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在广西人工养殖鳖的品种有黄沙鳖、杂交鳖、中华鳖、山瑞鳖、台湾鳖和从美国进口的佛罗里达鳖,主要养殖品种为黄沙鳖、杂交鳖和山瑞鳖。鳖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从10m^2的水池至1hm^2的池塘均可养殖。家庭小水体饲养鳖,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饲料来源广,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在城乡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及零星的小块土地,都宜建池饲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致富产业。

  • 标签: 人工养殖 黄沙鳖 技术 养殖品种 佛罗里达 养殖方式
  • 简介:利用面积为26.7hm~2的池塘,通过接种单胞藻培养优势生物种群,使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水质,扩大缢蛏放养面积等措施进行海蜇、缢蛏立体养殖生产,每667m~2产海蜇412kg、缢蛏340kg,实现产值298.08万元,利润208.6万元。

  • 标签: 海蜇 缢蛏 单胞藻 有益微生物
  • 简介:据国外有关报刊介绍,自1982年开始,日本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珍珠贝外套膜的研究。此法是把培养的珍珠贝外套膜组织分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酶溶去细胞壁,成为单个原生质体,再把两种珠母贝的原生质体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外套膜组织。这种组织可产生具有两种珠母贝特性的珍珠。

  • 标签: 外套膜 育珠 珠母贝 新技术研究 珍珠贝 原生质体融合
  • 简介:湖北有句遗传古语“四川的榷菜,湖北的腊鱼”,是闻名的畅销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物的要求除了富有营养和消除污染外,还要求易于贮存,携带方便,也希望不需烹调即可直接食用。为此,笔者将鱼类食品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腊鱼 加工新技术 鱼香肠 烹调 加工技术 鱼类食品
  • 简介:彭泽鲫又名芦花鲫或彭泽大鲫。具有繁殖能力强、食性广、成本低、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回捕率高、营养丰富等优良性状,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成为市场畅销品种。由于彭泽鲫养殖经济效益较好,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掌握,是适宜广大养殖户养殖的品种之一。

  • 标签: 无公害养殖 养殖技术 彭泽鲫 畅销品种 繁殖能力 成活率高
  • 简介: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美洲鲶、河鲶,原产于美洲。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摇蚊幼虫为食,成鱼以软体动物、藻类、甲壳类、小鱼、水生植物等为食,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喜欢群食,极易人工饵料驯食,是一种优良养殖对象,也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以来,迅速得到我国市场的认同,

  • 标签: 斑点叉尾鮰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池塘放养
  • 简介:<正>2013年,漯河市水产技术推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水产新技术新品种,坚定不移地保安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增收入,加快现代水产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漯河市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12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6%;养殖面积达到1803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6%以上。一、加大中低产池塘改造力度,着力提高渔业综

  • 标签: 水产技术推广 渔业生产 现代渔业 水产品总产量 池塘改造 养殖面积
  • 简介:在一般情况下,要维持水中鱼虾的正常生长,溶氧量需在3.5毫克/升以上,低于2毫克/升时,不是窒息致死,就是生长受阻,成活率下降,生物质量降低和互相残杀增多。当然,需氧的范围,取决于水生动物的品种,如斑节对虾,正常生活的含氧量在3.7ppmPA.L,致死含氧量为0.5—1.2ppm。鱼体的生长,每增加0.45公斤,需氧量0.14公斤。

  • 标签: 增氧机 生长 池塘 斑节对虾 成活率 鱼体
  • 简介:鲍(Abalone),俗称“鲍鱼”,是国际市场最畅销的海产品之一。鲍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自古就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从鲍肉中提取的鲍灵素Ⅰ、Ⅱ、Ⅲ和馏分物C可抑制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A,鲍灵素Ⅲ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作用。

  • 标签: 鲍鱼 防治技术 病害 国际市场 营养丰富 疱疹病毒
  • 简介:长期以来,微生物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以巴斯德、柯赫等提出的纯培养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研究。即使到了70年代初期,微生物学工作者在研究和发展微生物学技术的全过程中,无论是手操作、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方法,始终是围绕着纯培养的概念进行。而鱼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也只是徘徊在纯培养的技术上: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在微生物诊检技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 标签: 纯培养 鱼病 机械化 鱼类 病原微生物 应用
  • 简介: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黄痢主要侵害出生12h~3日龄仔猪,临诊时以仔猪排黄色浆状稀粪及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白痢主要危害10~30日龄仔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黏腻稀粪为主要特征。病原以O8、O45、O60、O101、O115、O138、O139、O141、O149、O147等群较为常见,多数具有K88(L)表面抗原,能产生肠毒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流行面广.终年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来关于仔猪黄白痢防治技术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供大家参考。

  • 标签: 仔猪黄白痢 防治技术 集约化猪场 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传染病 30日龄
  • 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标记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和育种家的重视。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目前DNA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分子标记技术 凡纳滨对虾 应用
  • 简介:如何去除海水富营养化物质,维持水环境生态平衡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降低水域富营养化措施,主要是对超高浓度的富营养化物质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减少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量,以及用机械方法清除污泥。而去除在水中溶解的富营养化物质(特别是中、低浓度)的有效方法几乎还没有。

  • 标签: 净水 海水富营养化 应用 海藻 环境生态平衡 物理化学方法
  • 简介:呼吸代谢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动物学家普遍关注动物的呼吸代谢并由此深入研究动物的生理学、营养需求与能量消耗以及生态学等问题.多数脊椎动物的运动及能量转化靠生物体内的有氧代谢进行.鱼类是水生动物,依靠从水体中获得的氧气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多数鱼类的呼吸过程完全在水中进行,水体的溶解氧在环境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是基本稳定的,所以水体的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由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耗氧完成的.当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只有鱼类时,水体氧量的消耗则主要由鱼体代谢和化学耗氧完成.鱼体的耗氧率的大小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代谢水平的高低及变化规律,因而常作为衡量鱼类能量消耗的一个指标.

  • 标签: 鱼类 呼吸代谢 生物能量学 营养需求
  • 简介:性腺发育对鱼类的成功繁殖与种群延续至关重要。鱼类的性腺发育包括原始性腺的形成和分化、性腺的组织结构、形态特征与时相划分以及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等。掌握鱼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的起源、迁移和分化特征是研究性腺发育规律的基础。鱼类的PGCs出现于胚胎发育早期,以不同方式迁移到生殖嵴,与生殖上皮共同形成原始性腺,之后向精巢或卵巢分化。鱼类性别决定和性分化呈多元性,既有雌雄同体也有雌雄异体。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激素和pH等)影响性腺的性别分化,具有可逆可塑性。判断鱼类性腺分化方向依据两方面:一是观察性腺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变化;二是以性原细胞的出现及其减数分裂的细胞学分化。性腺分化主要包括雌雄异体、雌雄同体和性逆转三种类型;雌雄异体型又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本文通过综述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和分化、性别分化以及性腺发育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性腺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性腺发育 原始生殖细胞 性别分化 配子发生
  • 简介:本文综述了鱼类补偿生长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生理机制,以通过其理论探讨建立科学的饲养模式,为水产养殖生产提供新的投喂途径。

  • 标签: 补偿生长 饥饿 限食 恢复投喂 生理机制
  • 简介:渔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是防控病害、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渔用疫苗的递送途径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大部分渔用疫苗均以注射免疫为主要递送途径,但由于该途径具有费时费力、易伤鱼体、不适用于小规格鱼体等缺点,因而浸泡和口服免疫逐步成为目前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的研究热点。浸泡免疫操作简单,不伤鱼体,但所需抗原量较大,而超声波、活载体及穿刺等辅助方法或技术可有效提高浸泡免疫效果。口服疫苗解决了小规格鱼体免疫的问题,避免鱼类应激反应,利于大量鱼类同时免疫,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渔用疫苗各种递送途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

  • 标签: 渔用疫苗 递送途径 注射免疫 浸泡免疫 口服免疫
  • 简介:鱼类免疫应答可以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但固有免疫发挥主要作用。固有免疫对病原体的识别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相互结合实现,这与哺乳类相似。但为适应水生生活,鱼类固有免疫对PAMP的识别范围更广,免疫应答的启动条件更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具有吞噬和杀伤功能,还可分泌多种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介导发生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中,T淋巴细胞通过抗原提呈细胞分解吸收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递送到细胞表面才能识别。B淋巴细胞分泌产生以免疫球蛋白IgM为主的抗体分子,而发挥抗体中和作用及免疫调理作用的IgG在鱼类中比较少见,说明鱼类抗体的免疫功能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内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鱼类免疫应答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鱼类 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 免疫应答
  • 简介:斑点叉尾(Ictaluruspunctatus),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天然分布于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超过美国淡水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

  • 标签: 斑点叉尾 饲料蛋白 营养需求 蛋白质水平 需求量 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