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渔肥是一种营养全面、配比均衡、应用方便、高效无残留的水产专用肥,作为新一代渔用肥料,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应用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南方省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物渔肥应用效果优于有机肥和无机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水体饵料生物量(主要是浮游生物量),增加鱼产量,还可有效改善水质,防治鱼类病害。近些年,北方地区也开始应用生物渔肥,并已见成效。以下介绍北方地区池塘苗种培育、池塘成鱼养殖和湖泊(水库)增殖应用生物渔肥的方法。

  • 标签: 浮游生物量 北方地区 应用 技术 水产专用肥 水产养殖业
  • 简介:1977至1982年,塞瓦斯特波尔潜水研究实验设计局和全苏海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亚速海——黑海海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克尼波维奇极地海洋渔业和海洋学研究所、太平洋海洋渔业和海洋科学研究所共同进行了一项科研工作——在全世界海洋不同区域和苏联大陆架地区试用潜水装置。

  • 标签: 海洋渔业 研究所 技术 区域 世界 黑海
  • 简介:小体积网箱养鱼技术是美国大豆协会向我国推荐的一种“技术先进、投资少、易管理、效益好”的养鱼技术。先后在我国的山东、山西、北京等省、市的渔业实践中得到证明。1998—2001年,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澎河水库推广应用了小体积网箱养鱼技术,积累了经验。现将2001年小体积网箱养鱼技术总结如

  • 标签: 小体积网箱养鱼 网箱设置 苗种放养 日常管理
  • 简介: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新经济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企业已进入信息和科技竞争的时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造船业、航运业,己经成为该行业

  • 标签: 中国 船舶工业 信息技术 推广应用 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
  • 简介: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概念最早源于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Feynman在1959年洛杉矶理工学院的一次物理学年会上做的题为《底层还有很大空间》的著名演讲。但是直到1982年。美国IBM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原子分辨能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后。纳米技术才首次曝光。并在以后的2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普遍公认的纳米科技的定义是:在纳米尺度(1-100nm)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粒子具有常规粒子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如低熔点、高比热容、高膨胀系数、高反应活性、极强的吸波性等。纳米生物技术是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美、德、日、英、法和中国均已将纳米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 标签: 纳米技术 动物防疫 美国IBM公司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扫描隧道显微镜 应用
  • 简介: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和的产物,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生化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制品等领域。生物技术的全面发展给水产养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更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不仅解释了水产养殖中一些理论基础,而且解决了很多水产养殖中困扰已久的难题。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技术应用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疾病诊断、免疫防控、水质调控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

  • 标签: 生物技术 水产养殖 应用
  • 简介:本文报道了以冷冻木屑为填充料,长途运输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as)亲虾的无水包装技术及其应用实验。亲虾在室温条件下经3-5h适应性暂养后,以1℃·h^-1降温速率逐步降至15℃,并维持该温度。包装前1h再把水温降至亲虾出现僵硬或侧卧为冷休克标志,大约11℃左右。包装时,在泡沫箱内铺上冷冻木屑3~5cm,再放上一层排列整齐的亲虾,如此一层木屑一层亲虾,至表层以木屑装满箱为止。一个航空运输专用箱(60×45×32cm)可装70-80尾亲虾。箱内可根据运输时间放置降温剂(干冰)1-2块。2004年-2006年,从厦门空运亲虾到河北黄骅市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站,36批次,亲虾总数量达16584尾,运输过程死亡1436尾,存活率为91.34%。文中还就包装过程人为操作不当的影响、常见问题和各种活虾运输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标签: 日本囊对虾 亲虾 低温木屑 无水包装 长途运输
  • 简介: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氧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 标签: 水产养殖 增氧技术 水车式增氧机 应用 微孔 增氧设备
  • 简介:前言:中国著名水产专家王武教授指出:水产与水稻结合是1+1=5的工程,即水产加上水稻等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水产+水稻就是在水稻田中放养可以与水稻共生的河蟹类、虾类、鱼类。水稻获得了增产——粮食安全;

  • 标签: 水稻田 生态农业技术 生物链技术 佳木斯地区 水产专家 应用
  • 简介:常熟市于1982年开始对全市生猪的统一供精工作,并设立3个分站。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们在筹建之初就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准备工作,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开展各项技术研究,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经过努力,使我市在近年来生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稳定在92%以上,情期一次受胎率保持在92.4%,平均窝产仔猪12-14头左右。回顾多年来的工作,我们重点搞好了下列几项综合技术

  • 标签: 技术应用 统一供精 生猪 质量 技术难题 人工授精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盘鲍、皱纹盘鲍、两者的杂交子一代(F1)及本地多年养殖的杂交鲍的DNA进行RAPD分析,探讨鲍种质演变遗传学现象。结果表明杂种子一代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并不对等,更偏向皱纹盘鲍:本地鲍的多态位比例最低,表明本地杂交鲍在遗传上发生了种质变化。

  • 标签: RAPD分子标记 盘鲍 皱纹盘鲍 杂交子代
  • 简介:将构建携带H1启动子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鲤受精卵核区附近,获得了一批具有RNAi表型的转基因鲤,PCR和分子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鱼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32.78%;一龄鱼的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比普通鲤平均生长快0.99倍,其体高和体厚分别平均增长0.22和0.26倍,其中有31.82%的群体平均体厚是普通鲤的1.6倍。结果显示,该质粒表达的发夹环型dsRNA可以有效降解其转录产物,对阻抑肌细胞中同源基因的表达、鲤肌肉的再生能力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鲤背部肌肉增厚、体质量增加,说明该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双链RNA在鲤体内具有RNAi效应。RNAi技术为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鲤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RNAI技术 生长
  • 简介:应用80:20池养技术,以奥尼鱼为主养鱼,鳙、鲢、鳢(鲶)等为“服务性”鱼,投喂专用配合颗粒饲料,实施池塘面积91.5hm^2,养殖1周年,平均单产15562.4kg/hm^2,其中奥尼鱼11405.9lkg/hm^2,商品规格500-750g,主养鱼与“服务性”鱼产量73.3:26.7;平均单产值11.78万元/hm^2,获得每hm2纯盈利2.61元万。

  • 标签: 奥尼鱼 “80:20池养技术” 主养 增重率 雄性率 起捕率
  • 简介:清远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6—2007年承担了省级草鱼免疫防病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成功,达到提高成活率、减少用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标签: 防病技术 池塘养殖 草鱼 免疫 无公害 应用
  • 简介: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鲈鱼的池塘养殖成为斗门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近年来由于养殖成本的提高以及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鲈鱼单价利润迅速下跌,养殖户唯有不断追求产量,多年平均亩产达1500kg,最高亩产达5000kg。然而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饲料投喂量增加,养殖水体负荷增大,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生态平衡失控,病害频发,造成养殖风险过大,严重制约了鲈鱼养殖业的发展。

  • 标签: 池塘养殖 生态调控技术 鲈鱼 高产养殖 应用 开发
  • 简介: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养殖虾类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许多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近年来,由于不断增强的虾病困扰,我国白对虾养殖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经济效益逐年递减。因此,如何控制虾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虾产量是困扰着我国很多渔民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防控技术能够很好的提高虾产量。本文主要就生物防控技术做了专门探讨,研究该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具体实施策略及产生的效果,以供参考。

  • 标签: 对虾养殖业 南美白对虾 防控技术 生物 应用 经济效益
  • 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标记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和育种家的重视。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目前DNA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分子标记技术 凡纳滨对虾 应用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染色体上物理定位DNA序列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如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文库的单拷贝基因的定位、核糖体基因和组蛋白基因等中度重复序列的定位、着丝粒特异序列和性别特异序列等高度重复序列的定位以及其他重复序列的定位等,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定位、性染色体鉴定及种间杂交等遗传学问题,并展望了此技术在定位鱼类经济性状相关标记或基因、性别相关标记或基因及种特异染色体标记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鱼类 基因定位
  • 简介:长期以来,微生物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以巴斯德、柯赫等提出的纯培养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研究。即使到了70年代初期,微生物学工作者在研究和发展微生物学技术的全过程中,无论是手操作、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方法,始终是围绕着纯培养的概念进行。而鱼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也只是徘徊在纯培养的技术上: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在微生物诊检技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 标签: 纯培养 鱼病 机械化 鱼类 病原微生物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