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对经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出感染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Sinipercachuatsi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患病鳜(1)造血器官严重坏死:以脾脏最为严重,脾细胞正在坏死或已坏死,细胞稀疏;头肾和肾的淋巴样组织坏死次之;(2)主要器官血管壁组织坏死:脾、肝、头肾、肾的大血管均坏死;(3)组织淤血、出血:肠、肠系膜、性腺、肝脏等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4)在各器官出现数量不一的肿大细胞:以脾脏中最多。

  • 标签: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组织病理
  • 简介:病原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症状感染时体色发白,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症状,体表有不规则黑斑,则可初步断定患有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流行情况凡纳滨对虾目前是主要易感种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均可感染,养殖在海水和低盐度的咸淡水中的幼虾和半成虾最容易受到感染。该病发病缓慢,累计死亡率高达70%,引起病发的原因可能与养殖过程中温度、盐度过高或过低、撒网捕虾或投喂劣质饲料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肌肉坏死病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 养殖过程 肌肉组织 流行情况
  • 简介: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四种重金属对鲤鱼不同时间进行中毒试验,构成了对肾组织的试验,当较低浓度毒性作用时,其肾组织结构不变,当其浓度超过机体调节范围时,在体内累积过多,将会引起机体的酶活性、生化成分、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其生长,生存造成危害.在组织器官中肝脏是解毒的器官,而肾脏是调节体内环境稳定的卓越器官,实验表明汞染毒液达到一定浓度、时间时,肾脏组织发生了病变,肾组织出现肾小球萎缩等严重者肾组织局部坏死导致肾功能的损伤.

  • 标签: 鲤鱼 肾组织结构 重金属 损伤 毒性作用 中毒
  • 简介:辽宁某种鱼场从日本民间引进虹鳟鱼发眼卵,鱼苗上浮时暴发流行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年春季鱼苗上浮时,都有这种急性传染病发生,死亡非常严重,有时上浮的稚鱼全部死亡,致使该场几年鱼苗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89年我们为此进行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用CHSE—214细胞从发病濒死的稚鱼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pancreaticNecnosisVirus简称IPNV),其行态学特性,理f{二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新分离的IPNV(代号IPNV—5)在CHSE,PG,RTG—2等细胞上增殖良好,且可引起良好的病变,病毒滴度达105(?)5TCID50/0.05ml,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病毒对乙醚不敏感、耐酸,耐碱,对热比较稳定,0.5%的胰蛋白酶不能完全灭活,病毒的复制不受FUDR的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存在细胞质中,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92个壳粒,直径为67nm,属RNA病毒。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缝康的虹鳟稚鱼苗,有明显的感染力并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时有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将死亡鱼病料接种CHSE细胞回收到了IPNV。

  • 标签: 虹鳟 细胞培养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 简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养殖场取患病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组织样本,进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IHNV)分离鉴定、电镜观察、回归感染及遗传进化分析研究。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患病虹鳟组织样本能够感染鲤Cyprinuscarpio上皮细胞(carpepithelialcell,EPC)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CPE),收集病毒悬液命名为XJ-13。滴度测定实验表明:该病毒为10-(6.15)TCID_(50)/mL。回归感染实验表明:该分离株在浓度为10-5PFU/尾的剂量使体质量5g的虹鳟死亡率达87.5%。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患病虹鳟组织悬液感染的EPC细胞内存在大量的子弹状病毒粒子,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为IHNV。XJ-13的糖蛋白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株与我国IHNV-Sn1203株具有最高的同源性(99%),与美国参考株WRAC的同源性为94.6%。结果表明:IHNVXJ-13是造成该养殖场虹鳟大量死亡的病原。

  • 标签: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糖蛋白 进化分析 鲤上皮细胞(EPC) 虹鳟
  • 简介: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南面,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水域面积达205万亩,可养鱼水面140万亩,渔业产量在2.2万吨左右。我县利用水域资源移植大银鱼工作,是从1995年1月开始的。移植当年就见到了效果,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 标签: 大银鱼 扎龙自然保护区 协会 组织 产业 松嫩平原西部
  • 简介:对施氏鲟仔鱼的眼球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眼球结构由外至内分为角膜-巩膜层、虹膜-脉络膜层、晶状体及视网膜层。其未发现脉络腺,且有眼柄;未发现参与晶状体调节的平滑肌,并有类似镰状突的特殊结构;同时施氏鲟仔鱼的视网膜中只有视杆细胞和单视锥细胞,这些结构特征不同于软骨鱼,也与大部分硬骨鱼有差异。

  • 标签: 组织学 眼球 施氏鲟仔鱼
  • 简介:表达序列标签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揭示基因组信息的方法。本研究以蓝塘猪与大白猪差异表达的5条EsT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目的.采用大白猪、蓝塘猪为实验材料,从成年种猪的10个组织中提取总RNA;运用RT—PCR方法分析,结果显示5条EST在猪的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同源性比对后发现,在5条差异显示cDNA中,EST1、EST2与已知序列无同源性;电子表达谱分析表明EST1、EST2、EST4及ESt5在骨骼肌、肝脏组织中有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该EST的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EST RT—PCR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本文对虹鳟消化道做了显微结构的观察,口腔基膜之下有经伊红染色较深的密层,有味蕾,无唾液腺。食管粘膜厚,有纵行褶皱,肌肉层内纵肌层厚于外环肌层,肌肉为横纹肌。胃有纵行平滑肌纤维的粘膜肌层,有稠密排列胶原纤维特化层和颗粒层。在固有膜与粘膜下层之间,有一个不规则环形网和纵行平滑肌纤维组成的独特部分,称粘膜肌层。幽门区有胃腺,为颈粘液细胞特殊腺体,肌肉层最厚,肠后部有特殊的瓣,由粘膜和环肌形成螺旋隔伸入肠腔。幽门盲囊每排54—82个、肝为网管腺。

  • 标签: 虹鳟 消化道 幽门盲囊 螺旋隔
  • 简介:本文通过多年来的实验经验,对常规石蜡切片中常遇到的技术障碍问题进行了深一步的探讨,总结出了十分有效的方法,从而对鲟鱼成熟卵子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利用此方法的同时减少了试剂的致毒和环境污染为组织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手段.

  • 标签: 松油醇 鲟鱼 成熟卵子 组织结构 脆化 松脆
  • 简介:采用0.01MPBS等渗液配制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固定液对虹鳟活体胚胎进行固定,并以蒸馏水配制的浓度为70%乙醇固定液作为对照,探讨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S-乙醇和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均可获得分散良好的单细胞悬液,但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制备的胚胎细胞悬液中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G0/G1峰较宽。而PBS-乙醇固定液制备的细胞悬液,细胞形态完整、背景较干净,细胞粘连少,几乎没有细胞碎片,流式上机检测各参数值较理想;以PBS-乙醇固定液制备2n虹鳟胚胎单细胞悬液作为材料检测,其结果与以红细胞为对照的样品检测DNA相对含量结果相一致,均为50AU。本研究表明利用PBS-乙醇固定液制备鱼类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胚胎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FCM) DNA含量
  • 简介: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黄颡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颡鱼 性腺分化 组织学观察
  • 简介:2011年,巴彦县富江乡五岳村王兆丰与张志友、孙国烽、王元平等10人发起组建了巴彦县源泉养鱼专业合作社。该社位于巴彦县富江乡五岳村,养殖规模达到2200亩,注册资金250万元,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4名,其中党员6名,2013年获得哈尔滨市优秀合作社称号。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养鱼 党组织 健康 巴彦县 养殖规模
  • 简介:采用组织切片技术系统观察和描述了葛氏鲈塘鱧(PerccottusgleniiDybowski)卵巢各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卵巢切面显示: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第Ⅰ时相卵母细胞由处于原始分化阶段的卵原细胞构成;第Ⅱ时相卵母细胞进入滤泡细胞期,胞外形成滤泡细胞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由质膜向核膜逐渐积累皮质液泡: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主要形成卵黄颗粒: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为成熟的卵子,胞内含有丰富的卵黄;第Ⅵ时相卵母细胞是未排出的处于退化吸收阶段的卵细胞,卵膜破裂,卵黄被吸收。根据卵巢切片及性腺系数变化推测葛氏鲈塘鱧属于一次产卵类型。

  • 标签: 葛氏鲈塘鱧 卵巢 卵母细胞 组织切片
  • 简介:为分析患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鲤疱疹病毒(CyHV-2)粒子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发生过程,采集患病异育银鲫体肾、脾脏、头肾、肝胰脏、肠道、鳃各组织样本,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疱疹病毒和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学。在所采集器官组织中均观察到鲤疱疹病毒Ⅱ型的DNA内核、空衣壳、实心核衣壳、含包膜成熟病毒共4种不同成熟时期的病毒粒子,不同时期的病毒粒子直径分别为65-90nm、90-180nm、90-180nm、170-220nm;体肾和脾脏中含有大量的CyHV-2病毒,而头肾、肝胰脏、肠道和鳃中病毒粒子较少;CyHV-2病毒主要感染体肾、头肾、脾脏的吞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机能改变;组织细胞病理学观察发现吞噬细胞核边缘化,核内染色质变性,核膜溶解,线粒体嵴断裂,出现空泡,个别细胞溶解坏死。通过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结构特征,确诊异育银鲫感染CyHV-2病毒,主要器官组织细胞中均有CyHV-2病毒,且在细胞核中完成复制和组装,在细胞质中获得外膜。感染CyHV-2病毒的异育银鲫主要器官组织均受到一定的损伤。

  • 标签: 异育银鲫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 鲤出血病 超微结构