水面畅水区的野生小型经济鱼类,肉嫩美味,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为使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技术能在我市大面积推广,茂名市海洋与渔业局和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合作开展了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太湖新银鱼 高州水库 增殖 渔业产量
  • 简介:我国自全面开展渔政管理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尤其是我国颁布《渔业法》后几年,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整个渔村。各级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广泛宣传贯彻执行《渔业法》,广大渔村出现了“以法治渔、以法兴渔”的好势头,使我国渔政管理工作从一个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初级阶段,

  • 标签: 渔政管理工作 水产资源 中国 《渔业法》 东风 主管部门
  • 简介:7月6日,济源市渔政监督管理局组织在曲阳湖水库进行增殖放流,共投放优质花白鲢鱼苗30万尾。今年国务院以国发C200619号文件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根据农业部要求和河南省渔政渔船检验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济源市渔政监督管理局继5月份在济源市溴河增殖放流400尾鱼苗后,又筹备组织了本次放流活动。据济源市渔政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曲阳湖作为济源市城市河流的上游水源和该市的一个风景点,增殖放流鱼苗后,对有效改善库内及下游河流水质,增加水库鱼类资源,发展库区休闲渔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增殖放流 济源市 鲢鱼苗 渔政监督 管理局 行动纲要
  • 简介:银鱼是鲑形目银鱼科的一年生小型鱼类,分布在东亚,计有8属22种,尤以中国种类最多。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只有两属,即大银鱼属和新银鱼属,前者只有一种大银鱼,后者共有8种,太湖新银鱼、短吻新银鱼、银色新银鱼、安氏新银鱼、乔氏新银鱼、寡齿新银鱼、陈氏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

  • 标签: 大银鱼移植 我国北方 受精卵 近太湖新银鱼 卵膜丝 孵化率
  • 简介:蓝蛤,俗称米蚬、白蚬、薄壳,分布于台山海域的主要种类为光滑河蓝蛤(Potainocorbulalscuis),在大襟、大湾口等处也有黑龙江蓝蛤(Potamocorbulaamurensis)当地俗称“黑鸡仔”。蓝蛤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饵料生物,在一些海区,由于它的出现而形成鱼、

  • 标签: 台山海域 蓝蛤 分布 生态环境 增养殖技术 资源保护
  • 简介:随着珠江沿岸工农业的发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工业污水的影响,使江河鱼类产卵场和渔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亲鱼因渔场环境不适合,少产卵或不产卵,鱼苗成活率亦低.鱼类不能维持其种群各个世代所需的数量,资源补充量不足。同时,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捕捞方法的变革,以及电、毒、炸鱼等破坏资源的违禁作业屡禁不止,使江河鱼类资源逐年下降。这种情况己引起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水产部门己在江河进行人工放流增殖,建立了渔政管理机构,加强了江河鱼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江河 鱼类资源 渔场 产卵场 鱼苗成活率 人工放流
  • 简介: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以下称银鱼)是银鱼科的小型鱼类,原产地在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如太湖、洪泽湖、洞庭湖等,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整体可食,又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的特点,是我国优质水产品之一。银鱼便于冷冻、晒干、储藏、运销,国内外市场广阔,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绿色食品,多年来一直享誉国内外市场,誉称其为'水中黄金'。由于移植增殖投资少、见效快、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可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湖泊渔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银鱼已被广泛移植增殖,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银鱼在国内水库、湖泊已

  • 标签: 太湖新银鱼 移植增殖 研究进展
  • 简介:云南的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生产始于1979年。当时是由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和云南省水科所分3批次以饮料瓶装运了26万垃太湖新银鱼受精卵,移植到45万亩水面面职的昆明滇池。1981年获得了成功并初步产生了效益。于1983~1986年期间,滇池的银鱼年产量达3500t上下。1984年,云南省科委和省农牧渔业厅联合组织立项推广移植到星云湖等12个湖库。

  • 标签: 移植增殖 太湖新银鱼 受精卵 装运 批次 推广
  • 简介:海康县企水镇属于南方亚热带的优良渔港,位于北部湾北部、雷州半岛西部。渔港的水深适中,底形平坦,水质肥沃,资源丰富,适合对虾繁殖、生长和洄游。但近年来,随着捕捞能力的增强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港湾的对虾资源日渐衰退。海康县水产局渔政站,为更好地发展海水增殖

  • 标签: 对虾 放流增殖 繁殖 生长 南方 渔港
  • 简介:为了增殖沿海的虾类资源,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台山市渔政站于5月6日在川山群岛大湾口海区,人工放流中国对虾苗600万尾。该市连续七年来在自然海区人工放流虾苗。为提高放流后的虾苗成活率,在一个多月前,已有计划地将这批虾苗进行精养标粗。放流虾苗规格一般都在4厘米以上。

  • 标签: 虾苗 人工放流 人工增殖 海区 标粗 虾类资源
  • 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养护行动纲要》精神,2006年6月15日上午,在安阳市淇河林州段.开展200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河南省水产局局长、渔政监督管理局局长姬广闻、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忠民、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西瑞,安阳市政协副主席董宝、安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李锋、安阳市农业局局长张赓等省市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 标签: 增殖放流活动 渔业资源 安阳市 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技术推广 行动纲要
  • 简介:池沼公鱼(HypomesusOlidusPallas)是一种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杂食性、冷水性小型洄游性鱼类.繁殖力强,生命周期短。一龄性成熟。自然繁殖,速快形成种群,在人工移植驯化形成群体后.可一劳永逸地获得渔产品,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出口内销供不应求,增殖见效快,效果好,是水库渔业优良的小型增殖鱼类,也是最经济的渔业经营对象。

  • 标签: 池沼公鱼 增殖试验 水库移植 鱼类 自然繁殖 人工移植
  • 简介:正近年来,黄河流域鱼类资源日益减少,鱼类产卵场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实施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更是引起黄河河道下切、产卵场功能下降,鱼类资源衰减,加之小浪底水库下泄底层低温水的影响,严重影响黄河干道黄河鲤鱼等经济鱼类的繁殖发育。使用人工鱼巢作为黄河鱼类增殖措施的试验研究,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4~7月我们分别在黄河干流桃花峪段和黄河

  • 标签: 人工鱼巢 试验研究 小浪底水库 伊洛河 增殖措施 黄河河道
  • 简介:10月25日,由洛阳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11年伊河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洛阳伊滨公园龙门古韵段举行。此次放流活动将持续两天。这次活动共投放黄河鲤鱼、花白鲢、甲鱼、河蟹等13个品种50万尾(只)。

  • 标签: 增殖放流活动 水生生物 洛阳市 伊河 管理委员会 黄河鲤鱼
  • 简介:2018年5月11日,黑龙江省首次江鳕增殖放流活动在汤原县永久村汤旺河江段举行,这是黑龙江省首次开展冷水性鱼类江鳕人工增殖放流,共1.2万尾规格在5cm以上的江鳕放入汤旺河.此次活动由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主办,佳木斯市渔政局、汤原县农业局协办.增殖放流仪式由佳木斯市渔政局局长谢刚同志支持,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站长张振立同志宣布黑龙江省首次冷水性鱼类江鳕增殖放流活动开始.佳木斯市农委、汤原县农业局等领导参加了增殖放流活动,汤原县公证处予以现场公证,佳木斯市电视台、汤原县电视台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 标签: 增殖放流活动 黑龙江省 江鳕 冷水性鱼类 佳木斯市 人工增殖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